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复习大纲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0009930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法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劳动法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劳动法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劳动法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劳动法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法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法复习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法学专业(开放本科)劳动法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法律学科类法学专业的学生。二、启用时间本考核说明从2010年秋季开始使用。 三、考核目标与要求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了解劳动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和独立的法学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以及我国劳动立法状况以及特点;系统掌握劳动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的内容,以及我国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学会运用所学的劳动法学理论和各项劳动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核要求分为能说出,描述、写出、运用四个层次,每一层次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说出即能简单地、有条理地说

2、出大致内容框架;描述即能较系统的描写叙述主要内容;写出即能准确写出各个重要的知识点,如名词、问答;运用即能用这部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四、考核依据本考核说明是依据劳动法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劳动法学(贾俊玲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二版)制定的。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即20分,终结性考试占综合成绩的80%。(一)形成性考核1、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形式,考核的方式由课堂讨论(包括案例分析讨论)、小论文、记分作业三种方式组成。2、形

3、考比重及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每门课总成绩的20%,即20分,以上三种形式所占比例为:课堂讨论占25%(即5分),期中小论文占25%(5分),记分作业占50%(每次5分)。形成性考核按百分制计分,每次形考作业也按照百分制计分。形考作业共4次。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和小论文的成绩按优秀(100分-90分)、良好(89分-80分)、中等(79分-70分)、及格(69分-60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等评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课堂讨论情况(案例分析讨论)和小论文评定为优秀者,可上浮10分,对评定为不及格者下浮10分。计分作业的成绩根据卷面实际分数按比例记载。未完成作业者均计为0分。3

4、、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定标准(略)4、形成性考核的操作(1)课堂讨论:每组讨论人数最少不得低于5人,最多不得高于15人。(2)期中小论文:根据各电大教学进度和实际情况,安排查关章节的内容进行写作,题目自定。(3)计分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学点都是用百分制评阅。(二)终结性考试1、考试形式终结性考试采用纸质和闭卷考试形式。2、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3、命题原则第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第二,考试命题覆盖本课程教材的1-12章,即全面,又突出重点。第三,试题难易适度,一般来讲,可分为:

5、容易、适中、较难三个层次,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占40%,适中占50%,较难占10%。4、考试时间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为90分钟。六、试题题型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10%、20%、20%、16%、14%、20%左右。第二部分 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1、能说出劳动法产生的原因;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国际劳动立法思想的产生的时间;国际劳工组织产生;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 2、能描述劳动关系的种类;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3、能写

6、出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广义上的劳动法、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等概念;初期劳动法的特点;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apfc法中劳动的特征;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者的劳动权力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4、能运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分析问题。第二章 劳动法的地位、体系和基本原则1、能说出劳动法体系和劳动法学体系的主工内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什么?2、能描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7、3、能写出劳动法体系、劳动法学体系、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原因;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的区别;劳动法和社会法的关系;劳动法渊源主要内容。4、能运用劳动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分析问题。第三章 劳动就业1、能说出就业方针、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就业援助制度的主要内容;就业歧视、健康歧视和户籍(农民工)歧视的类型;我国职业培训的种类;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2、能描述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定;特殊群体的就业保障;职业的中介的主要内容;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和管理;职业教育的分类和形式;职业教育的特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能写出劳动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公平就

8、业(反就业歧视)、就业服务、职业中介机构、职业教育等概念;劳动就业的法律特征;政府对劳动就业的职责;就业歧视的主要类型;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第四章 劳动合同1、能说出劳动合同的作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的主要内容;劳动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劳动派遣法律关系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2、能描述劳动合同的分类;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保密和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解除和终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法律规定;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9、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主要内容。3、能写出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概念;劳动合同的特征;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劳务派遣与一般劳动关系的区别;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区别。4、能运用劳动合同的形式、内容、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竞业限制、劳务派遣等基础知识和法律规定分析案例。第五章 工会与集体合同1、能说出工会与工会立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职工代表大会的会议制度;实行集体协商的意义;集体

10、协商代表的确定;集体合同的种类。2、能描述工会的性质及法律地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形式;集体协商代表的保护的法律规定;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集体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过程和集体合同的内容。3、能写出工会法、职工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协商、我国集体合同等概念;工会法的特点;工会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职工民主管理的特点;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的情形。4、能运用集体合同和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律规定。第六章 工资和工资保障1、能说出我国现行工资宏观调控制度有哪几项;奖金的分类;特殊情况下工资的支付形式;最低工资的确定、调整和发布;最低工资标准方案的拟定和标准的批准和发布。2

11、、能描述我国工资分配原则的主要内容;我国工资形式;工资按时足额支付的保障的主要内容。3、能写出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最低工资等概念;工资的特征;工资集体协商的主要内容;加班加点工资主要内容;最低工资的含义。4、能运用工资形式、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形式、加班加点工资、最低工资等法律规定和基础知识分析案例。第七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能说出工作时间的范围;不定时工作时间适用的人员;休息休假的种类。2、能描述我国现行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劳动者探亲假及其待遇主要内容职工带薪年休假的主要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一般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特别规定。3、能写出工作时间、缩短工

12、作时间、探亲假、年休假、延长工作时间等概念;工作时间的特点;工作时间法律规范的特别作用;休息权的具体内容。4、能运用我国现行工作时间的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休息休假的各类;延长工作时间的一般规定;延长工作时间的特别规定分析案例。第八章 职业安全卫生1、能说出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方针;我国现行的安全卫生认证的种类;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使用期限;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2、能描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与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的权利和义务;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主要内容;生产安全事故等级。3、能写出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制度、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特种作业、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检查

13、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职业病等概念;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牲;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中的权利与义务;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的基本内容;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的职责;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的法律特征。4、能运用职业安全卫生认证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分析案例。第九章 特殊群体的劳动保护1、能说出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未成年劳动保护的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以及法律的除外规定;残疾人劳动保护的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2、能描述对特殊群体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的意义;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残疾人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

14、3、能写出特殊群体劳动保护、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人等概念;特殊群体劳动保护的特征。4、能运用女职工劳动保护、未成年工劳动保护和残疾人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分析案例。第十章 社会保险与职工福利1、能说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险项目;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及监管;企业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及构成;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工伤保险基金的构成、统筹和管理;生育保险基金的来源;职工福利的作用;职工福利的主要内容。2、能描述社会保险的结构;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条件和标准;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视同工伤的情形;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工伤保

15、险待遇停止的情形;职业病的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生育保险的待遇;职工福利的性质。3、能写出社会保险、劳动者个人储蓄保险、养老保险、工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失业、失业保险金、职业病、疾病保险、生育保险、职工福利、职工集体福利等概念;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社会保险与商业人身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原则;养老保险的特征;失业保险的特点;工伤保险的特点;疾病保险与医疗保险的联系与区别;疾病保险与医疗保险的特点;职工福利的特征;职工福利与公共福利的区别。4、能运用“五险”的法律规定分析案例。第十一章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1、能说出劳动法监督检查的意义;政府部门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工会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社会监督的种类;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的程序。2、能描述劳动保障监察主体在改造职责时应承担的义务;劳动法监督查检的程序。3、能写出劳动法监督检查、其他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劳动法执行情况的社会监督等概念;劳动保障监督的特征;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与劳动保障监察的区别;工会在进行劳动法律监督时的主要权利。4、能够运用劳动保障监督的职责及监察主体的义务和监督检查的程序的法律规定分析案例。第十二章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1、能够说出劳动争议处理的意义和原则;劳动争议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