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节日讲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170238215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节日讲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编]节日讲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编]节日讲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编]节日讲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节日讲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节日讲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信息技术课中肯定不乏这样的例子:情景一:老师,我的鼠标不能动了。我闻声而去,咦,上前节课还好好的,移出主机后一看,鼠标居然被哪位“高手”拔下来了情景二:每次上完信息技术课,下节课的学生会从抽屉里、主机和桌子的缝隙中找到一些零食包装袋、肉骨头和吐在地上已经变得黑乎乎的口香糖现在的学生怎么啦?学校在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健康,为什么学生还会出现这些不文明的举动呢?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现状是不容乐观。一、当代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分析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评人论事不拘一格,在物质上互相攀比,追求享乐主义,同时还兼带了独生子女的娇气、自私、任性、孤僻等不

2、良习惯。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另外,据资料表明未成年人的犯罪率居高不下。此种情况,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作为教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更是任课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都应该考虑的问题。下面,我将谈谈如何将德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二、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一)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1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受益。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重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情感陶冶,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备足课,备好课,能娴熟地运用教材,并能很好地体现教学艺术。课堂讲解方法很重要,为了不让学生产生逆反和抗拒,

3、我会摒弃生硬的说教方式。我会在讲课的过程中运用学生自己和老师生活中的例子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比如在讲到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一课时,我会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亲历一次中毒的过程,让他们联系实际操作的经历分析出现的状况,然后自己想办法找到解决的方法,并让他们自己比较哪种方法更方便、快捷。这样就学会了如何“自救”,以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2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没有现成的德育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德育呢?这就可以慢慢渗透到日常的知识学习和上机训练之中。比如,在学生开关机的过程中,要强调关机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这样,

4、无形中让学生养成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3注重评价,德育渗透。评价过程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将学会的信息技术迁移到学习、生活中,使信息技术真正体现叶澜教授的“三Z”模式,即“整体、综合、终生”的模式。(二)结合教材,运用媒体,联系生活1结合教材,渗透德育。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比如,在介绍计算机发展史时,展现国内与国外的差距(用的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的,芯片是美国的,许多软件都是英文版的),让学生产生危机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当然,也要让学生们看到国产软件发展的希望。2运用媒

5、体,渗透德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走进课堂。如在讲授多媒体技术这节课时,素材选取的就是安徽黄山的视频与图片,通过文字阅读、图片欣赏、视频浏览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3联系生活,结合教学,渗透德育。通过选取以时事为主题的任务进行思想教育。在给学生布置操作任务的时候,要尽量选取与时事有关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评论。(三)关注学生。热爱学生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叶澜教授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且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要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正

6、是有差异,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也更多了创造和创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生命价值,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样,这种爱也会有反馈、有回报。2注重学生品质的完善。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让学生去感悟人生、珍爱生命,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感。3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培养个体主动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中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想想,然后试试,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不仅主动,而且争先恐后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四)注重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信息科技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共事,与人交流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以小组为学习的基本单位,进行生生合作、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任务。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把握德育渗透的隐含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