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0095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糖类一、选择题1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其中最甜的糖是果糖B糖类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又叫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都可用 2O)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都可以写作(C 6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产生它们的物质解析:果糖是最甜的糖,但糖类物质并不一定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等不具有甜味,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糖精等,故 A 错误;糖类物质又称碳水化合物,但是其分子组成并不一定都是 2O)m,如鼠李糖分子式为 错误;淀粉

2、、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都可以写作(C 6n,但是由于 n 值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 错误;D 正确。答案:列反应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纤维素在 90%的浓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C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皂化反应D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解析:纤维素和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的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即油脂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葡萄糖为单糖,不可水解。答案:机物 X 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有机物 X机物 Y机物 X 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B有机物 Y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一定发生消去反

3、应CY乙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有机物 X 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解析:由题意可知,有机物 X 可以是低聚糖或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后,再分解为乙醇,最后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醇在不同温度下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也可发生分子间脱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水生成乙醚,故 B 错误。答案: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被人体吸收后一部分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一部分被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而储存起来,还有一部分被转化成了脂肪。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为 2萄糖是多羟基酮,具有醇和酮的双重性质C因为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故肥胖病人应杜绝食用糖类物质D蔗糖、麦芽

4、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解析: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具有醇和醛的双重性质,B 错误;人们食用的食品中大都含有淀粉等营养成分,肥胖病人不应也不可能杜绝食用糖类物质,C 错误;蔗糖的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D 错误。只有 A 正确。答案: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 糖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最多可与 5 醋酸发生反应B木糖醇能使酸性 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一种单糖D木糖醇是五元醇解析:1 分子木糖醇中含有 5 个羟基,1 糖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最多可与 5 醋酸发生酯化反应;乙醇能被氧化而使酸性 糖醇

5、分子中含有羟基,也能使酸性 糖醇是醇,不是糖,因为它不属于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也不是它们的脱水缩合物。答案:知蔗糖的摩尔质量为 342 g/其水溶液的发酵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2O 4C 2今取蔗糖 g,溶于水后,加酵母使其发酵。假设只考虑蔗糖变为酒精的发酵,且蔗糖的发酵只完成 50%,则在此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标准状况)()A224 B336 48 D896 反应方程式可知:C 124 。g 蔗糖完成50%发酵产生 50%4,即 448 g/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7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

6、种液体分别取 2 后加到 2 新制 H)2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表:液体葡萄糖溶液乙醇甘油(丙三醇)水实验现象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解析:根据实验现象无法推断出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醛基以及分子式和分子中碳链的排列形式;乙醇、水分子中含一个羟基,不能使氢氧化铜溶解,丙三醇分子中含三个羟基,可使氢氧化铜溶解且溶液呈绛蓝色,现象与葡萄糖溶液相同,据此可推得葡萄糖分子中含多个羟

7、基。答案:列物质中符合 2O)不属于糖类的是()纤维素甲酸甲酯淀粉甲醛丙酸乳酸(羟基丙酸)乙二醇乙酸A BC D解析:纤维素、淀粉属于糖类;甲酸甲酯、甲醛、乳酸和乙酸的分子式可分别变形为2O)、O、C 3(、C 2(,都符合通式 2O)n,但都不属于糖;丙酸分子式为二醇分子式为 符合通式 2O)n,故 B 项正确。答案: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分子,则图中的 a、b、)A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B蔗糖、蔗糖酶、果糖C淀粉、淀粉酶、葡萄糖D以上都不可能解析:据图示,b 在反应前后未变化,应为催化剂,即酶,a 是水解后生成两个相同的单

8、糖分子的二糖。1 芽糖水解生成 2 萄糖,1 糖水解生成 1 萄糖和 1 糖,而淀粉属于多糖。答案:粉经过下列变化: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在该变化过程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涉及的是()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加聚反应A BC D解析:淀粉单糖(葡萄糖),水解反应(取代反应):葡萄糖酒精( 60 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酒精乙烯,消去反应;乙烯1,2二溴乙烷,加成反应;C 4 1,2二溴乙烷乙二醇,水解反应(取代反应);乙二醇乙二醛乙二酸,氧化反应。答案: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常见的两种核糖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戊醛糖和 D核糖互为同分

9、异构体B它们都能发生酯化反应C戊醛糖属于单糖D戊醛糖脱氧核糖看成是一个氧化过程解析:A 项,它们的分子式相同,都为 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B 项,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C 项,戊醛糖不能发生水解,属单糖;D 项,戊醛糖(C 5脱氧核糖(C 5少了一个氧原子,应为还原过程。答案: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某蔗糖酯可以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分子中含有 1 个羟基B蔗糖酯属于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合成该蔗糖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水解过程

10、中只生成两种产物解析:蔗糖分子中含有 8 个羟基,A 不正确。B 项中是蔗糖酯不是甘油酯。D 中蔗糖还要水解,最终生成三种产物。答案:空题13根据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常利用上述反应中的_(填序号)。(2)的反应类型为_。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C水解反应 D消去反应(3)反应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血糖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葡萄糖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都是利用了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还原出单质银的性质,所以应为反应;反应是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答

11、案:(1)(2)C(3)H) 2 u 2O2H 2O(4)O 2 66H 2知在一定条件下,醇和醛能发生如下反应 2R 2H)1)已知葡萄糖溶液中,部分葡萄糖分子能发生上述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六元环状物的结构简式是_ _。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4)蔗糖分子中由于没有苷羟基,它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可以看成葡萄糖和果糖的环状结构脱水而成,则蔗糖的结构简式是_。答案: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15某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对产生的大量甘蔗渣按如图所示转化进行综合利用(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没有列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其中 B 是 A 水解的

12、最终产物;C 的分子式为 定条件下 2 个 C 分子间脱去 2 分子水可生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D 可使溴水褪色;H 的三聚物 I 也是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提示: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生成乳酸( )。(1)CD 的反应类型为_,DE 的反应类型为_。(2)写出 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3)H 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该官能团的试剂名称是_ _(只写一种)。(4)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高分子化合物 _;六元环状化合物 析:甘蔗渣经处理得到纤维素(A),它经催化剂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B),葡萄糖在乳酸菌作用下生成乳酸( ),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葡萄糖(B) 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G),乙醇在 化下被 分子乙醛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I)。=)与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后再加聚生成 F。答案:(1)消去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