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70017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目标 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_,主要是_所产生的热能。它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_。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形成_和_;垂直运动使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变迁。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_为主,以_为辅。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_。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_,主要是_。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_、 _和堆积四种方式。在温度、水和 _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表或 _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

2、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_。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_作用,常在原地形成_地貌。 _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 _、 _、 _三大类。21 22 23 2岩浆喷出地表, _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受到风化、侵蚀、搬24 运和沉积作用,形成 _岩;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25 _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发生 _作用,又成为新26 27 的 _。这个过程称为 _。28 29 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 12 题。1

3、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 年 6 月 27 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回答 34 题。3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

4、发育程度就越好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 B C D知识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回答 56 题。5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 B C D6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 B C D方法技巧练如何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区别三类岩石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 ,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岩层,形成最晚的是()A B C D(2)如果是石灰岩,则为()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3)类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含

5、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方法技巧沉积岩的形成一般岩层老的在下,岩层新的在上,变质岩形成于岩浆喷出或侵入的周围,岩浆岩分为喷出岩或侵入岩。根据其到达的部位和形态可以区分它与沉积岩的新老关系。一、选择题读“某地地质剖面图” ,回答 12 题。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花岗岩石灰岩砾石层页岩A B C D2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页岩地区 B砾石层地区 C石灰岩地区 D花岗岩地区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 ,回答 34 题。3下列地貌与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溶洞 B裂谷 C沙丘 D戈壁4沙尘暴发生时, “天昏地暗,日月

6、无光” ,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 B C D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 56 题。雨花石 昆石 太湖石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6从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外力作用,读图完成 78 题。7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A固结成岩作

7、用 B风化作用C变质作用 D侵蚀作用8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砂岩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二、综合题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 730 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材料二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1)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的影响。(2)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_,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脉,为什么其地表特征却是“

8、远看是山,近看成川”?(3)喜马拉雅山上_作用明显。(4)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5)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_(岩石)。答案知识清单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变质作用断裂带褶皱山脉海陆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高低不平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侵蚀 搬运生物 接近地表 风化作用侵蚀 侵蚀 搬运 平缓 岩浆岩21 变质岩22 沉积岩 冷却凝固 沉积 变质 重熔再生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23 24 25 26 27 28 29 基础达标练1B本题组通过典型景观图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作用力。第 1 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第

9、 2 题,由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3C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它是流水溶蚀作用的产物,同时和石灰岩自身的透水性、气候条件及生物活动等有关。5A煤炭是地质史上有机质被掩埋在地壳中并经过长期石化过程而形成的,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6B大理岩是石灰岩(沉积岩)受热(与岩浆接触)变质而成的。方法技巧练(1)A(2)C(3)B第(1)题,由图可知,是喷出岩,此次岩浆活动穿透了所有的沉积岩,所以形成年代最晚。第(2)题,如果是石灰岩,则是大理岩,因为在发生岩浆活动的过程中石灰岩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即大理岩。第(3)题,为喷出岩,喷出岩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使许多气体保留在岩

10、石中,因而形成许多气孔。综合提升1B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页岩为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砾石层不是岩层。2C诗句所描述情景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3A读图可知,为风化、侵蚀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 对应正确;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4C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5D由材料可知,雨花石出自沉积岩中的砾岩,昆石实质上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太湖石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其中雨花石和太湖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昆石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形成的。6B昆石只能由岩浆冷却形成,而雨

11、花石可以经过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砾岩。7A读图分析可知,为固结成岩作用,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为重熔再生作用,为冷却凝固作用。过程形成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岩。9(1)在地质上受地壳的弯曲隆起、断裂、上升或下沉、造山运动等多方面影响,对于本区更为直接的影响则是地震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2)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海拔虽然很高,但对于青藏高原地面的相对高度较低。(3)冰川侵蚀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4)流水侵蚀作用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资源等(5)沉积岩解析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地质作用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教材 动1公元 79 年15 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降运动之中,依据是石柱被海水淹没了 公元 1518 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之中,依据是石柱又重新位于海平面以上。3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交替的升降运动之中,这说明地壳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长期性:地壳自形成以来,始终在不断运动中发展变化;(2)周期性:各种地壳运动交替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