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169988678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桑葚的散文 童年的桑葚散文汇编 童年的桑葚散文 散文随笔 【 散文随笔】 朋友送我两盒桑葚,透过着薄薄的透明的精致盒子,能看到一粒粒色泽紫润,鲜亮饱满的桑葚,真使人垂涎欲滴。忍了又忍,还是先带回家去,一起分享吧。说实话,即使每年到了眼下正上市的季节,我几乎没主动去买过这种水果。不是因为从小吃着它长大的,而是如今它已经从一种天生的野果被人为地移植和养殖,贴上了商品的标签。又往往因为略知一些,为利益所趋施加种种不法手段的计谋,所以总是望而怯步。我淘了一水又一水,似乎要把它通透的紫色也洗得泛白,才算不留杂物残留。先挑了一个最大的送老公嘴里,他脸上顺起的表情,给我热情的心意一个及大的反差,就那么难

2、吃吗?我不放弃的尝试着一颗又一颗,失望越来越大,除了几颗略带酸头的滋味外,其它的都索然无味,干脆吐掉。 就这样突然的怀想起小时候家乡坡地岭上,那一排排数不完的桑树。麦子快成熟的时候,桑葚开始陆续的从白色变成红色,再熟成最后的紫色。 那时候还小,一般不让跟着下地干活。但因为馋桑葚,就主动吵着去劳动,途中一看到桑树就拐了弯。我一辈子就只会爬一种树,就是桑树,不只是它结桑葚,还因为它分的枝杈比较矮好爬,一只脚攀上去,另一只脚基本上就一步能朝上去。蹲在树杈上,先从紫色的开始摘着吃,那甜甜的滋味,从舌尖到牙缝,再沿着脖子流下去,一直甜到心里,甭提有多么惬意了。只是这时候还要小心翼翼,不时地有蜂子飞来,不

3、像是采蜜的那种,闹不好是看护桑葚的吧,要不我什么时候爬上去吃,它怎么会什么时候来哼哼着吓唬我呢?还有更多的蚂蚁也来来回回的抢着吃,只是它们再多的嘴巴也含大不过我的嘴的容量,所以这对手渺小的可以不计。等吃完了这棵树的紫色的,再找一些红色的吃,换一换略带一点酸头的滋味,还是不错的,至少是贪多少嘴,也没酸过小牙。一直到收割完麦子,桑葚也就熟到期了。童年,有多少次在打着拾麦穗的旗号中,饱食了这大自然丰厚的果实,以致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能留下这原汁原味的回忆。 一切成为过往。面对不分季节应有尽有的水果,却无法做到不迷乱,不是不会选择,而是实在不知道它里面,究竟还有没有藏着我们想要的口感。我们手里掂量着足够

4、的金钱,却买不到嘴中真实的滋味,就像储备了足够的力量,而回不去童年一样。童年的桑葚,一个永远飘逝的梦。 2篇教师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篇1) *年11月18日,在黄山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一行50人带着激动的心情奔赴美丽的浙大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感受了名校的风范,聆听了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参观了在改革中求发展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东城中学,收获多多,收获之余更多的是感慨,可以说这将是一次终身难忘的培训,现将这次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首先、培训整体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可以看出无论是市教育局还是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次培

5、训分别从“教师的魅力与竞争力”“名师的自我修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考试评价与改革”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刻体现了大师成长之路与风范,诠释了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我们很多遇到教育困境的老师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的机会。另外浙大负责培训的人员工作非常认真细致,特别是结业时负责培训的老师播放了由他们制作的学员们一个星期学习生活的简短视频,这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感动,也感受到了浙大的工作作风。 其次、参与培训的教师专业水准高。这些教师都是专业学术领域声名卓越的专家学者,且讲课风格各异,有风趣幽默的,有娓娓道来的,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的方张松讲的考试评价改革与教学质量管理,他分别从“考试与命题改革”、

6、“学考测验与作业设计”,“主观题编制与评分标准”,“综合素质评价与运用”四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他指出教育质量评价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习过程的成本与路径、关注学生学习品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讲话中处处风趣幽默,夹带这学者的睿智。 第三、认识到了差距、拓宽了视野。这次学习时间虽短,但带来的心理冲击还是很大的,培训之前,自己一直是闭门造车,不知道外面的教学理念这么先进,教学方法这么多元。在缪华良校长以核心素养为本新时代学校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施讲座中,通过梧桐树小学的办学经验深刻阐述了课程因学生而生,课程因教师而长,教师因课程而智,学生因课程而慧的新型课程观

7、;在伍小斌校长教育依时代而变,学校以课程而变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四备三思”的备课模式,运用团队的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缓解了学校尴尬的地位;在程庭亮教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与沟通策略讲座中,分析了当前中学生群体中有心理不健康或者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是预防一些极端现象出现的重要途径。程庭亮教授教给了我们很多心理干预的技巧,可谓干获多多,这对我们日常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帮助。 第四、加强学习,提升自我。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感受到“学无止境”的内涵,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知识储备的欠缺。虽然每位老师授课的主题都不一样,但他们都提到

8、了一个共同的词,那就是学习。作为一名一线的政治教师,不仅要将课本上的知识点理解透彻,讲给学生听懂,更应该多途径多方面的加强学习,真正做到所说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知识的积累,个人素质的提升也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自觉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取,储备知识,提升自我。 一周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我认为这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我要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创新思维方法,主动履行好工作职责,秉承浙大“求是创新”精神的校训,将学习成果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教育无止境,且教

9、且珍惜。 (篇2) “西湖美景使人痴,浙大学术惹人醉”,7月21日,是我们斑小17位教师跟一师系统所属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浙大培训的最后一天,大家战酷暑迎台风,激情高涨。培训课程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小学教师采取行动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方案;从语文、数学、综合学科角度,把握核心素养,整合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上午,为我们带来精彩讲课的是杭州教科所的金卫国所长,金老师通过对比课题研究中教师角色的时代变化:从原来的课题实施者转变为课题的设计者、实施者以及总结者,提出一线教师只有担当好这三个角色,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型教师。接着金老师从课题研究概述、文献检索方法、推进策略、格式规范四个方面详细

10、讲述了教师该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从选题、设计到最后结题论文,金老师以其二十几年课题研究经历为例,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 下午按学科分三个会场学习,分别是语文学科、数学学科与综合学科。 汪燕宏老师细致解读了语文核心素养,并通过PIRLS阅读能力测试的真题,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国内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不同,建议一线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四种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推论能力、整合信息能力以及评价能力。以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校长张翼文就点化思维,内化素养力争做一名行动研究智者为主题给数学老师们上了一节干货满满的课。张校长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师成长之路,

11、并就如何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和处理好数学课的课堂设计进行了分享,带给了老师们深深的思考。 吴筱泉老师从*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切入点,为我们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地位。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况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问题为中心,不同于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中心,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吴老师还从多个案例剖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赞美别人,并为别人着想。要让学生劳动,并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学生要有提高,有改变,让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通过观摩名师课堂、聆听大师讲座如醍醐灌顶,让人受益颇丰、深受启发。虽然这次浙大学习结束了,但学习的内容仍记忆犹新。让我们明白了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道理。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将学习所得用以教学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水平。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