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

上传人:一招 文档编号:169799381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月光曲教学反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光曲教学反思工作总结月光曲教学反思 月光曲教学反思(一):月光曲教后反思月光曲既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也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我以贝多芬和盲姑娘的两次对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受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这两次对话在课文的资料上,正是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的关键处,把这两个片段读好,就能感受贝多芬丰富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在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聆听月光曲的同时,观看课文中所相对应的动画,让学生能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让他们在脑海中构成画面与之前所见的画面相比较,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划

2、出描述兄妹俩在聆听月光曲时所幻想出来的画面的句子,再比较一下自己在课件中所看到的画面是否一致,再划出表示想象的词语:好像,仿佛。就这样,透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曲线有机地交织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完成了学_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月光曲这一首曲所展现出来的优美、和谐的旋律是十分动听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明月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奇丽景象,可划分成三个画面,还要让学生想象,画出来,再一次感受乐曲旋律与人物感情变化:第

3、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在充分理解之后,还让学生根据所画的画,读出相应的旋律变化,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声音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并有了自己的观点及感受,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到达情感上的升华。此外,课前我还从网上看了贝多芬的另一首名曲致爱丽斯的创作过程,也是为了一个即将死去的穷苦人而作,在这个穷人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

4、,他用他的音乐满足了他的心愿,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美景,带着幸福和喜悦满足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这样一个善良的人,这样一个用音乐给人带来幸福的人,他一生的音乐辉煌也基于此。因此,我更要让孩子透过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来体味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把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作为了重点,而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体现和释放,当孩子真正理解了创作过程,真正跟我一样走进贝多芬的内心的时候,我想画面所体现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从各种感官中都得到相应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调动学生主动学_的

5、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_上的依靠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将是我今后教学的主旨。月光曲教学反思(二):月光曲教学反思月光曲是人教版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即兴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文章短小精悍,无论是乐曲本身还是语言文字、人物情感都优美生动、感人至深,是一篇对学生实施审美的好教材。一、创设情境,聆听曲之美。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曾三次让学生聆听此曲,觉得对帮忙他们理解课文资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天这节课

6、先让我们来听一首乐曲,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听曲子学课文,这样愉悦的学_氛围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学_兴趣倍增;二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此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水天相接的海面上,一轮圆月冉冉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继而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波涛汹涌的大海格外壮观这样,学生入其境而通情,朗读时也就真正到达了声情并茂的效果;三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我边播放乐曲边对学生说:同学们,最后让我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

7、中结束本课吧。二、精读课文,领略文之美。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忙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能够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透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此时,即使学生从没亲耳聆听月光曲,但是透过这充溢着优美意境的字里行间,也能想象得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了。三、细细品味,感悟情之美。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我们也不难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当贝多芬听到盲

8、姑娘兄妹俩的对话而推门进屋时,当盲姑娘激动地认出贝多芬,贝多芬再次为她弹曲时,我都让学生想象:当时贝多芬是怎样想的,是什么驱使他进屋并再次为盲姑娘弹曲?当课文最后讲到兄妹俩久久地被曲声陶醉时,我又借此让学生练说:假如你就是兄妹俩中的一个,当你从陶醉中回过神来时,你会对着贝多芬远去的身影激动地说些什么呢?透过以上的几次想象练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贝多芬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的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和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听曲、品文、悟情,月光曲这篇课文不仅仅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使学生从中获

9、得了愉快的审美。月光曲教学反思(三):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我反复读课文,理解着课文每一句话,细细品读,我对课文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一个音乐家,能来到一个偏僻的小镇演出,肯定没有华丽的演奏大厅,没有那么多上流社会的人,说明他想把自己的音乐散播到每一个角落,他想让他的音乐给更多的普通的人带来享受。他走在幽静的小路上,只有幽静的地方才能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只有低矮的茅屋,却传出的是他的音乐,这样穷的人是听不起他的音乐会的,却弹奏着他的曲子,怎能不让他好奇?因此,他走近茅屋。这对穷苦兄妹的对话又引起了我的深思。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曲子肯定不好弹,

10、而姑娘没有看谱,只是听过别人弹过几遍就能断断续续的弹,说明姑娘确实不简单,也反映了姑娘的音乐天赋,但是弹不好曲子让这个姑娘苦恼,她是那样渴望听贝多芬亲自弹。姑娘的话中流露出了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望,但是哥哥的话让我明白了她的家境,这对穷苦的兄妹虽然贫寒,却依然相互理解,互相关心。此时,门外的贝多芬的听了这番话后会有怎样的反应?送他们两张门票?还是把谱子写给姑娘?当他看到这位姑娘竟然是个盲人的时候,他唯一能满足姑娘的就是为她弹一曲。贝多芬没有自报家门,而是选取了给姑娘弹琴,他认为姑娘知不明白他没关系,只要听到她渴望的旋律就好,在姑娘面前,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音乐家,而是一个把音乐的美带给姑娘的使者

11、,当姑娘渴望听到的琴声响起的时候,姑娘自然是入了神。因为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样纯熟,姑娘的音乐天赋让她听出这个弹琴的人就是贝多芬,但是她又难以置信,但感觉分明是贝多芬,因为她能真正体会贝多芬音乐中的感情,她对音乐的理解正是贝多芬对音乐的理解。从那里能够看出,姑娘和贝多芬是默契的,这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贝多芬没有想到,在这样偏僻的小镇上竟然有如此热爱音乐的人,也没有想到一位盲姑娘竟然有这样的音乐天赋,更没有想到这位姑娘能透过音乐体会到他的内心世界,她正是他的知音啊!对于贝多芬来说,这样的知音是可遇不可求的,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被这对穷苦兄妹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深深的打动了,胸中的感情有如波涛汹

12、涌的大海。此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透进窗子,月亮是完美的象征,表达的是祝福,贝多芬在这样偏僻的地方,这样贫寒的人家,遇到了懂得自己音乐的人,他此时心里是温馨的,他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祝福要送给这位姑娘,借着清幽的月光,作为一个音乐家,一个以音乐为语言的人,他不需要说些什么,那样太苍白了,只有用音乐来抒发他内心的情感,因此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皮鞋匠联想到的画面是贝多芬情绪的变化,姑娘脑海中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贝多芬感情的涌动和倾泻。当音乐停了,贝多芬情绪平静的时候,兄妹俩仍然在回味着音乐的意境,体会着贝多芬的情绪与创作的激情,可贝多芬已悄然离去。贝多芬静静地来又静静地去,给兄妹留下

13、地是祝福,是喜悦,是无限的遐思,是幸福的陶醉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不朽的音乐和美的感受。当我真正走近了课文,才真正走进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走进了月光曲创作的根源。同时,我查阅了贝多芬的相关资料,贝多芬自己曾说过:我的音乐应当为穷人造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该多么幸福!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很多想法要释放出来。他的这两句话更是加深了我对文章的理解,是呀,他为什么要为姑娘弹琴?一个音乐家只有富有同情心,只有他怀着用音乐为穷人带来幸福感的心,才能驱使他为这个姑娘弹琴。当他遇到知音时,他如此的激动,他的内心世界怎样释放?只有音乐。此外,我还看了贝多芬的另一首名曲致爱丽斯的创作过程,也是为了一个即将死去的

14、穷苦人而作,在这个穷人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用他的音乐满足了他的心愿,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美景,带着幸福和喜悦满足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这样一个善良的人,这样一个用音乐给人带来幸福的人,他一生的音乐辉煌也基于此。因此,我更要让孩子透过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来体味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把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作为了重点,而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体现和释放,当孩子真正理解了创作过程,真正跟我一样走进贝多芬的内心的时候,我想画面所体现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课后,我在不断反思一些问题。1、怎样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用语言调动孩子的情绪。平淡的语言

15、会让孩子感到乏味。当老师自身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时候,孩子的情绪也会随之起伏,能够自然地引领孩子进入课堂,进入学_状态。用微笑拉进师生的距离。一堂课下来,如果教师一向板着脸,无形之中孩子就会疏远你,从而产生一些厌学情绪,因为他觉得老师不喜欢他,所以他也不喜欢老师,就更不会喜欢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了。用评价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每回答一个问题,最期望的就是老师给他一个针对他回答的恰当的评价。当你的评价给他以肯定的时候,他会有学_的成就感;当你的评价给他以鼓励的时候,他会有学_的动力;当你的评价给他以推荐的时候,他会有学_的方向。可当你的评价给他以批评的时候,他会有挫败感,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引起他的自卑甚至是厌学的情绪;当你没有评价的时候,他会失落,因为他没有引起你的重视,从而失去继续学_的兴趣。2、怎样到达预设的课堂效果透过读去感悟,带着感悟再读。孩子透过读课文,能从子里行间里有所感知,让孩子把其感知再回归到课文,透过读来表达与强调自己的体会,就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点拨与指导。当孩子理解不够到位的时候,教师要透过范读来强调,让孩子透过声音来感知。在理解兄妹俩对话的时候,我先让孩子自己读,从对话中听出了什么。透过读书反馈,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课文,我让其带着自己的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