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堂教学实录3]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69699631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堂教学实录3]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堂教学实录3]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堂教学实录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堂教学实录3](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课堂教学实录3 蜀道难教学实录 师:20世纪美国旅行家泰鲁。保罗在游历中国一书中断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公元2006年七月三日22时20分,随着一声汽笛声长鸣,钢铁巨龙穿过昆仑山,翻越唐古拉,骄傲地腾越在世界屋脊之上,青藏线的贯通,让对中国人持怀疑论的洋大人们收回了他们的成见,如果历史真的有轮回,还有一位具有诗坛统治力的大人物也会大跌眼镜。Who?(生笑) 生(齐答):李白。 师:怎么都知道? 生(1):李白写过署道难,其实青藏线才是难上加难。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1):可能在唐朝,生产力比较低,进入四川比现在进入西藏还难。 师:你很有政治辨

2、证思想。这种想法李白是通过怎样的诗句来表达的? 生(齐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谁上过青天(生笑)就这一句? 生(齐答):出现了三次。也差不多嘛。 师:是差不多,我们品味品味诗仙要表达情感是一样的吗?我们不妨把这三句来念一念。(生笑着念)蜀道难是李白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首席代表作,从内容看,此诗应是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李白是感情极其丰富的男人,诗人天性就是漂泊,一看到月亮,就 生(齐答):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朋友要离开时,诗仙也动了人间真情,送出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生(齐答):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友人的白帆消失了,李白还在远望

3、。一腔友情,随一片白帆远去;无限神往,与一江春水合流。真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今天,离别的钟声又敲响了,诗仙又要送别友人,这次目的地是四川,太白作蜀道难送之,意欲何为? 生(2):想表达离别之痛。 生(3):我想是对友人的祝福。 生(4):可能是不向让朋友走,走了会伤心,会孤单。 师:同学们,你们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两种,一是嘱咐和祝福。二是劝阻和挽留。到底哪一种更帖切呢?或者说还有第三者?(生笑)我们不妨从文本如手,抽筋剥皮的学习(生笑)大声的厚颜无耻的朗读蜀道难,体会“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杰作。(生读) 师:我想李白听了我们的朗读后,定会有知音之感(生笑)谁第一个说一说诗歌

4、中有震撼力的诗句,就好比大地深处熔岩喷涌而出的感觉。 生(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生笑) 师:为何笑? 生(部分):太平常了,简单。 师:其实,开头一句难于上青天说简单也不简单。大家发现了吗?此句前面还有七个特殊的字? 生(齐答):噫吁戏!危乎高哉! 师:特殊吗? 生(6):好象语气词多了点? 师:哪些语气词?什么意思? 生:(6)噫吁戏!乎哉,五个,大概是四川的方言。 师:如果翻译成绍兴方言(生笑) 生(部分):哎 生(部分):啊 生(部分):阿呦 生(部分):哇,我的妈呀。 生(部分):哦。我的上帝。 师:哦,各种版本都到齐了。我惊叹于同学们的想象力。按照黄健翔的时髦的话来说,是伟大的

5、诗仙的灵魂附体。(生笑)据宋景文笔记记载:“蜀人见物惊异,輙曰噫嘻。李太白作蜀道难,因用之。”“难”是一个抽象词语,刘晓庆曾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那蜀道难到底难在何处? 生(7):蜀地与世隔绝 师:莫非是金庸笔下的桃花岛-(生笑) 生(7):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于秦塞通人烟。是写隔绝时间只久。 师:对,养养蚕,打打鱼,逍遥自在。- 生(7):老师,你错了,蚕丛鱼凫是两个国王的名字。 师:看来师不必贤于弟子 生(笑答):生不必不如师。 师:我们班中有叫蚕丛和鱼凫吗?(生笑)。李白节取了两位蜀王的古怪的名字,是说蜀国的开国史多么悠远。“茫然”是悠久不可知的

6、意思,和现在的用法稍有不同。还有吗? 生(8):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颠,有鸟道,而无人道,也是说隔绝之久。 师:好,讲得很精辟。而蜀道的开辟也具有神奇色彩,谁来说一说这方面的内容? 生(9):五个大汉拽一条蛇,山崩地裂,大汉被压死,路就通了, 生(10):还有五个美女也被压死,入蜀之路才通, 师:老师曾看到过着这样故事,与课文有些出入,五位大汉压死后,不知为何,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多浪漫。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许多劳动人民为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李白运用这个神话,“地崩山摧壮士死”,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从秦入蜀才

7、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总之,写出了开辟之难。所以,这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应读出 生(齐答):读出惊叹之情。 师:鲁迅曾说,世上本来没什么路,走的人多了,也便自然有了路。现在路是开辟出来了,好走吗? 生(11):难,诗中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蜀山太高,连太阳神的车子都得绕行!而且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行路难啊,行路难。 生(12):还有黄鹤飞不过,猿猴也担忧, 师:打住,为何写到黄鹤猿猴? 生(12):用了拟人手法,。以“六龙回日”的神话和想像,用黄鹤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来反衬人行走之难。 师:反衬这词用的很到位。还有吗? 生(13):也有直接写

8、行走苦难。比如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类似九曲黄河。 师:你的想象太开阔了,曲折越多,说明山势陡峻,写出了度越之难。行走中的人们的神态李白也描绘 生(1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前进。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 师:的确,诗人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可能有高原反应(生笑)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等,来进一步烘托山路纤曲,蜀道因其高而艰险难行。行走在蜀道上,不但路途难走,而且环境也不怎么好,影响人的情绪,(生笑)读一读这样的诗句 生(齐读):但见

9、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师:悲能改做飞吗? 生(15):不能,因为这只鸟内心很痛苦,(生笑) 师:你的意思是说好象这只鸟儿失恋了,你怎么知道的。(生笑)怪不得后面雄飞雌从绕林间,号叫的大概是跟随的那只雌鸟吧(生笑)这当然是我们一相情愿的大胆的猜测罢了。那来说一说另一种鸟,子规吧。 生(15):子规就是杜鹃,常在月下悲鸣。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好象哭泣一样。 师:看来蜀地的男人特别脆弱。杜鹃是四川的特产,哦,叫特鸟。(生笑)古诗中写杜鹃特别多,比如诗仙曾送好友王昌龄,曾写杨花落尽子规啼 生(齐答):

10、闻到龙标过五溪。 师:我寄愁心与明月, 生(齐答):随君直到夜郎西 师:阵阵的子规悲啼,空旷孤寂的情绪缠绕在你的灵魂之中,离别之恨,飘零之感渗透在骨髓中。古人曾评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并无有人迹。空山古木间,日之所见者,但是悲鸟雌雄威群而飞;夜之所闻,但是子规月下啼血最苦”。无非烘托环境荒凉、凄清,充满了无限的哀怨与愁苦,使人闻而失色,诗仙发出了人生第二感慨 生(齐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师:渗透了哪些情感? 生(部分):忧愁,担心 生(16):惊慌、哀愁、担心的脸色都变了,红颜变白脸 师:怪不得川剧中有变脸,连刘德华也要虚心的学习。(生笑)这样的细节描写较好地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

11、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利的烘托了蜀道之度越之难。但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无限风光在顶峰。谁来说一说。 生(17):去天不盈尺,是说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讲山壁之险。 师:这好比电影镜头中,先来一个连峰接天的一个长镜头,然后再来枯松的一个特写。当然,有魅力的镜头需要快慢结合,最好来点音响效果。诗中有吗? 生(17):有,飞湍、瀑流、平崖、转石,滚下来的是石头,多壮观。 生(18):我觉得有点恐怖,大型泥石流啊。(生笑) 生(19):还有声响,雷鸣般的声音。排山倒海。惊险万分。 师:这一切产生了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山川险要令人惊心动魄,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诗仙就质问了 生(齐答):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师:风光变换,现象丛生,在这样惊险的氛围中,作者写了通往成都的剑阁,读一读其地势险要的句子。(生读) 师:成都是个好地方吗? 生(20):只是个军事要地,不是旅行的好地方。没有旅游价值。 师:成都是天府之国啊,怎么不是好地芳? 生(20):四川人特别厉害,化为豺与狼。并且野兽横行,猛虎蛇类吓人。 师:夕避长蛇,朝避猛虎句式有点特殊吧? 生(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