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70294589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一部分专项二专项冲关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 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 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 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4 分,共 60 分)(2017 郑州模拟 )

2、 下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 单位:米 ) ,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 平方千米。读图,完成1 2 题。1、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A、 10% B、 20%()C、 30%D、 35%解析:根据等高线可知,甲、乙两地的高差为200 米;根据每个正方形网格的空地面积为 4 平方千米可知,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2 千米,甲、乙两地水平距离约为1 千米,故甲、乙两地的坡度最接近20%。答案: B2、形成东兴与苏巴阳之间河流地貌的地质作用()A、堆积大于侵蚀B、沉降大于隆起C、侵蚀大于堆积D、隆起大于沉降解析:东兴与苏巴阳之间存在着适合聚落分布的河流堆

3、积地貌冲积平原,这说明该地流水的堆积作用大于侵蚀作用。答案: A(2017 浙江高考 )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 4 题。3、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解析:蒸发量的测算需要专业的气象观测设备,可排除往山区实习,因此不可能观测到台风的降雨量,可排除A、B 选项;学生于台风过后前C选项;综上,选项 D 正确。答案: D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解析:首先

4、明确题干中的关键词“溪谷”,其次明确学生实习得知的是“溪谷的坡度”及“堆积物粒径大小”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乙和丁均位于山脊,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B。答案: B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 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 6 题。5、该地区 7 月气温分布状况是 ()A、各城市均高于24B、处气温低于24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D、与处气温相同解析:根据 7 月等温线的分布可知,太原市均温低于24,在 20 24之间,石家庄温度在 24 28之间,故两地的最大温差接近8;处的气温低于 24,处的气温为 24。答案: B6、关于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北京的年均

5、降水量小于郑州B、处的年均降水量大于处C、山区、高原年均降水量大于平原D、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mm解析:北京和郑州的年降水量均在600 800mm之间, A 错;处的年均降水量小于处 ,B 错;黄土高原的年均降水量小于华北平原,C 错;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 600mm,选 D。答案: D下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年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完成7 8 题。7、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C、东部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D、东部单位面积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解析: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故发生自然灾害的

6、年均损失也比较大。答案: C8、关于图中四地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解析:甲地位于华北地区,春季常会出现春旱;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常有涝灾;丙地位于福建沿海,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丁地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答案: D(2018 沈阳模拟)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 b、 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9、假设图示为一组等压线,那么()9 11题。A、处吹东南风B、处风速比处大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解析:由于甲处的等压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故

7、图中甲处的虚线表示低压槽线。答案: C10、假设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那么此时()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解析:假设图示为等温线,甲为陆地、乙为海洋,那么此时陆地上的温度小于同纬度的海洋上的温度,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附近,离太阳较近。答案: D11、假设此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 b、 c为梯田边界,那么()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B、 a 与 b 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 与 c 的高度差C、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D、在处肯定能看见处正在插秧的人解析:我国西

8、南地区的梯田是沿等高线修建的,故图中a、 b、 c的梯田边界可以看作三条等高线,两处都紧靠b,海拔基本相等。答案: C下图为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等值线分布图,指数越高,表示集约度越大。读图,回答12 13 题。12、图中集约度指数最高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解析:由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且该区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适合乳畜业的发展。答案: B13、影响欧洲农业集约度指数分布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平原面积B、降雨日数C、土壤肥沃程度D、工业化程度解析:读图可知,欧洲西部农业集约度

9、指数由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向四周降低,与工业化的扩散方向吻合,应选D。答案: D(2017 江苏高考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4 15 题。14、甲河与乙河的分水( 脊) 线是 ()A、 KLOP线B、 KMOP线C、 KMNQ线D、 KRQ线解析:从图中看出,在甲、乙两河之间只有KMOP线穿越山脊地区,因此其为甲、乙两河的分水线。答案: B15、拟在K 点与 T 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 KRQPT线B、 KMNQPT线C、 KLOPT线D、 KST线解析: 比较四条线路穿过的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KST线穿越该区域东

10、北部,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起伏相对和缓,因此适宜建设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答案: D【二】综合题( 共 40 分 )16、 (2017 南昌联考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各题。(12 分 )材料 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 单位: m)图。材料 2:下图为该地七月等温线( 单位: ) 分布图。(1) 材料 2 图中与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_ ,其原因是 _ 。 (4 分 )(2)结合材料1,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材料2 图中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4 分 )(3)分析材料1 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4 分 )解析:第 (1)题,从等温线走向,数值变化等方面总结分布特点,结合经纬

11、度位置,考虑横断山脉的影响。第(2) 题,是四川盆地,受地形影响,气温最高。第(3) 题,从水量、落差及修建水库条件等方面分析。答案: (1) 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2) 地地势最低,处于夏季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3)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峡谷众多,利于形成较好的水库坝址。1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 (m) 地形图及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6 分 )(1)右上图为甲地局部放大图,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及其主要支流。(1 分 )(2)该区域拟在图示 M、N 两地中选一处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_地合适。(1 分 )(3)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4 分 )(4)简述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对环境的潜在影响。(4 分 )(5) 该区域拟将湖泊以北的山坡分成三部分,分别进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地利用方案作出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