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70006540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美丽的江苏风光导游词范文5篇 江苏地处 _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 _、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去过江苏吗?以下是为大家的江苏景点词,欢迎参考阅读。 大家好!欢迎来到无锡梅园! 梅园位于无锡西郊的东山和浒山南坡,距市区7公里,距太湖1.5公里,园内遍植梅树,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公园。园林设计者根据地势高低,结合梅园特点,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别具特色。园内植梅5500多株,品种繁多。园内还有天心台、洗心泉、清芬轩、招鹤亭等步步登高的观赏景点。

2、 主要景点有:梅园刻石、洗心泉、米襄阳拜石、天心台、揖蠡亭、清芬轩、香海、诵豳堂、招鹤亭、小罗浮、念劬塔、豁然洞、开原寺、松鹤园、小金谷、吟风阁。 念劬塔是梅园的点睛之笔,也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该塔八角三层,高18米,建于1930年,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为母亲石太 _而建的纪念性建筑,以怀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当年,荣宗敬、荣德生先生的母亲石氏80冥寿,特地建造这塔,以示纪念。初次拟名为“念慈塔”,恰巧钱振锽先生来梅园赏梅,荣先生请钱先生作文书写塔记。钱先生向荣德生先生提出建议,改塔名为“念劬”。他说:取诗经小雅“哀哀母心,生我劬劳”之句,以示对父母的怀念。又取诗经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之句

3、,又包含纪念母亲之意。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到梅园了。无锡梅园位于无锡市的西南郊,距离市区7公里,南临太湖,北倚龙山梅园被誉为无锡春天开始的地方。1920_年,我国民族业的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本着为“布芳馨”的宏愿,购地筑园,依山种梅,以梅饰山,顾称梅园。1955年,荣德生之子荣毅仁将梅园除了乐农 _外赠送给了无锡 _。1988年,无锡 _将园林扩建至横山。现在的梅园已经成为融名卉、建筑、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好了,景点概括也介绍到这里了。现在大家请随我走进梅园。 进入梅园,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梅园刻石。刻石旁的紫藤,是荣德生先生亲手所植的,有“紫气东来”的意思。在园门东侧是“洗心泉”,

4、“物洗则洁,心洗则清”。 朋友们这边走,前面的就是米襄阳拜石和三星石,三星石,因形状像“福 禄 寿”三星,故称“三星石”。而这“米襄阳拜石”是指的北宋家米襄阳特别喜欢奇石,每看见奇石都会去拜一拜,所以叫米襄阳拜石。还有一说法,这块石头就是米襄阳,正在拜前面的“福禄 寿”三星石。我们看一下它们都是太湖石,有着瘦,皱,漏,透的特点。据说,在这奇石下面点一支香,缕缕青烟会从孔中冉冉升起。 好,我们来看一下天心台,它建于1920_年,源于“梅花点点皆天心”之意。天心台是梅园的第一个赏梅点。台下这座桥,叫“野桥”。“骑驴过野桥,独叹梅花瘦”。这说的是梅花以瘦,斜,曲为美。 朋友们,沿着这条石径往上去,就

5、到香海轩了,前面这是荣德生铜像,是荣家姻亲马万祺先生在荣德生先生诞辰120_年赠给荣毅仁先生的。这旁边的是研泉,是荣德生先生给取的名字,站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梅林,这里梅花品种众多,有玉蝶梅,绿萼梅,宫粉梅,朱砂梅,墨梅,骨里红,龙游梅等等。香海轩原名为“遥看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香雪海,后来 _给改名为香海轩。 穿过长廊,我们转过头可以看到“一生低首拜梅花”的额匾,古人总是把花木和自己的情趣 _在一起,梅花是花中四君子,梅花贞洁高雅,在这里,梅园主人敬仰梅花高尚品质,愿意以梅花为榜样,一生一世伴梅花。 朋友们这就是诵豳堂了,它建于1915,为清代早起建筑形式。因用楠木制造的,所以称“楠木厅”。

6、园主 _取诵豳为堂名呢?这是因为荣氏在“工业救国”的过程中,深知百姓以食为本,故以面粉业为起点,继而开创纺织业。所以荣德生先生取诗经豳风中庄稼辛勤劳苦之意,来命堂名,出典古雅而又不忘本。 这中间悬挂着“湖山第一”的匾额,这两侧的楹联为“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 这点明梅园优胜的环境。“使有粟帛盈天下,常于湖山作主人”。,这说的是园主造园的旨趣所在。 朋友们,我们走进看一下,整个厅堂古色古香,用红木家具和石景布设,悬有许多名人字画,使整个厅堂庄重典雅。 中间是“诵豳堂”匾额,两侧为,“与众人同游乐开园囿空山,为天下布芳馨栽梅花万数”这表现了园主人造福桑梓,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 左上边是是

7、荣德生写的妙笔天然匾,右边是李 _写的清香远布匾,西面墙的的楹联为“晴日醉,雨日睡,福简简,吁可愧,短歌强,长歌狂,诗平平,乐未央。”来,我们重点看一下这东墙的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它的横批就是我们刚才所看到的“一生低首拜梅花”。这发上等愿 指的是荣德生先生一生志向远大,从实业救国开始,结中等缘说的是荣德生先生随遇而安,一种平和的心态,享下等福说的是荣德生先生造福桑梓,在自己富裕的时候,不忘百姓,建百桥惠,宝界桥,江南大学等等。荣氏家族的兴旺不败,和荣德生有着梅花的精神和为人处世的准则是分不开的。 走出诵豳堂,我们去看一下乐农 _,它是一个三间体的

8、西式平房,原来荣德生就居住在这里。荣德生号“乐农”,所以给取名为“乐农 _”。这边是保兴面粉厂里的石磨,放在这里,表现了园主不忘本。 随后上坡就看到是招鹤亭,与杭州孤山的放鹤亭呼应。一放一招,使人浮想联翩。 那山腰上是“念劬塔”,是园主为了纪念母亲而建造的。 朋友们,最后就到花溪了,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大家可以在花溪自由活动。我的讲解也就到此结束了 ,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灵谷寺,这是一个由寺庙建筑、国民 _阵亡将士公墓和灵谷公园组成的风景名胜区。由于 _原因,人们还是笼统地称它为灵谷寺。我们的车正在行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车窗两侧,沿途玉兰挺立,林木茂密,曲径通幽,我们仿佛置身于仙灵境地

9、。我先来介绍一下灵谷寺的创建历史。 1、灵谷寺地处紫金山东南麓,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紫金山早在六朝时就已是佛教圣地,梁武帝时,其周围大小寺院已达70多所。到了明代,这些寺院历经沧桑,大部分被毁,只有南麓独龙岗一带的蒋山寺、定林寺、宋熙寺等少数几座保存完好。灵谷寺前身就是处于独龙岗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20_年)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朱元津为建明孝陵,命人选中独龙岗这块宝地,于是就下令将这一带包括蒋山寺在内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因为灵谷寺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

10、,所以命名为“灵各专”。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从山门到大殿,长2.5公里,占地约500亩, _上千。难怪朱元津将它看成杰作,并御笔题额“第一禅林”。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到清同治年间重修灵谷寺,规模已远不如当年,然而红墙黄瓦、松翠林茂、鸟语花香、环境幽静,仍不失“灵谷深秋”的佳景。 2、红山门阵亡将士牌坊,无梁殿阵亡将士纪念碑 各位游客:我们已来到了灵谷寺的山门前,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钱

11、松岳先生的手笔。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 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而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牌坊的台基长32.7米,宽16.6米,高10米,共五间,全部用 _构筑,座基外镶花岗岩,绿色琉璃瓦覆顶。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 _元老张静江题写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最著名的景点无梁殿。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 1)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殿的东西长

12、53.8米,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其结构始终没变。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改变了我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它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我们看到这5个开门的每一间就是一券,每排为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宽11.4米,高14米。内部虽为券洞结构,外部却仍以仿木结构的形式出现,檐下有出挑的斗拱,正面还设有门窗,是一座采用多样券法,错综连接后构成的建筑。其结构之坚固,气势之宏伟,技法之精湛,堪称一绝。虽说在我国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

13、的无梁殿建筑,如浙江宁波保国寺。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太原水作寺、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及苏州开元寺等,但在建筑结构和技法上,灵谷寺的无梁殿更显独特、完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艺术。 游客们:看了无梁殿的外观,接着随我进殿内参观。据史料记载:无梁殿自明代兴建后,供奉着无量寿佛等大小佛像。1920_年, _ _花了12万元工程费用,把它改为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原来的佛龛被改成3个大砖台,作陈放祭器用的祭坛,每座祭台都有一方石碑。请看:中碑为“国民 _烈士之灵位”,左碑为“国歌”,右碑为“国父遗嘱”。祭堂四周壁上,嵌有有110块太湖青石碑,镌刻阵亡将士姓名,全部碑文共165000字,祭堂修

14、复竣工后,定名“正气堂”。 下面我们绕堂一周,参观一下辛亥 _名人蜡像馆。这里展出了辛亥 _前后57位名人的蜡像,这些蜡像是依据当时的历史照片、资料,参照人物各种角度的镜头,按真人大小1:1制作的,共组成22组带有情节的动态画面,蜡像造型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 _先驱叱咤风云的生动场面。 2)阵亡将士纪念碑。参观完无梁殿,我们来到了半圆形的花坛草坪前,这里已成为阵亡将士公墓第一公墓的墓地。现在请大家来参观一下这座公墓,其实这里有3座墓,这是居中的一座,还有两座分别处于免梁殿东西两侧的山坡上。当时由于阵亡将士之多,公墓没能全部容纳,采取以师为单位,用抽签方法,从每一军阶将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

15、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 _和第五军微沪 _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两座碑已成为南京市的纪念地之一,作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的 _。 3、松风阁灵谷塔宝公塔与三绝碑街 1)松风阁墓园后的那座建筑叫松风阁。松风阁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走马楼式建筑,面阔9间,屋顶为重檐式,铺以蓝色琉璃瓦。登楼远望,视野开阔,微风过处,松涛阵阵,真有“南富萧瑟松风起,细听山泉汩汩来”的美妙情景。这座建筑也是“国民 _军阵亡将士”的纪念馆。纪念馆于1931年起建造,由美国建筑师茂非按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设计,造价21.5万元。1933年完工后正式定名“ _纪念馆”。这幢二层楼建筑,东西长41.7米,南北宽19.7米,为 _仿木结构。外有回廊,楼下为9间,中为穿堂,上面是走马楼式的楼屋。上下遍设架柜,供陈列阵亡将士遗物或举办展览。 松风阁后100多米处,是一座造型 _的现代宝塔灵谷塔。 2)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19311933年,造价35.5万元。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非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 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塔前,只见塔基是一个大平台,直径为30.4米,平面八角形,外侧围以雕花石栏。塔的正面有石阶,石阶正中是一幅高5.8米,宽2.8米的白色花岗石“日照山河图”。再请看,塔高60米,九层人面,用 _和苏州花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