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70236228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支点教育培训学校2013科学中考科学专题总复习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常见研究方法复习一、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理研究方法:1 、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3、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

2、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4、推理法:推理法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但得出的某些规律却又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又称理想实验法。5、图像法: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 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图像法在处理某些运动问题,变力做功问题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6、归纳分析演绎法:归纳是指从个别的东西,推导出一般的东西,是从大量的个别事实形成一般性的理论 认识的方法;而演绎则

3、是指从一般的东西出发引出个别的东西,是从某个一般性的理论认识引出个别性的结论的方法。二、典型例题1、 控制变量法例 1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 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 13 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1) 比较实验次数 1 和 2 可验证猜想 _( 选填“ a”、 “b”

4、或“ c”) 。(2) 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我们所学的实验中, 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请举一例:_;1(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 ,理由是 _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 进行探究验证。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5) 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_ 有关。例 2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有关系。

5、(3)实验中他采用了的研究方法。2、转换法例 3“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 、(b) 、 (d) 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 h1 h2 h3 。2(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 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 2)由图( a)和图 _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岁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图( a)和图( 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 。例 4铅笔芯是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不同类型的铅笔的笔芯软硬程不同,

6、其中6H 的铅笔芯最硬, 6B 的铅笔芯最软,HB的铅笔芯软硬居中。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是否有关呢?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这个问题。他先后将6B、HB和 6H的铅笔芯分别接入电路A、B 两点间, 通过观察,比较出三者电阻的大小。用此方法比较电阻大小的依据:。他选取的这三支铅笔芯应满足的条件是:。例 5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 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左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7、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右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33、 等效替代法例 6某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 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 准备 A、B 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 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

8、烛B 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 ) 他 选 择 的 蜡 烛B 与 蜡 烛A 的 大 小 、 外 形 完 全 一 样 是 为 了-。( 3)如果把蜡烛A 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 去与蜡烛A 的像比较, 会发现蜡烛A 像的大小-(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 (选项 “会” 或“不会”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例 7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Rx 的实验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测量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

9、器最大阻值未知,在A、 B 两点间接入的元件每次只能是电阻箱或未知电阻Rx。( 1)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内容:将接入 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时,记下;断开开关,取下A、 B 间的元件,将接在 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调节,使;读出,即可知道Rx 的阻值。( 2)小明测量电阻 Rx 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B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判定磁铁磁性的强弱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D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44、推理法例 8如图是探究“阻力对

10、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是假设,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B都是实验事实C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D是实验事实,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5、图象法例 9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2

11、)已知水的质量为100g,则水从8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是J,此过程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水的比 热容为 4.2 103J/ ( kg?)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4)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5例 10.小明 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1)物体(圆柱体)所受的重力是_ N 。( 2)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N。( 3)图乙中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 和物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 关系的图象是_。(物体未接触容器底)( 4)图甲的弹簧测力计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一个大西瓜的重力。6 、归纳分析演绎法例 11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 只填序号 )正 方反 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观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4两个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