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含油、生活污水提升机泵站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1.99KB
约18页
文档ID:17003374
含油、生活污水提升机泵站_第1页
1/18

1中化泉州 1200 万吨/年炼油项目动力站含油、生活污水提升机泵站施工方案编 制:____________ 审 核:____________ 审 定:____________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年 12 月 08 日2目 录一、工程关系 ...................................................................................................3二、工程厂址与邻近城镇企业的关系 ...........................................................3三、建设用地 ...................................................................................................3四、工程性质 ...................................................................................................4五、建设规模 ...................................................................................................5六、施工范围 .................................................................................................17七、编制依据 .................................................................................................27八、编制说明 .................................................................................................27九、工程概况 .................................................................................................27十、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27十一、管井降水井点设计及施工 .................................................................27十二、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27十三、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27十四、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7十五、HSE 及文明、安全保证措施 .............................................................273一、工程关系:工程名称:中化泉州石化项目动力站工程建设单位: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监理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工程厂址及与邻近城镇企业的关系本工程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泉惠石化工业园(辋川镇后曾村路口北 400米) 。

三、建设用地本期工程建设 2×50MW 机组的中化泉州 1200 万吨/ 年炼油项目动力站CFB 锅炉区域和燃料输送系统标段土建工程,占地面积约 300 亩四、工程性质本工程属于化工配套项目有利于大幅提升供热能力,保证供热可靠性,可促进配套热电机组及满足热负荷的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有利于化工生态环境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促进石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及环保政策五、建设规模工程规划建设 2×50MW 机组的动力站 CFB 锅炉区域和燃料输送系统土建工程,设计基本热负荷为 300T/N六、施工范围我公司承建 CFB 锅炉区域的工程项目,包括主厂房、汽机间、电控楼、除氧跨、运燃跨、锅炉岛、除尘系统、脱硫脱硝系统、砂库、渣库、石灰库、飞灰库、站区公用配电中心燃料输送系统的工程有,燃料棚、筛破楼、转运站、栈桥等七、编制依据1、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文件.2、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3、依据工程施工特点及现场情况.4、本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管理标准,规章.5、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年版)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3503-20078、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规定》SH/T3503-2007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 《石油化工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H/T3508-20114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4、 《石油化工混凝土水池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2002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16、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8、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1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0、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验技术规程》JGJ160-20082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162-2008.22、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2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24、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2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2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八、编制说明科学地组织施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降低成本、文明施工以获取尽可能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根据具体条件,拟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选择,组织措施,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与各种半成品的供应,对运输、道路、场地利用、水电能源保证等现场设施的布置和建设作出规划缜密地预计施工中的各种需要及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便事前做好准备,明确作业人员职责,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十施工过程牢固地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从而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优质、低耗、高速地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精品工程九、工程概况1、生活污水提升泵站为地下构筑物,顶板面标高 5.350m,底板面标高0.640m、长度尺寸 6.90m、宽度尺寸 5.40m坐标A4175.72、B2275.94;A4169.42、B2279.44 板底后 0.35m 垫层后 0.1m,池壁厚0.3m、顶板厚 0.1m2、坑防渗做法(自下而上) 、原土夯实、素混凝土垫层、C35 抗渗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 P10.所有内壁表面涂环氧沥青防腐涂料 300cm53、含油污水提升泵站为地下构筑物、顶板面标高 5.350m 底板面标高0.380m 长度尺寸 6.90m、宽度尺寸 5.30m 坐标A4164.39、B2275.94。

A4158.09、B2279.44 底板厚 0.35m 垫层厚 0.1m池壁后0.3m、顶板厚 0.1m4、坑防渗做法(自下而上) 、原土夯实、素混凝土垫层、C35 抗渗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 P10.所有内壁表面涂环氧沥青防腐涂料 300cm十、工程地质水文情况现将各岩土层的岩性、分布规律自上而下描述如下:素填土①-1(Qml):褐黄、灰黄色,结构稍密,褐红~灰黄色,稍湿,主要由粘性土回填而成为新近回填,已经强夯处理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4.20m,平均 2.06m;层底标高:0.25-4.20m,平均 2.47m;层底埋深:0.60-4.20m,平均 2.06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一般为 7.8~22.3 击,平均值为 13.2 击填砂①-2(Q ml):灰黄色,稍湿~湿,松散~稍密,主要由填砂回填而成,疏密不匀,为新近回填,已经强夯处理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60-7.50m,平均 5.28m;层底标高:-4.11--1.61m,平均-2.64m;层底埋深:6.10-8.70m,平均 7.16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一般为 23.0~8.0 击,平均值为 13.9 击淤泥质土混砂②((Q 4m):灰色、深灰色,软塑状态,主要成分为粉粒及粘粒,含少量有机质和腐植质,腐臭味,夹有粉细砂,局部夹中粗砂、淤泥。

无摇震反应,切面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均属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20-8.30m,平均 5.17m;层底标高:-10.73--4.68m,平均-7.81m;层底埋深:9.40-15.10m,平均 12.33m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一般在0.8~4.2 击之间,平均值为 2.6 击;压缩系数为 0.80MPa-1,属高压缩性土有机质含量为 1.52~5.01,平均值为 3.13;无侧限压缩试验(原状)为 29.8~37.4kPa,平均值为34.0kPa;无侧限试验(重塑)为 10.4~13.5kPa,平均值为 12.26kPa;灵敏度为2.49~2.98,平均值为 2.78该层因在回填之前没有覆盖层,属欠固结土,现虽上部回填了平均 7.50m 的填土层,且经强夯处理,但目前仍然属欠固结土,其固结程度,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一步研究填砂③(Q 4mc):该层本场地未分布,故不做描述粉质粘土④(Q 4mc):属冲洪积物灰~灰黄色,可塑,湿,土质较均匀,含 10~20%中细砂颗粒土样手捻稍有滑腻感,刀切面较光滑,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60-7.60m,平均 3.69m;层底标高:-15.02--8.31m,平均-11.49m;层底埋深:12.80-19.40m,平均 16.01m。

压缩系数为 0.34MPa-1,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一般在 9.8~16.3 击之间,平均值为 12.80 击淤泥质土⑤(Q 4mc):该场地该层缺失,不进行详细描述 粉质粘土⑥(Q 4al+pl):褐黄、棕黄色,可塑状态为主,局部为硬塑状主要成分为粉粒及粘粒,含氧化铁,局部混少量砂砾,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击数一般为 4.2~12.6 击,平均值为 10.5 击;压缩系数为 0.39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在场区内无规则分布在 D45、D46、D47、D48、D96 孔号钻孔,大部6分呈零星分布,局部连成片厚度:厚度:1.30-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