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0304298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 修改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民族大学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书主办单位: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承办单位:共青团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 西南民族大学曙光公社目 录活动名称3活动背景及宗旨 3活动目的3主办单位4承办单位4活动时间4活动地点4活动对象4活动前期4活动内容4活动后期总结5活动预算6活动注意事项6活动效果7附录7“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推广”西南民族大学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一、活动名称:“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推广”西南民族大学曙光公社2014年社会服务项目二、活动背景及宗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在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正在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

2、有120余种。而使用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民族语言约有60种,在1000人以下的有20余种。 由研究得出: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已完全失去交际功能;20的语言已经濒危;40的语言已有濒危迹象或正在走向危机。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导致民族文化的缺失,由语言反映的系统知识,生活方式,民族民俗等也随之消失。三、活动目的: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同学对自己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熟悉程度等一系列问题的调查:较准确地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使用现状;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了解程度;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有意愿使用自己的民族文字;少数民族大学生因语言缺失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程度从民族旅游的角度对民族语言进行推广,促进人

3、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在对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使曙光学子以下能力得到提高:A.思考和总结问题的能力;B.团队协作和交际能力;C.搜集信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D.对问题的前瞻性和预测性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使曙光学子更加开朗,自信,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完成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转变。四、主办单位:中国百胜餐饮集团、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五、承办单位:共青团西南民族大学委员会 西南民族大学曙光公社六、活动时间:2014年3月6月 七、活动地点:西南民族大学校内 八、活动对象:部分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其他对民族旅游和民族语言文字感兴趣的师生。九、活动前期:1、人员分工:2012级曙光学子为主要参

4、与者,2011级、2013级曙光学子参与部分工作。2、设计调查问卷;3、准备建立微信平台所需的相关证明材料;4、收集涉及藏语、彝语、朝鲜语的可旅行地区,风俗,旅游适宜季节;5、准备相关器材包括相机、礼品、书籍等,同时落实活动的相关证明材料;6、联络好藏语、彝语、朝鲜语的专业音频录制人员。十、活动内容:在对少数民族语言缺失的现状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对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使用相关问题调查、统计、分析,确定一个明确的方向,以便对微信平台推广民族文字和文化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少数民族同学关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

5、了解现状,总结规律,明确怎样进行民族语言的推广。第二阶段:建立微信平台,锁定藏语,彝语,朝鲜语三个语种,从民族地区旅游的角度进行每日一句民族语的学习。搜集整理使用上述文字的地区和该地区旅游最佳时节。按时间顺序梳理。在每日更新的微信平台上以如下方式呈现:具体时间的最佳旅游地,该地区简单实用民族语言的音频学习和文字展示,该地区少数民族风俗和特色的旅游贴士,该旅游地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或文化图片。第三阶段:在建立微信平台的后期,逐步增加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旅游地。完善推广少数民族文字和语言的系统。十一、活动后期总结:1、整理并分析实践所得材料,展开讨论并组织、整理活动的档案,并将有关资料整理存档;社员总结

6、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指导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回校后撰写实践报告和心得体会。2、总结经验教训,向学校和资助单位汇报活动情况,提交实践成果。十二、活动预算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前期 小计:中 期小计:后期小计:合计:十三、活动注意事项:1. 每种民族语言至少联系三名音频录制人员,并在一周前一次性录制好下一周的音。2. 微信平台推广始于西南民族大学。借助西南民族大学学生联合会,各个学院学生会和社团等组织的力量进行推广。3. 民族旅游风俗小贴士必须正确,至少经过两人审核,才能通过微信平台发出。十四、活动效果:提高人们保护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意识,推广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引起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语言的重视,有利于从根本解决民族语言消失问题;为人们旅行选地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从侧面带动了民族地区旅游与经济的发展。十五、活动负责人:何翎:李潇雨:孙跃:西南民族大学曙光公社2014年3月5日附录:附件1:“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推广”调查表(见后期)附件2:“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和推广”微信平台宣传页(见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