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1697339 上传时间:2017-07-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贸易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际贸易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际贸易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际贸易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概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对外贸易发展历史及现状王翰 环境科学 201502 20151294摘要: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自 1997 年被列为直辖市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其政策扶持力度,重庆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为重庆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不可忽视重庆对外贸易所存在的问题。重庆对外依存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不稳定。在重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扩大进出口,提高对外贸易在重庆经济中的地位。关键词:重庆市;对外贸易;问题;对策引言:对外贸易在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顾近代以来实现经济腾飞的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

2、几乎都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世界经济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结论。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也基本上反映了这一事实。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明显好于改革开放前,经济增幅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重庆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庆的经济将日益开放。虽然近年来重庆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但是外贸占 GDP 的比重却出现下降的趋势。重庆对外贸易仍处于以数量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缺乏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机制,对外贸易效益不高。外贸水平不仅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更是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更多增

3、长是重庆的当务之急。通过对重庆 1997-2010 年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各项数据的分析和计量模型的检验,本文得出下面结论:1、长期来看,GDP 与消费、投资和出口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出口促进了 GDP 的增长,而进口对 GDP 增长影响不显著。2、短期来看,消费、投资、出口、进口共同对 GDP 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聚集大量跨国公司和加工贸易企业,今后我市七成以上的外贸出口将来自两江新区。到 2020 年,两江新区将聚集全市 70%80%的出口总量,占全市的利用外资比重也将达到 70%80%。 “过去,内陆地区的货物想出口,必须经过沿海,但随着重庆两江新区的建设推进,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

4、”市外经贸委人士称,一直以来,重庆货物到欧洲除了空运之外,只能选择水运,但重庆货物通过水运到欧洲需要 30 多天的时间,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而通过欧亚大陆桥,将重庆货物运送到欧洲的时间将缩短到 12 天。 以惠普为代表的重庆 IT 产业,已经使重庆的加工贸易开始转型升级。来自重庆海关的统计显示,以 5 月为例,重庆关区加工贸易排名前十的商品中,液晶显示器、硬盘等 IT 类相关产品就占 5 项,仅液晶显示器进出口总值便达 3987.78 万美元,在当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中排名第一。 “今后,还将有更多的西部地区货物将利用保税港区区港联动 、 水空一体的优势,借道重庆出口。 ”该人士表示,根据有关

5、规划,到 2012 年,以保税港区为依托的两江新区就将占到全市集装箱吞吐量的 80%,达到 160 万标箱。届时,两江新区的货物贸易额也将接近 150 亿美元,占到全市六成以上。(一)重庆市对外贸易现状 重庆市自改革开放、尤其是 1997 年成为新的直辖市以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相关部门、各区县(自治县、市)及外贸战线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市对外贸易长足发展,2004 年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出口总额 3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8.7;其中出口 20.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9%;进口到货 17.7 亿美元,同比增长74.9。 2010 年 1-10 月我市服

6、务贸易总额为 1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其中出口 1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进口 7.3 万美元,同比增长 1%;顺差 4.1 亿美元。截至 10 月底,我市直接离岸服务外包协议金额为 8739 万美元,同比增长 51%;执行金额为 3957 万美元,同比增长 11%。1-10 月,累计登记技术引进合同 205 份,合同总金额 19.3 亿美元,同比增长455%。 2010 年 1-10 月,全市利用外资项目 191 个,合同外资 184494 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81464 万美元;项目数、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 20.13、50.07%,合同外资同比下降2.44%。

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169 个,合同外资 181783 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 279334万美元;项目数、合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 56.48、0.5和 50.77%。2010 年 1 月10 月,我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项目 41 个,合同额 80347 万美元,同比下降 15.3%,营业额 37510 万美元,同比上升 16.9%,新派往国外5670 人,同比下降 22.5%,目前在国外人数为 22966 人,同比上升 22.7%。新批境外企业(机构)36 个,总投资 95262.53 万美元,同比上升 763.4%,实际投资 30879.82 万美元,同比上

8、升 703%。据海关统计,2010 年 110 月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9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0%。其中,出口 5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8.8%;进口 3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8%。10 月当月我市进出口总值 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8%,环比下降 14.8%。其中当月出口 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4%,环比下降 14.5%;当月进口 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0%,环比下降 15.1%。在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中, 我市出口位居第五,在四川、新疆、广西和云南之后;进出口位居第六,在四川、广西、新疆、云南和陕西之后。2011 年 1-10 月,我

9、市进出口总值达 9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同时带动了海关税收快速增长。记者昨日获悉,2011 年前十月,重庆海关税收首次突破 45 亿元,同比增长29.79%,两个数字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了解,2011 年 1-10 月,重庆口岸累计出口 53.8 亿美元、进口 37.4 亿美元,分别增长 58.8%和 36.8%。截至 10 月底,已超过去年全年 77.1 亿美元的总值。 重庆海关副关长沈扬分析说:“我市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进出口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从以汽摩产品为主的一般贸易,向以 IT 产品为主的保税贸易转变,出口产品含金量大幅增强。过去出口一个标箱的摩托车货值仅为

10、 4 万美元左右,而现在出口一个标箱的笔记本电脑,货值便达 140 万美元!” (二)重庆市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市外贸进出口虽然发展迅速,但也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主要体现在:1、进出口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出口除摩托车之外,尚未培育出更多新的出口支柱产品。进口产品也主要集中在机械零部件、铁、铝等金属类矿砂、非种用黄大豆等大类产品。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结构相对单一。出口的近 60集中在亚洲市场;进口的 56在亚洲市场,25在欧洲市场。2、贸易方式相对单一。出口的一般贸易占比近 90,加工贸易比重低,仅 10。进口的加工贸易仅占进口总量的 4。3、具有上规模和较强出口

11、实力的经营主体相对单一。2004 年全市出口上 1 亿美元的企业仅有 4 家,出口在 5000 万美元至 1 亿美元的企业仅 3 家,出口在 1000-5000 万美元之间的企业也只有 31 家。进口在 1 亿美元以上的仅 4 家,进口在 1000 万美元至 5000 万美元的企业 21 家。(三)发展重庆市对外贸易的对策 针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实际,我们拟在进一步扩大重庆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切实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推动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一是推行国际质量认证。针对重要市场、重点商品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和质量体系认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改造现有技术管理体系,提

12、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二是建立出口标准服务体系。发挥科技情报院所的作用,建立重点出口产品技术规范和标准数据库,建立按照北美地区和欧盟市场的重要技术标准及认证信息发布制度,提高境外标准的咨询服务水平。三是推进产品上档升级。加大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鼓励企业对出口产品进行换代升级,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四是提高境外售后服务水平。提供易损易耗件外汇核销便利,鼓励汽车、摩托车等重点出口企业建立境外销售服务网点,增强境外技术维修和售后服务能力。 2、加快“科技兴贸”战略。 “科技兴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一是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品。推行“引进消化吸

13、收创新”技术改造模式,运用关税政策支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关键检测设备和生产零部件,利用研发资金和出口技改专贷鼓励企业进行出口生产环节技术改造。二是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施重庆市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推进计划 ,落实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政策措施,促进计算机软件、生物制药、新型材料、智能仪表扩大出口规模;引进高新技术出口企业,加快推进 IT、罗兰石墨等出口项目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新的增长点。三是推广“科贸合作”出口模式。培育一批专门经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业务的外贸公司,加快科技优势向出口优势的转化。四是推动“科技兴贸”部门协作,认真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意见 ,制定重庆市软

14、件出口鼓励政策 ,定期发布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白皮书 ,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提供产品贯标、培训、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3、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推动出口由“无牌”向“品牌”和“驰名品牌”转型,扩大品牌商品出口规模。一是鼓励品牌竞争。支持企业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创设国际商标,注重出口商业信誉,实施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塑造企业品牌形象。二是建立出口品牌目录。出台重庆市自有出口品牌目录 ,支持 10 个自有品牌进入国家名牌出口商品目录,确定20 个地方出口品牌,对重点品牌实施目录管理。三是建立品牌培育协作机制。鼓励在报关、报检、贮运等环节使用出口品牌标识,为品牌提供出口“绿色通道” 。四是整合“品

15、牌”扶持政策。出台重庆市出口品牌管理办法 ,列入目录并推荐进入“广交会”品牌展区,对品牌商品优先分配展位,优惠展位付费;调整商标注册、境外广告的支持办法,减少非品牌商品的资助,提高品牌商品的资助比例,各项外经贸促进政策实行品牌优先、品牌从优政策。五是开展品牌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多渠道收购国外知名品牌,引进国际品牌管理技术,整合国内自有名牌,推进优势品牌国际化。 4、加大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一是组织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减少一般性商务考察和自办展会。根据重庆产业情况,大规模组织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汽车展、底特律汽车展、欧洲两轮车展及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及农业产业化产品等知名展会,结

16、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趋势,建立开拓发达国家市场的长期战略。二是推动对周边市场的投资促进。鼓励在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投资基础设施,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开展 BOT、BT 项目建设,建立 “重庆造”自有品牌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扩大对周边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规模。加大进口我市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种资源类产品及从框架下农产水产品的进口。三是调整市场开拓组织方式。对汽车、摩托车、通用发动机等重点产品采用集团式组织参展方式,整体塑造“重庆造”产品对外形象;坚持内外展并重方针,认真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 、 “东盟博览会”等国内重要国际性展会,注重参展实效。5、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支持和帮助有实力、管理能力强的外经贸企业“走出去”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带动设备、技术和劳务出口。开展国别(地区)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带动企业选择到有资源、有市场和人力资源优势的国家(地区)进行投资办厂。支持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有的放矢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技术、生产装备,扩大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