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987555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试题地理(北京卷)解析版[来源:学优高考网48332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封前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 地理(北京卷)本试卷共 15 页,共 30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140 分)本部分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题文】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767 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小题 1】

2、太白山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2.【小题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 B. C. D.【答案】1 【小题 1】C 2.【小题 2】D【解析】试题分析:1.【小题 1】太白山的北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山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上为针叶林带;而山中腰树木茂密,降水较多;树木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故选 C。2.【小题 2】过渡猎狼,会使植食动物增多,导致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会使狼数量减少,甚至灭绝,破坏可持续发展的

3、公平性;而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减少环境承载力;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不大。故选D。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续发展【结束】【题文】图 1 为某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依次是A、 B. C. D.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博物馆的服务级别高,服务范围最广,应为;从省界和县(区)界分析,在同一行政区内,行政机构的服务范围最大,所以应为;那么应可能为集贸市场。故选 B。考点:城市服务范围【结束】【题文】图 2 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小题 1】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

4、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5.【小题 2】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答案】4.【小题 1】C 5.【小题 2】A【解析】试题分析:4.【小题 1】图示甲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易发生在地势坡度较大地区,乙地低平,不易发生;从地下水位分析,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而丙村地势低平,所以比丁村土层深厚。故选 C。5.【小题 1】从图示地势起伏及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南北相差不大;而山前平原地势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洪积扇面积与地势的起伏和降水

5、量;渠水主要用来灌溉,所以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故选 A。考点:外力作用、水循环【结束】【题文】2014 年 11 月 7 日至 12 日 APEC 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小题 1】该优惠政策有助于A、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C、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 D、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7.【小题 2】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A、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图、禹王谷、铁塔公园 B、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C、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8.【小题 3】放假期

6、间A、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黄山 6 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答案】6.【小题 1】A 7.【小题 2】B 8.【小题 3】A【解析】试题分析:6.【小题 1】该优惠政策利于吸引北京游客到河南省旅游,有助于游客对旅游目的进行选择;而不会改变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人数增多,游客的交通用时和用时都会提高;对旅游服务设施等级不会产生影响。故选 A。7.【小题 2】A 选项中以人文景观为主;C、D 选项以自然景观为主;而 B 选项中既有人文景观,也有自然景观。故选 B。8.【小题 3】立冬为 11 月 7 日,小雪为 11 月 23 日,所以时值我国立冬

7、到小雪之间;而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黄山昼短夜长,6 点以后日出;南极大陆的极昼范围扩大。故选 A。考点:旅游资源、地球运动【结束】【题文】 图 32015 年 3 月 9 日22 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小题 1】 “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10.【小题 2】该气旋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 GPS 滥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答案】9.【小题 1】B 10.【小题 2】D【解析】试题分析:9.【小题 1】图示“帕姆”生成

8、于西南太平洋洋面;其移动路径受西北风的影响;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而该气旋位于南半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故选 B。10.【小题 2】台风的多发季节为夏秋季节,3 月份之前,就已经有台风发生;赤潮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且主要发生海水流动较小环境中,气旋不利于赤潮的形成;该灾情可以用 RS 监测,而 GPS 只提供精准位置;而在瓦努阿图风力最大,距气旋中心附近最近,所以危害最大。故选 D。考点:热带气旋【结束】【题文】图 4 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 2014 年全中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

9、。读图,回答问题。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图示及图例分析,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高;仅限于北京和上海的比例高;内陆比沿海城市低;而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故选 C。考点:人口的迁移【结束】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160 分)36.【题文】 (36 分)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10 分)2014 年 7 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的第 11 届葡萄大会上,延

10、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签订了葡萄产区合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2)简述“延怀河谷”协同发展葡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0 分)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 2022 年冬奥会。(3)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 (8 分)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4)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8 分)【答案】(1)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古代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2)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

11、力就业,提高收入;缩小区域差异。(3)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 75 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 2 米/秒以下。(4)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生物能。【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示北京及张家口的交通线路分析交通运输变化,主要表现为交通线路增多;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而图示聚落的交通条件发展和衰落,会影响其兴衰,如图示古代的驿站、张家口、崇礼等。(2)从协同发展角度,联系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规模、产业链、就业、区域差异等知识点,回答对区域经济的影响。(3)分析图示等值线,可推断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

12、75 天以上;平均风速较小,在 2 米/秒以下。利于雪上项目的进行。(4)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分析,联系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结合当地条件分析,可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考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气候、能源【结束】40.【题文】 (24 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领,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 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

13、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 分) 。(2)在上图的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并阐述农业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 (12分)茶叶曾经是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出去的“明星”产品。今天,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茶叶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茶叶进口国,对中国茶格外青睐,尤为偏好高品质的红茶。近年来对绿茶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位于大别山茶区的某茶集团目前主要外销大众茶,市场以中亚,中东地区为主,该企业希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

14、来的机遇,打开俄罗斯的茶叶市场。(3)结合材料,就该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6 分)【答案】(2)甲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乙地:盛产棉花、水稻、小麦等;农业集中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乙地位置分析,甲地位于埃及北部,其农作物主要分布水分条件较好的地中海沿岸和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主要种植棉花、水稻、小麦等,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大部分地区属于热

15、带沙漠气候,光热资源丰富,且日较差大;从水源角度分析,临近河流;地形为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乙地位于中亚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所以农业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主要种植棉花、水稻、小麦等,所以从气候分析,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大;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考点:农业生产【结束】41.【题文】 (18 分)世界博览会通过展示科学技术发展,预示世界发展方向。1962 年世博会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人类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图是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1)归纳西雅图产业转型过程中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8 分)【答案】(1)从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移,再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型。【解析】试题分析:木材加工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源和劳动力,造船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资金,飞机制造和生物技术产业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考点:工业区位因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