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69986872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传播学资料复习大纲1、1974年文特.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1983年被认定为网络的标准协议,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2、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年提出的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这也可以看做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变革3、网页制作的基础技术SGML、HTML与XML6、新一代的电子报纸诞生于2001年,一家名为Der Standard的德国报纸在这一年的4月12日发行了它的电子版报纸,同年10月,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化版本7、台湾地区飞行网创办的爱美丽Me是第一家发行量过

2、100万的数字化女性杂志8、南方网开发的电子杂志WOW!ZINE.物志正式创刊,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主流媒体集团创办的电子杂志;财经时报创办的中国首家财经电子杂志财经文画10、BBS是一种多对多的交流的服务形式11、搜索引擎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简称搜索引擎)!谷歌、百度!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简称分类目录)!雅虎!。12、BT下载是P2P技术的一种应用方式,是互联网上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方式13、博客,在台湾译为“部落格”。14、维客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基),据说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它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

3、种超文本系统。维客的概念兴起于1995年,当时在PUCC工作的沃德.坎安宁开发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的工具15、维基百科(Wikipedia)的最初构想是由拉里.格桑提出的,2002年维基词典(Wiktionary)正式启动,它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包含了所有语言的词典16、社会化书签:也称为网络书签,也有人称为“网摘”等,它是子2004年起网络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内容标引方法17、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有网站传播、社区传播、即使通信传播、博客传播等;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既可以是“点对面”的,也可以是“点对点”、“点对面”的,可以是一级传播,也可以是多级传播,也可以是同步传播,也可以是异步传播22、网络中

4、人际传播的方式:电子邮件、聊天、博客、网络游戏23、从聊天的方式看,网络聊天包括文字聊天、语音聊天、视频聊天24、QQ与MSN在中国是两种主要的即时通信工具25、文字交流仍是网络人际传播中的主要手段26、“可匿名性”使个体在网络中的表现与物理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27、“营销式病毒”为我们认识即时通信等工具所构建的人际传播网络提供启发28、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成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29、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划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的互动关系来划分,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分,可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依据成员的

5、身份归属来分,可分为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性质分为群体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25、除了意见领袖这样的权力“中心”外,网络群体中的结构关系,还包括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关系、结盟关系、对抗关系等26、网民对某一群体的认同度分为四个级别:高认同度、中认同度、低认同度和无认同度27、群体压力是否起作用,一方面取决于群体结构对个体的影响程度,也与人们的“群体承诺”有关,与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度与依赖度有关28、组织要有效的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可以依靠内联网和互联网28、组织外传播包括:1)、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2)、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29、 宣传活动包括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

6、标识系统宣传(CIS)30、 组织的CIS策略包括它的网页设计、内容组织、标志设计;31、 组织的营销活动,要把所有“利害关系者”作为自己的营销传播对象,包括产品的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部门、社会、投资者等;32、 建立互动关系的方式,可以通过邮件列表、消费者社区、投资者社区、组织的FAQ(你问我答)等各种方式开展34、社区的基本要素:技术平台、组织结构、适应网民需求的维系点35、新闻组是早期互联网的一种普遍应用方式,也是网上最早的社区平台;36、早期的BBS需要用Telnet方式进入,目前的BBS基本上都是建立在WWW上,使用更方便;37、网络游戏是一种独特的网络社区,人们通过特定的角色互动

7、来进行自我表达、发展与他人的关系35、虚拟社区源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兴趣、关系、幻想、交易36、在中国,面前社区的主要维系点包括:传统关系(同乡会、同学录)、兴趣爱好(分类论坛以及百度贴吧)、特定产品(电脑游戏、房子、汽车、电脑、手机、相机)、特殊利益(残疾人、同性恋者)等。37、1999年的“五八事件”,直接催生了人民网的“抗议论坛”,1999年6月19日,改版为“强国论坛”39、“猫扑大杂烩”(mop)社区简称为“猫扑”,它的名称来源于创始人田哲的外号,逐渐成为“中文第一互动娱乐社区”,被认为是BT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11月,猫扑正式宣布转型新门户,定位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娱乐门户”40

8、、猫扑“包子”是猫扑世界中的代替性符号之一,他指的是社区成员回帖的时候可选择的表情图片;MP是“猫扑大杂烩”使用的一种虚拟货币,称作“猫扑币”或者“猫皮”,实际上是社区的一种奖励机制;如“救生圈”的功能是能将帖子浮在论坛上方约半个小时,“照妖镜”的功能是查看帖内匿名用户的真实昵称,“醒目灯”使用以后可以发一个标题为彩色的帖子;“小黑屋”是猫扑对违反规则的成员的一项惩罚措施。“猫斯达克”是2007年基于猫扑文化而推出的一项与奥运相关的活动;“赏金猎人”是通过回答别人悬赏的问题来(更快的)获得MP奖励38、百度贴吧是2003年12月3日创建的,贴吧的创意来源于百度首席产品设计师俞军;百度贴吧是一种

9、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也是一种用户驱动的网络服务40、豆瓣网的创始人叫杨勃,是留学美国的物理学博士,2005年3月豆瓣网正式创办;豆瓣网的内容都是用户生产的,可以说是典型的Web2.0的应用,也是一种新的社区;在豆瓣网“二套”,更多的是对传媒、新闻等感兴趣的人群,“三套”人群更多关注美食、设计、生活等,而“四套”则更多关注IT界41、1994年4月,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戴维.费罗和美籍华人杨致远,共同创造了超级目录索引Yahoo,1999年9月,雅虎中国网站正式开通;42、 Google由斯坦福的两名研究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开发;43、 1996年8月成立的搜狐公司是最早参与做网络

10、信息分类导航的网站,1998年2月,搜狐推出的分类目录搜索引擎是复制了雅虎的模式;1999年年底,成立于美国硅谷的百度公司推出了新一代中文搜索引擎;2005年6月,新浪搜索引擎推出“爱问”专门搜索平台,这是新浪自主研究的搜索产品52、世界上最早上网的报纸是美国的圣荷西信使报53、1995年1月,由教育部主办的神州学人杂志,成为我国第一份在互联网上的中文电子杂志。54、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正式上网,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家进入互联网发行的日报。55、2000年5月8日,千龙新闻网开通。它是由北京晨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经济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广播电

11、视台和北京广播电视报9家北京市属新闻媒体联合创办的。56、东方网与2000年5月28日零点正式开通。58、网络受众的显在需求主要为:信息需求、交流需求、娱乐需求、生活需求、工作与学习需求等。61、从长远来看,网络环境给网民的主要影响不在于匿名环境,而是由于虚拟环境给个体带来的角色的自由选择与转换。每一个个体都会拥有多个身份,这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之为“角色从”。62、网络赋予人们的是一种“虚拟角色”。它是一种获得性的角色,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且这种获得完全是出于个体的意愿。这种虚拟角色的功能,应以“自我表达”为主,兼有“互动”的功能,相对来说,“规范”的成分会少一些。63、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

12、斯汀格最早提出“认知失调理论”。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人知元素的重要程度。62、社会群体是个体认知失调的主要来源,也是个体消除和减少可能存在的失调的主要来源。63、纽科姆提出了“对称”概念,来区别于“平衡”。64、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着重研究个体与“对象”及对象的“来源”三者之间的关系。66、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曾把受众的选择分为:1)、选择性注意(接触) 2)、选择性理解 3)、选择性记忆67、搜索引擎的兴起,在更大程度上迎合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69、网络受众的信息消费行为表现出更强的媒介环境的相关性与依赖性,同时往往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70、多数网民上网的时间段,应该

13、作为网站制定网络信息发布策略的重要依据。网民每天的上网次数,反映了他们在网络中的主要生活节奏。每次上网时间决定了网民能拿出多少时间来看新闻。经济成本和承受能力决定了网民在网上的逗留时间与活动内容71、国内的新闻网站首页设计比较繁复,内容丰富,网页更多的是像报纸的风格,受众在首页上就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而国外新闻网站的首页通常较为简洁72、标题已经成为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扫描式阅读已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重要方式74、 信息发布的结构取决于信息的发布技术手段75、点对点直线结构:如邮件、弹出窗口、即时通信或手机短信;邮件发送、RSS是强制型的结构,即时通信则是平等型的结构;在点

14、对点直线式的信息发布结构中,真正起作用的,是信息接收者的态度76、信息发送者要保证信息的正常发出和流动,要注意几个问题:1)、接收者分析 2)、发送者形象整饰 3)、信息发送的方式与方法77、多对多队列结构:通过BBS等发布的信息,通常为多对多的一种传播,信息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队列式的信息发布结构作为多对多的信息传递模式78、点对面层次结构:通过WWW网或FTP服务器来进行信息发布,是一种点对面的信息发布,即发布者是一个“点”,而接收者是一个“面”,信息之间的关系则通常是层次树的结构;层次结构是最能体现信息发送者的主观意志的一种信息发布结构。79、面对点队列结构:受众的自主选择能力是影响传播效

15、果的主要因素80、面对点层次结构:搜索引擎、RSS、Widget等不断地削弱着传播者的作用75、信息扩散流向的取决因素:1)、信息本身的价值 2)、信息所处的发布结构 3)、信息发布者的素质 4)、信息接收者的过滤77、网络中意见的自由传播分为三个层面:意见形成结构(个体、微观层面);意见冲突结构(社群、中观层面);意见流动结构(网络、宏观层面)78、个体意见的形成是网络意见形成的起点;一种最简单的直接式意见发布方式是受众调查79、意见发布结构分两类:1)、无参照式指的是,受众在不知道其他人的意见的情况下,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2)、有参照式指的是,受众在可以看到其他人意见的情况下,来发表自己的意见80、从网站的管理方式看,意见发布结构分为有限制式、半限制式和无限制式82、意见冲突模式:1)、散漫式2)、中心式3)、派别式84、 一般情况下,下列四种意见具有更强的扩散动力: 1)、与主流意见相对立的观点 2)、极端的观点 3)、系统化的观点 4)、伪装深刻的观点49、层次化文本,一篇文章的完整层次包括:层次一:标题层次二:内容提要层次三:文章主体(包括图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