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70236062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6.1.2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习题 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知识点1碳的稳定性 1碳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 。 2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不活泼,C,A,3(2014,湘潭)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可燃烧 C可重复使用 D可处

2、理海上石油泄漏,4用木材制电线杆时,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表层烧焦,其主要目的是( ) A使木材变成木炭,木炭具有吸附性 B使木材变成木炭,木炭可导电 C使木材变成木炭,木炭具有润滑性 D使木材变成木炭,木炭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变腐,D,9(2013,重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COBCO2CO2DCuO 10(2013,兰州)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在一

3、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A,A,3)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灼热试管炸裂; (4)实验完毕应进行怎样的操作?为什么? 实验完毕,应先从试管内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吸入试管中,使灼热试管破裂; (5)实验时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什么? 使酒精灯火焰平稳并提升火焰温度; (6)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利用这个性质,说出碳单质的一种用途_,木炭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课外检测(50分) 一、选择题(4分624分) 1说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方法是( ) A观察外表B在纯氧中燃烧检验生成物 C测密度 D测量硬度 2(2013

4、,怀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由CuO冶炼铜 B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制成钻石 C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D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B,C,3(2013,日照)科学家成功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石墨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 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B,4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结构

5、相同 C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D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5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时,要保留氧化铜,除掉木炭粉的方法是( ) A加热混合物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水溶解、过滤,A,B,6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6、三、实验探究题(10分) 8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其操作步骤如下: 取一片铜片,用砂纸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使其表面呈现光亮的红色; 用酒精灯将上述铜片烧到红热后,立即伸到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为:铜片表面变成 色; 在一支干燥的大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经烘干处理过的木炭粉,再将经过处理过的铜片部分埋入木炭粉中; 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好各种仪器,黑,加热大试管,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后,先移走导管,后停止加热; 待试管冷却后,用镊子取出铜片,洗净后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上述各空。 (2)中用到的夹持仪器是 (填名称)。 (3)中“先”“后”颠倒,造成的后果是_ _。 (4)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埋入木炭粉的部分_,变浑浊,坩埚钳,石灰水倒吸到大试管中,使试管炸裂,由黑色变成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