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69825253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 科学方法比科学知识更有相对的历史稳定性。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将终身受益。 因此 , 加强初中化学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化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包括化学阅读、化学记忆、化学实验、化学解题的学法指导。一 . 化学阅读的学法指导 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 , 学会阅读具有特殊的意义。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 这部分知识是描述性的内容 , 要求理解能力的水平层次高。因此 , 学会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阅读主要有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 , 方法分为速读、精读和读思结合。 ( 一 ) 化学阅读的三个阶段 1 、课前阅读 课

2、前阅读是对新课的预习 , 是一种比较粗浅的阅读。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要求学生上课前必须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 通过预习提前知道学习目标 , 使听课有针对性 , 做到有的放矢。同时 , 也便于听课时作笔记 , 知道该记什么 , 不该记什么 , 正确处理听讲与记笔记的关系 , 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前阅读的方法主要是泛读 ,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 找出这节的知识点 , 并弄清重点、难点和疑点 , 把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 以备上课时集中精力听教师分析、讲解。 2 、课堂阅读课堂的阅读指上课时 , 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 , 其目的是消化掌握知识 ,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种阅读是在老师的提

3、问和指导下进行的 , 有很强的针对性。 好的阅读思考题 , 可以指第 1页导学生沿着科学的思路进行精读、 研读。在指导学生阅读中 , 一方面要系统地钻研教材 , 提出比学生课前阅读更为深刻的问题。另一方面 , 要重视课文本身的逻辑结构 ,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结构的形成。 3 、课后阅读 课后阅读是课后复习中进行的阅读 , 其目的是巩固和升华知识 , 其任务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例如做作业。在这种阅读中, 要抓住课文的重点,突破难点 , 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设计, 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通过作业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 , 进一步掌握课文的知识结构。 在课后阅读后 , 教师应指导学

4、生学会科学地使用有关参考资料和工具书 , 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二 ) 化学阅读的三种方法 阅读和观察一样 , 也是感知化学事实、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会不会阅读、研读到什么程度直接影响到所感知信息量的多少、深浅以及学习效率等。如何才能有效地阅读呢 ? 1 、速读 速读是一目十行的阅读。 它主要是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通过速读 , 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作粗步了解 , 并明确所需感知事物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 为精读提供“物质基础”。速读的技巧主要有:( 1 )意群扫描试阅读。这种阅读并不是以字或词为单位进行阅读 , 而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 , 掌握化

5、学事实基本意思即可。 ( 2 ) 浏览。即对全文粗略阅读 , 达到对内容的大体了解或整体认识为目的。 ( 3 )跳读。即对自己所要了解的特定内容进行阅读, 以第 2页便搜寻特定信息资料或捕捉重点。对于速读 , 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 可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但速读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跳读 , 只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内容 , 对化学事实的整体概貌无法搞清 ; 又如浏览 , 无法获取化学事实背后隐含的深层的东西 , 仅能获取知识的概貌。象采用浏览方式预习盐类的水解内容时 , 仅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 :( 1 ) 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 2 ) 强碱弱酸盐、强酸弱减盐的水解情况 ;( 3 ) 盐

6、类水解的应用 ; 等等。 2 、精读 精读一般是建立在速读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阅读。其目的在于研究速读过程中所感知的化学事实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 , 深化对本节知识内容和逻辑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精读的主要策略是学会聚焦。所谓聚焦 , 是指在阅读时抛开冗余信息和枝节信息 ,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效的信息上来。如在阅读盐类的水解时 , 通过速读 , 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盐类水解的实质上。于是 , 在此基础上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一内容上 , 深入研究课本中相关段落的内容 , 从而概括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 , 对于所有的重点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等的阅读 , 都必须做到精读。对这些内容所涉及的

7、字、词、句甚至段等都要精研细读 , 反复推敲 , 从而掌握所学内容的精髓。如分子的概念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微粒”是概念的外延 ,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是概念的内涵。学习时 , 要特别注意分子保持的是化学性质,第 3页而不是物理性质; 同时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 不是所有能保持化学性质的微粒都是分子 , 也可能是原子等 , 明确这些对化学的深入学习很重要。 3 、读思结合 阅读教材 , 仅停留在“读”的基础上是不够的 , 只“读”不“思” , 仅能获得化学事实的表象知识 , 而对于深深隐含在表象内部的、深层次的知识往往就无法感知, 从而影响对化学事实

8、的全面深刻的感知。 因此 , 要边读边思 , 注意对表象的知识进行大胆的质疑、 提出问题、 多问“为什么、 是什么、怎么样” , 将表象的知识与相关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密切联系起来 , 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 对比深化 , 确保深入全面的掌握。例如 , 在阅读初中有关氧化反应内容时 , 课本在列出硫、铁、碳等与氧气反应后 , 提出“我们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在这里为什么指“与氧反应”而不说“与氧气反应” ?“氧”是否就是氧气 ?如果不是 , 那么“氧”指的是那些物质等 ?如果能够这样深入去分析 , 就能更加深入地掌握氧化反应的概念。 二 . 化学记忆的学法指导 初中

9、化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 , 且属于双基范畴 , 是学好、用好化学的工具知识。要记住该记的知识 , 必须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有多种 , 这里只针对化学知识记忆的技巧和特点 , 介绍几种具体实在的方法。 1 、扣紧关键 , 浓缩记忆 许多应该牢记的概念和理论 ,若要死记忆硬背往往事倍功半, 而且遗忘快。若从概念中扣第 4页住关键的字、词进行重点记忆, 即扣住重要信息, 既加深了理解 , 又方便了记忆。 如溶解度概念只要牢记“三定一态”,便可熟记概念而应用自如。 2 、前后联想 , 巩固记忆 联想是利用信息的相关性来建立某种形式和意义上的联系, 以 便需要时进行由此及彼的信息转换

10、。主要有形象联想和放射联想。如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 联想到氢气和碳的化学性质 ; 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时, 可以性质为核心,联想到物质的制法、用途、鉴别、分离和贮存等。3 、掌握规律 , 有意记忆有意记忆是指事先有预定的, 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 , 采用一定方法进行的记忆。学习化学时 , 将众多的知识编排整理 , 抓住关键 , 记住特征 , 找出规律。如在学习四个基本反应类型时 , 可指导学生根据反应类型的特点将其总结为 “ 化合多变一 , 分解一变多 , 置换单对单 , 复分解两对换。 ” 4 、加强实验 , 强化记忆 加强实验教学 , 对初三学生来说 , 是掌握知识的重要一环

11、。化学实验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 它不仅可通过实验情景的联想 , 记忆元素知识。且有助于记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 , 如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实验现象是 : 剧烈燃烧 , 火星四射 ,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此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瓶底要装有少量的水( 或砂 ), 从而证明反应时放出大量热。5 、口决韵语 , 灵活记忆编成口决的知识内容具有整齐划一的形式, 朗朗上口 , 这样在听觉、视觉方面都有突出一般的形式, 达到易记难忘。如第 5页常见的化合价口决;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口决等。把难记的重点知识编成韵语加以记忆 , 更有省时、省力之效。 如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可编成 : 复分解

12、, 两头顾 ; 先顾头 , 后顾尾 ; 顾头要看溶解性 , 盐碱、盐盐均可溶 ; 可以反应再顾尾 , 产生气体、沉淀、水 , 交换离子写反应 , 气体沉演标箭号。 记忆化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远不止这些, 许多方法之间也有交叉,在实际运用中很少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验中 , 要注重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 尽可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三 . 化学实验的学法指导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创新 , 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正是当今社会人才最宝贵的素质 , 也是中学素质教育的一级目标。 科学实验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 , 在实验教学中 , 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多

13、动脑、动手, 可诱导学生勤于思考 , 激发学生勤于探索的精神。 其次 , 教师应将书本上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 适当增加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实验。如氯化钠溶解度的测定 , 回收实验室制氧气中的二氧化锰 , 污水 PH 值测定的环保实验等。针对课本和习题中的问题 , 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 , 进行探索 ,给学生提供新机会,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建立, 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四. 化学解题的学法指导解题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 把别人的学问和见解变为学生自己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如化学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等, 一般用差量法计算较第 6页简单 ; 如涉及反应较多, 但反应物与最终生成

14、物之间承在密切的联系 , 一般用关系法解较方例。另外 , 教师在教学生解题时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找准试题设问与化学概念、定律、原理及化学反应规律之间的因果关系 , 理清思路 , 提高解题水平。再次 , 教师要精选题目 , 精讲例题 ,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一些好的推断题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好的物质鉴别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一些好的题目还能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教师一事实上要精选例题 , 精讲例题 ,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 ,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找出较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只有这样 ,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第 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