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002139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文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形成性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单元练习初三年级语文试题第一部分 (30 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 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吝啬 ( ) 褒贬( ) 怅 wng( ) 精 su (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4 分)A我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B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明同学首当其冲,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C当前,创建省市文明城市是摆在全体沭阳人民面前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D现代文明的潮流固然不可阻挡,然而,是不是应

2、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3默写古诗文。 (10 分)(1) ,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不畏浮云遮望眼,_ 。 (宋 王安石登飞来峰)(3)晓战随金鼓 。 (唐 李白塞下曲其一)(4)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5) ,大雪满弓刀 (唐 卢纶塞下曲)(6)蒌蒿满地芦芽短, 。(宋 苏轼惠崇)(7)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 宋祁木兰花)(8)泪眼问花花不语, 。(宋 欧阳修蝶恋花)(9)耳闻不如目见, _ 。 (汉 刘向说苑政理 )(10) 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涉反抗精神的名句是 !4.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来说,十分重要。我们中学生必须全面改善睡眠的健康水平。为此,我校向全体学生提出了“良好睡眠,健康人生。”修改意见:答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题使用 0.5mm 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2处: 。处: 。处: 。5.名著阅读。(5 分)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1)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典

4、章回小说 ,作者是 (2 分)(2)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常常以诗词引出人物和故事。这诗引出了作品中的哪个故事?请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出来。(3 分) 。 。6. 专题学习。(4 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揭示了一种物候现象:山下芳华已尽,而山寺桃花刚开。(1)请问造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因素是什么? 。(2 分)(2)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 分)第二部分 (60 分)二、诗歌赏析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4 分)中秋月 宋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 年), 苏

5、轼任徐州知府 时,与相 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 赏月的机会。(1)这首诗写法上由_转入_ ,抒发了作者_之情。 (2分)(2)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的优美意境。 (2分) 。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8 11 题。 (13 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3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6、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 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节选)(乙)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 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 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 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7、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节选)【注释】胡:何,为什么。谏:止,挽回。追:补救飏(yng):飘扬衡宇: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天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眄(min):斜视审:明白、深知岫:山峰。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 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停数日,辞去。 (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4)策扶老以流休憩 9.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0.甲文中桃花源中人为什么要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3 分

8、) 11.甲文中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在乙文中他坚决辞官归隐,由此可见,他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2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题。 (11 分) 雾 雾是一种常 见的天气现象。秋冬 时节,当低 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 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 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 1 千米,气象学上把 这种天气称为雾。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

9、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 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4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 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 3 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 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 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

10、活 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 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 热法。 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 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 混合法。用直升 飞机在雾区顶 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 雾滴蒸发消失。 2002 年 12 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撒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 变成雪后降落。 经过现场

11、勘查,在第一次作业 20 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 1.2 千米 处开始降雪,降雪 时间持续约 3 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 20 米增加到 300 米。12文章第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请概括说明。 (3 分) 13第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 分) 14.文章第三自然段的加点词“容易”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3 分) 15第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题。 (15 分) 一双脚上的修养市 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 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 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 时,大家

12、还会 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 阅读的闲情,是 难能可 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 修养。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 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 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 ,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