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新】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69988580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一、民国初期民族工业(19121919年)1、探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投影材料: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年代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191134056003151019121919600多13000751625材料一: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材料二:工商部1913年8月在给直隶实业公司指令中明确规定:遇呈请办矿或奉

2、部令行查事件如需实地调查,予限二日,如仅验看资本察阅契据,予限日,即须核夺、呈报、不得有意稽延。商人通例还规定:应注册之事项,由该商人各就其营业所所在地该管官厅呈报注册。材料三:1914年12月5日,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指出欧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并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责令各地方长官在抵押贷款、产品改良、运输费、拓展销路诸方面提供援助。材料四:1917年8月,农商部又通令各地,“嗣後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材料五:今兹共和政体成立,

3、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工业建设会趣旨材料六: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锭两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锭制比例,我国现有之纱锭,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随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纺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愈于此。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学生阅读,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师生互动,探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结论:(1)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民国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3)中国人民反帝

4、斗争的高涨;(4)民族资本家强烈的爱国情怀、爱国心的驱使,是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强调:一、欧洲列强虽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日本、美国在这一时期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压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二、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三、民族企业家强烈的爱国情怀、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尽量从内因寻找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2、一战后民族工业的萎缩学生阅读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厂已皆消沉”。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了解一战后民族工业的萎缩情况。3、民族

5、工业发展的特点学生讨论和总结。结论:发展时间分短暂;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面粉、纺织、卷烟)发展迅速。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19271936年)投影材料: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探究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投影材料:抵羊商标,介绍这一品牌的由。二世纪二、三年代,英商生产的“蜜蜂牌”毛线,日商经销的“麻雀牌”毛线,都以低价销售,企图垄断中国的毛线市场,宋裴卿遂提出针锋相对的管理措施。首先,在毛线产品的商标上,宋裴卿经过精心设计,以双羊抵角为标志,取名“抵羊”,“抵羊”既反

6、映以羊毛做原料的纺织品的特点,又是“抵洋”的谐音,即抵制洋货之意。这种巧妙的构思,正迎合了“九一八”事变后群众抵洋抗日的心理。因此,“抵羊”牌毛线一经问世,立即受到了国人的欢迎。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抵制了洋货的竞争,打破了英日企业垄断我国毛纺市场的阴谋,使“抵羊牌”毛线成为家喻户晓、畅销全国的名牌产品,巩固了东亚毛纺厂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宋裴卿在外资压迫下并没有退缩,而是主动迎击,以针锋相对的“抵羊”商标赢得了国内市场,企业家的爱国情怀与民众的爱国热情亦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王同勋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结论:民族企业家的爱国、救国思想推动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简要介绍这一时期国

7、民政府的政策:(1)整顿税务:实行“统税”,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税,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2)“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和使用权,白银国有。币制统一,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白银国有,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3)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4)政治上: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到1935年大规模内战基本结束。思考:国民政府的政策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学生思考、讨论。结论:政府的经济政策推动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讨论:这两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是什么?说明

8、了什么?投影:材料一:中国化学工业社是上海著名实业家方液仙创建的中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企业,1912年方液仙在圆明园路办起亭子间工厂,因小作坊式生产和销售致销路呆滞而亏损,被迫歇业。1915年方氏又集资5万重建中国化学工业社,但因种种原因,仍无力与舶品抗衡,资本几乎蚀光再次倒闭。1920年方氏在上海钱业界富商方季杨支持下,集资5万重整旗鼓,在总结经验改革管理的基础上,方液仙提高质量,改善产品装备,终于在当时社会宣传国货的有利形势下,抓住时机,获得发展。1922年方氏在槟榔路创建正规制造厂,主产化妆品和三星牌牙膏,中国化学工业社在方液仙苦斗若干年后,才在上海实业界站住了脚跟。如此反复者三,方液仙的企业才得以成功,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实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1948年增至64、1%,折战前币值约42亿元。在全国金融业资本中,1911年占6、3%,约0、45亿元;1920年占16%,约2、33亿元;1936年占58、9%,约5、64亿元;战后19471948年更增至88、9%,可谓登峰造极。投影:民族工业发展曲线图。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学生讨论。民族工业发展的启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顽强发展民族企业家为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顽强抗争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xx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