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0296587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目标设计(1)(2009-08-18 15:35:00) 转载标签: 教学目标设计教育分类: 教育教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三节: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而教学目标的没计义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化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既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这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新课程下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

2、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被分解到不同的学科中去实现,并由学科专家制定出学科课程目标及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第二层次的目标)。课程目标既体现国家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现状,体现课程开发的有关价值取向。因此课程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分解成单元或章的目标(第三层次目标),并要进一步分解和制定节的教学目标和课时日标(第四层次目标)。这是一个将宏观目标(第一、二层次目标)逐级细化为具体目标的过程,最终要把他们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在充分

3、理解第一、二层次宏观目标的基础上,依据高层次的目标创造性地拟定可操作、可实现的各层次目标。在制定第三、四层次目标的教学目标时,要仔细研读,深刻领会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兼顾化学课程相应的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特点。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教学目标则要规定学生在指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一、化学教学目标体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在历时20余年(19481972)的研究中,完成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的理论。该理论从设计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将教学活动

4、的目标分为三个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众多国家中被广泛应用,也是当前我国进行目标设计的重要的理论依据。1、高中化学的三维教学目标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设计不同教学条件。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也可以采用学习结果分类的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化学教学目标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并且对三大目标提出不同水平的具体要求,如下表11列出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模块l中各类学习目标的不同水平要求。表1-1 化学模块1中

5、各类学习目标的不同水平要求专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实验学化学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展趋势。2.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能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3.逐步学会物质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4.了解化学实验常规,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志。1.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2.逐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1.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

6、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作用。2.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认识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了解分散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3.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产物的角度区分酸、碱、盐。4.认识离子反应,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反应。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学会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1.应用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进行简单分类处理。2.用实验方法区别三大分散系。3.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胶体、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与危害。1.从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矛盾统一,体会基本的辩证关系。2

7、.从胶体与纳米材料的关系体会化学与当今科技前沿的紧密联系。3.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体验科学技术引导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趋利避害的作用。金属及其化合物1.从原子结构特征和典型物质认识金属的共性。2.了解Na、Al、Fe、Cu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3.进一步巩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探索的能力。4.了解CO32-、Fe3+、Al3+等离子的检验方法。5.了解焰色反应及其在离子鉴别中的作用。1.体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学习运用比较归类方法,元素化合物知识,科学探究对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2.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方案,独立或合作实施方案。1.体会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的多样性,感受

8、化学世界。2.从金属的通性与区别,体会同类事物的共性与个体间差别。3.认识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通过实验了解氧、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2.学会Cl-、SO42-等离子的鉴别方法。3.了解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4.了解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质,了解环境污染的一般防治方法。1.通过几种重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学习,体会非金属元素的共性与特性。2.以氧化还原理论指导,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体验理论对科学探究的指导。3.运用分类法的知识,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1.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树立人与

9、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2.体会严谨认真的态度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目前设置的高中化学的各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指向三个方面的学习,分别是:认知性学习、技能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而这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又分为不同的水平。以下是用于描述三方面学习目标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1) 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理解、揭示、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2) 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初步学习、模仿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感受、经历、尝试、体

10、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在书写具体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水平的行为动词。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还给出了高中化学课程所要达到的宏观教学目标,它是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而简称为三维目标。2. 化学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既包括了认知性目标,也包括了技能性目标。该领域学习目标的陈述形式为结果性目标,即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结果是什么。因此,该领域目标中的行为动词一定要明确、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在高中教学阶段,传授化学的知

11、识和技能依然是化学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理解该领域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化学课程的最终培养目的: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而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及选修的8个模块中的25个主题中,也都包含了有关认知性和技能性的学习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知识与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的比较:(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案例研讨】:课程标准中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的学习目标为: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大纲则为: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案例研讨】:课程标准中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化

12、学平衡”的学习目标为: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大纲则为: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分析:前者案例说明了对于结果性目标的表述,课程标准比大纲要清晰、准确,可操作并且可测量。后者案例说明课程标准与大纲不同课程观在学习目标中的体现。(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案例研讨】:课程标准关于实验安全的学习目标为: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大纲则为: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并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分析:上述案例体现了不同

13、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课程标准加强了学生对实验安全的认识和习惯的养成;大纲则是规定学生的实验行为,并且目标设计较为含糊,可以理解为从认知的角度掌握,属于认知性的学习目标。2过程和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和方法领域教学的设定,充分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具体表现为: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倾向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关于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化学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思维的过程和方法,与人交流、讨论、表述自己观点的方法,以及化学学

14、习的方法等等。过程和方法领域学习目标的定位,应立足于学生能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获得相关的体验;知道科学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建立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并具备一定的能力;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过程和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属于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该领域的学习目标的结果化不明显,因此,采用过程性的行为动词表述该领域的学习目标较多见。课程标准与大纲在过程和方法领域的教学目标的比较:【案例研讨】:课程标准中关于“化学键”的学习目标为:结合实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大纲中仅提出了解化学键。【案例研讨】:课程标准在关于“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教学目标为: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

15、属腐蚀的措施;大纲中仅提出了掌握金属的防护。分析:前者说明了课程标准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要求,大纲则仅提出了对结果的目标要求;后者加强对方法目标的要求,大纲则重视对知识、原理的掌握。关于过程和方法领域的内容,不是存在于单独的章节之中,而是贯穿于所有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内容之中。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目标设计时,要重视对该目标领域内容的挖掘,以构建完善的化学教学目标体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伴随着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所有的情感体验,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点,都归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学习目标。如果说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属于结果性的达成目标,即通过某一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明确达到的目标,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学习目标,则应属于体验目标或方向目标。所谓体验目标指的是无法以学生的直接行为表现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上的体验。例如:化学学科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的事实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感动,而逐渐培养成的一种爱国主义情感;所谓方向目标,指的是不能通过某一项教学活动便能达到,而是贯穿于整个的教育教学的活动之中,最终达到的目标,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