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69698910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差生往往处在情感危机之中。由于成绩差,经常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冷遇,甚至遭到鄙夷。为了维护被损伤的自尊,为了发泄心中之不平之情,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与重视,他们便破罐破摔,打闹捣乱,行为越轨,以求得畸形的心理平衡。如果任其发展,抑或指责,歧视处罚,则只会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和勇气,最终成为生活和学习的背离者。如果我们教师能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感情,用真心、善意和美词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让他们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后进的根源,并能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一定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一、了解差生的类型和特征(一) 差生的含义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差生的类型和特征。

2、后进学生,又叫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上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后进生在班上所占的比例虽小,但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广,常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教育好这些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场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场攻坚战。(二)差生的类型根据差生的含义,通常可以分为学习差生、思想品德差生和双差生。从程度上看,则可分为差生和标准差生。1、学习差生。学习差生是指学业成绩不好,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三门主要科目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平时、其中、期末、学年考察及考试,其总平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智力不良型。这是介于正常与迟钝智力

3、水平的学生,智商在90以下。他们学习缓慢,理解力和记忆力都较差。他们在学科少、知识量不大时,在有利的教育条件下,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也能在规定的年限里学完规定的课程,达到及格或良好的成绩。这类学生在中学差生为数不多。(2)学法不良型。 拙劣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差的学习效果。这类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很不得法,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数理公式到文史内容都要靠背。这类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对简单的基础问题尚可应付,对综合题常常束手无策。其数量多于智力不良性。(3)外因致差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有的甚至高于一般学生。但因个人的疾病、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的种种变故、学校教育教学的种种失当导致

4、学习成绩差。这类学生占的数量很大。(4)内驱力不足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有学习能力,但缺少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不懂为什么而学,学习没有积极性,得过且过,糊里糊涂的混。这类学生的数量仅次于“外因致差型”的数量。(5)自制力不足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但缺乏自制力,十分贪玩。经教育,也懂得要努力学习,振作时,也下决心,信誓旦旦,决定“从明天开始,我一定要努力”,但一遇到好玩的,就无法控制。这类学生常常立志无长志,天天都唱“明日歌”,成天在受批评、感奋、决定、苟且、懊悔中度过而无力自拔。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终至成为差生一族。2、思想品德差生。思想品德差生是指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思想品德规犯,或犯有比较严

5、重得道德过错,或具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学生。按其表现特征和问题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生性好动型。这类学生比较聪明,生性好动,耐不住寂寞。上课安静不下来,不是自己摆弄些什么,“创”出点名堂,提出些怪想,或硬和人家讲话。他们实在不是有意捣蛋,多出于好奇、好动,一旦有想法就要马上说,马上干。这类学生,在倡导课堂要静悄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的教师门下,便成了十足的“纪律差生”,在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的教师门下,可能会被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往往受到粗暴的训斥和惩罚,从而产生了对抗情绪,从无意中违纪发展到故意捣蛋,他们在“纪律差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

6、)逆反心理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多是比较聪明,遇事认真,凡是有自己的主见,对校长、教师的期望甚高。看到校长、教师向学生提出许多严格的要求,而校长、教师自己往往做不到,他们就很不服气;听到校长、教师说过头话吓学生,他们就很反感,产生了“你说不能这样,我偏要这样”的想法。一旦为此受了批评,有了委屈,他们逆反也随之上升,成了差生。(3)娇生惯养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从小娇生惯养,在家是“小霸王”,事事由 家长护着、哄着、宠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从不懂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使性子,使坏;一旦闯了祸,有家长作后盾。在学校不尊重同学,吃不得苦,吃不得亏,听不得

7、批评,常做损害集体或别人的事,是名副其实的差生。(4)受腐蚀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由于种种原因养成懒散、馋嘴、好逸恶劳的恶习,对学习、劳动,能混则混,能躲则躲。由于学习差,屡次违反纪律,常受家长、老师的批评。于是转向社会寻求温暖,寻求满足。若发现不及时,教不得法,就会越陷越深,滑向犯罪道路,这是地道的差生。(5)破坏攻击型。这类学生虽然人数少,但破坏性极大。他们通常是不良性非正式小群体的“首领”,大都身高力大、粗野、蛮横、不讲理,讲究“哥们义气”,他们常常为给自己或“哥们”“出气”“报仇”而聚众殴打,打骂同学,捉弄班干部,对抗师长,扰乱学校正常生活秩序和教学秩序,甚至危害社会治安。3、双差生。

8、双差生即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差的学生。虽然双差生在各类中所占数量极少,但轻度的双差生在一些中学,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一般中学和成交农村中学都大量存在。4、准差生。准差生是指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时好时坏的学生。他们主要学习科目的成绩总是在及格线上徘徊;对学校规章制度,课堂纪律、思想品德规范的遵守亦时好时坏,这类学生在一般中学中为数甚多。二、分析差生形成的原因班主任必须深入实际,逐个摸清情况,概括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差生的形成原因,根据不同的特点和薄弱环节,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各方面为他们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以改变这些差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退缩行为,诱导他们参与,并从中逐步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逐步

9、发展自己,最终走向成功。(一)自身原因1、遗传原因。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父母智力低下,父母近亲结合,或其他原因,生下的子女就有可能存在严重的智力缺陷。此外,种种偏食,忌食和疾病,也会给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以很大的损害。学生体力衰弱,无法坚持正常学习,甚至连坚持听课,完成起码的作业都做不到。在推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学校里,必然不适应而成为差生。2、早期教育不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成长有着很大影响。倘若家长愚昧或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就无法受到正确、完满的教育,也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此外,小学阶段学生没有掌握规定的基础知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都会给中学

10、阶段的学习带来困难。3、适应能力差。转入或考入一所新学校,编入一个新班级,改变一位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更换一个座位,有的会由于心理“定势”及社会情感等因素而无法在短时间里适应,从而导致心理障碍、情绪波动,使学习效果大为降低。暂时的或者连续性的挫折也会使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自卑心理加强,内驱力减少。(二)家庭原因1、家庭学习环境恶劣。主要指有的家庭住房拥挤,各成员活动互相干扰;家里来客过于频繁,家庭周围环境嘈杂,等等,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休息。2、家庭情绪气氛和道德气氛不良。有些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冷漠,经常吵架;家庭情绪气氛恶劣,家庭中有些成员品行不端,行为不轨,道

11、德品质败坏,自私自利,家庭的道德气氛差等,这些往往给妻子女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家庭缺乏温暖。主要是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再婚或亡故,从而失去家庭温暖,生活上无人问津,思想上无人教育,物质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精神屡遭折磨,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心灵平衡遭到破坏,不仅严重影响学习,还易使他们形成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等病态心理,其中有些意志薄弱着碰上坏人施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容易上当受骗,走上歧途。三、转化差生的策略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教育、教学的法,没有一个学生可以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成功时的欢乐,诱

12、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一)关心爱护,消除障碍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首先要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障碍。差生同其他学生一样都有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爱抚的心理需要。但由于学习成绩差,很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要求,因而经常受到指责和批评;或由于家长长期溺爱而形成骄横傲慢、唯我独尊,谁也惹不得的过度自尊心理,引起教师和同学的反感。这样长此以往,他们便渐渐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要么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回避显示,形成应付、恐惧、厌学、厌世心理,以及其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学习和各种集体活动。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玩世不恭,“破罐子破摔”,形成明显的怀疑心理、戒备

13、心理、逆反心理。对自己周围人们的态度和言行极为敏感,抱有“敌意”,用不正确的态度对待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善意批评教育和帮助,甚至以恶作剧戏弄师长,欺辱同学,破坏学校教学秩序,损坏集体荣誉。当然不可否认,不少差生也有一些好的心理因素,如处世机灵、反应敏捷、好动胆大、重感情等。但由于不灵心理成分较多,未受到有效的抑制,往往又会使这些好的心理因素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差生的上述的不良心理,不仅严重损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导致各种思想隔阂和对立,而且是严重堵塞教育转化差生一堵无形的“墙”。只有拆除它才能使教育转化工作取得成效。为此,班主任要关心和爱护差生,这是最首要的前提条件。爱是教育的

14、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差生是帮助差生转化的感情基础,差生最缺乏爱,最难得到信任,也是最需要爱和信任。作为班主任,更应主动关心爱护差生,应处处给他体贴和温暖,去化解那颗冰冷的心。心灵的伤口需要心灵的温暖来医治。班主任要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尊重和维护差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意愿和情感、要求和意见,要信任他们,关心他们,启发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告别过去,痛改前非,回到集体中来与大家一起共同进步。总之,班主任只有尊重和爱护差生,才能引起共鸣,使其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转变成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二)深入了

15、解,对症下药要给病人治病,必须了解病的症结。要转化差生,也需要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不仅了解家庭和社会影响;不仅了解生理原因,还要了解心理特征;不仅要掌握表面现象,还要掌握“庐山真面目”。例如:顽皮型差生,大多学习不用心,成绩较差,但他们在其他方面却精力旺盛。机灵、敏捷、好奇、重感情、好动贪玩、耍小聪明应付老师、爱打抱不平、惹是生非、出风头、扰乱教学秩序等是他们突出的特点。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的办法,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用到位班集体做好事上。属于迟钝型的差生,通常智力较差,自卑感较重。对于他们必须在开发智力,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等方面狠下功夫,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帮

16、助他们补上拉下的功课,解除自卑感。对于学习成绩一般,思想较差的后进生,则要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着重对他们加强思想教育,特别要注意研究和消除他们违纪违法的不良心态,联络各方面教育力量,采取各种办法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他们的干扰和诱惑,引导他们阅读、观看健康的书籍、影视,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抵制精神污染的能力。当然,差生的情况并不止以上几种,只要我们坚持因人制宜的原则,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三)捕捉亮点,正面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结合,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差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但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这些微小的“闪光点”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掩盖,往往比较微弱,有时一闪即逝,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像淘金工人那样,敏锐的发现他们身上有价值的矿藏。作为班主任要时时细心观察,哪怕仅仅是一些苗头,虽不稳定,但也要给与表扬,倍加爱护和扶植,促使发展成为稳定的积极因素。真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