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

上传人:啥**** 文档编号:170151145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汇编 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县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年,我县认真贯彻新时代思想,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以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以问题整改工作为关键抓手,以四季攻势为重要载体,全面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实现户人高质量脱贫、同时巩固以前年度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的目标任务,不折不扣抓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一、压紧压实责任我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一号工程,构建脱贫攻坚、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新增1名县委为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成为全市唯一的县委组.织.部.长担任副组长的

2、县。召开县委会次、县政府常务会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次等进行专题部署。抓学习提站位。认真开展扶贫论述摘编四学行动。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县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内容,通过层层召开会议集中学、手机报移动学、订发材料自主学和上门入户送学的形式,及时组织县、乡、村干部开展学习,适时开展脱贫攻坚业务大练兵活动,确保广大干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同时,通过开展四送四通走访帮扶活动,及时向贫困人口传达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提高贫困人口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抓联动提效力。压紧压实七位一体联动责任,即:县级党委总指挥责任、县级领导联

3、系责任、县直部门帮扶指导责任、乡镇主体责任、村级组织的堡垒责任、驻村工作队的管道责任和纪委监委的监督责任。所有的县四大班子领导都有联系乡镇和联系村,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先后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次,遍访贫困村个、贫困户户;其他县领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分别对个乡镇进行督导暗访,并提出整改建议和要求;个乡镇党政主要领导遍访贫困户和边缘户户;家县直单位主要领导走访贫困户户。抓奖惩严规矩。加强管理培训,印发关于严格落实选派帮扶干部请销假制度的通告等,规范帮扶干部管理;先后为人次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期。加强奖励激励,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对乡镇党政和县直单位的考核;出台县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励关怀办法,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注重

4、向扶贫一线倾斜,基本做到县委每批研究的干部中都有扶贫干部。开展全县最优扶贫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并积极将优秀的扶贫干部向省、市级推荐表彰,让干得好的干部更有获得感。先后在扶贫一线提拔重用名扶贫干部、近名干部获得省市县各类表彰。加大关心爱护,按时发放驻村扶贫干部生活补贴,为他们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落实选派帮扶干部食宿、交通保障,使扶贫干部安身驻村、安心帮扶。加大问责查处,牢记基层减负不等于减责,坚持厚爱与严管双管齐下,20年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件,个单位12名干部被问责,进一步严实全县扶贫领域作风,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切实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二、

5、落实落细任务紧盯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各项重点工作。注重问题整改。高度重视中央专项巡视和国家考核反馈问题以及省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周密部署压责任,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整改办,制定整改方案,召开整改动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对标对表找根源,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范例,结合我县实际,对各个问题进行再查摆、再细化。精准施策抓整改,强化问题整改跟踪督办,对整改工作实施全过程进行督导。建章立制促提升,印发关于打造自身建设强和群众工作强双强型村党组织的若干意见等制度性文件,持续放大整改效应。目前,2月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的58个问题、省考核和县本级排查发现的39个问题以及省暗访反馈的16个问题均

6、已完成整改。落实精准方略。把好精准识别关。坚持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严格执行识别、清退范例和程序,高质量完成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新识别户人,自然增加人,自然减少户人。同时,完善dng n ,实现动态规范管理,确保做到零漏评零错评,不断提高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精准度。筑牢精准帮扶关。动员一切可以动员,坚持整村包保,做到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县共有个单位名干部与个村户贫困户结对帮扶,落实到户帮扶项目余个共余万元;加大驻村工作队选派与管理,实现全县个贫困村和个扶贫任务重的非贫困村选派帮扶力量全覆盖,配置专职扶贫专干。抓好脱贫质量关。根据预脱贫对象的具体情况

7、,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近年已实现户人脱贫、个贫困村出列。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出列村开展回头看,对全部贫困人口基础信息、脱贫措施和巩固提升措施进行全覆盖核查。完成脱贫任务。抓项目扶贫。完善了20-202年度扶贫项目库,涉及产业、就业等七大类共个扶贫项目,总投资万元。共收到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万元,其中:县本级预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万元,比上年增长%。研定20年度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方案和年度扶贫项目计划,计划实施的个项目全部开工,个项目已完工,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四季攻势提供坚实保障。抓就业扶贫,先后出台了县就业创业脱贫奖补政策暂行办法等政策制度文件,核定县级以上就业扶贫基地5家,完成年度帮

8、扶12人就业、开发个公益岗位任务,发放各类就业补助奖励金万元,惠及余人次。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就业扶贫基地,昌辉等5家公司被认定为省级就业扶贫基地。抓生态扶贫。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守护青山行动为抓手,为827户贫困户发放退耕还林补助万元;公益性岗位向贫困户倾斜,聘请名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共发放工资156万元。抓金融扶贫,累计对31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413.83万元,贷款余额为万元,涉及户数户,户贷户用率达18.38%;同时,密切关注一自三合模式贷款的分红发放和风险监测工作。抓社会扶贫。充分发挥学校、民主党派、工商联、驻军部队、企业、社会组织等作用,积极开展助学、义诊等活动

9、。我县成立的第一个民间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行益课堂,得到了黄山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师生的大力支持。积极开展社会扶贫日活动,广泛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等志愿者开展志愿扶贫行动,筹集社会扶贫资金1640余万元,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日益完善。新安源有机茶开发公司获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民营企业称号,为黄山市唯一、全省7家之一的企业。抓兜底扶贫,持续提高农村低保保障范例,截至9月,我县农村低保户有4103户6241人,其中贫困户1912户3217人,累计发放资金1983.62万元;推进温情社会救助改革,着力解决临时救助存在的时效性不强、效能发挥不充分等实际问题,创新实施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将小额临时救助

10、权限下放到乡镇,共发放资金85.47万元救助358人;大力实施惠残民生工程,为2233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4.64万元,为3001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77.15万元;大力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为60人次发放资金18万元。抓双基扶贫,目前,已整合农业开发、农村道路、美丽乡村建设、卫健、教育、文化、通信等资金12.2余亿元,实施项目2600余个,全面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环境,让贫困群众共享双基发展成果。11月6日,全县最后一个不通客运班车的云端上的乡镇乡结束了不通班车。三、巩固脱贫成果今年,我县一手抓未脱贫人口脱贫,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聚焦激发内生动力,在巩固成果上下功夫。聚焦两不

11、愁三保障一安全。抓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在全省率先实施从学前教育到硕士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向1911名贫困学生发放各类资助资金306.28万元,为99名学生发放扶贫贷款85.98万元,实施雨露计划263人52.6万元。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联保联控责任。建立完善1+6的助学体系,共获得捐助资金600余万元。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以本县徽匠学校木工技能培训为抓手,培养毕业的400余名学生全面实现就业、创业,年平均收入达8-30万元,少数达百万元;多名学生在世界青年家具制作大赛等大型赛事上获奖。抓健康扶贫。全面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实行先

12、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对贫困患者就诊实行双处方制度,实施智医助理和两卡制项目,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兑现各类补偿资金2057.02万元,惠及20858人次;采取2+1+1形式组建帮扶医疗团队,力争202年后建立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目前,省级专家已带领我县医疗团队接诊10726人次,开展健康教育72场次,走访629户贫困户,家庭医生履约5413人次。抓危房改造。年度任务41户,共竣工验收127户,拨付补助资金126.4万元,超出任务数86户,实际开工率达309%,竣工率为309%。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查出的154条住房安全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完成,全力提高贫困人口幸福感和获得感。抓饮水安

13、全。投入975万元实施52处人饮工程,解决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我县农村集中供水率93.6%、自来水普及率86.4%、供水保证率95%以上、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小行政村的比例为35%,供水水质达标率有明显提升。同时,针对当前旱情,对农村贫困人口生活饮水问题持续关注。一些乡镇、村党员、干部积极行动为缺水贫困户开展送水行动。聚焦特色种养产业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县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奖励扶持办法等文件,完善产业到户奖补范例,投入扶贫资金3086.7万元实施到村到户产业项目5834个,覆盖33个贫困村、3484户贫困户。创新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扶贫奖补办法,鼓励、支持216个新型农业经营

14、主体,通过租赁、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2428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增收。积极开展百名农业专家服务贫困村活动,聘请、选派了275名农技专家、27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帮扶。强化产业带动。围绕两茶一花一鱼等主导特色产业,推广四带一自和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全力打造流口茶叶蓝田徽菊板桥泉水鱼璜尖箬叶山芋干、榆村网红粉丝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小产区。几年来共投入7996万元实施到村到户产业项目22517个,泉水鱼产业带动近900户1900余人人均增收600余元、茶叶产业带动3000余户5700余人人均增收1500余元、茶干产业带动75户213人人均增收202余元、菊花产业带动185户466人人均增

15、收3000余元、箬叶产业带动151户424人人均增收4500余元,旅游产业带动560余户1260余人人均增收800余元,尤其是泉水鱼产业扶贫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广泛报道,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并作出批示指示。龙田乡江田村作为国务院扶贫定点观测点,先后接受了北京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的驻村实地调研,该村脱贫攻坚筑池养鱼与人口回流典型做法作为全省唯一、全国27个村之一获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肯定,被编入20年贫困村定点观测典型调查报告选编。强化消费扶贫。强化四力联动,即政府借力、企业发力、能人助力、全员合力,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攻坚倡议活动,推进消费与扶贫有效互动,开展有温度的消费扶贫。仅今年中秋节期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购买贫困村、贫困户的农产品100余万元,33个贫困村近5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超500元。聚焦乡村旅游扶贫。全县乡村旅游人次从20年的80万,增长到20年的多万,累计通过旅游扶贫带动户人稳定脱贫。突出重点村。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