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 示范课_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案例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69698901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彼得与狼 示范课_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彼得与狼 示范课_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彼得与狼 示范课_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彼得与狼 示范课_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彼得与狼 示范课_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二小的勇敢、机智以及敌人的残暴、野蛮。 3.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学习环境,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 读中紧扣重点词句,体会二小的勇敢机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渲染氛围。 1.激情导入: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喜欢二小吗?敬佩他吗?想再次走进二小的故事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歌唱二小放牛郎(齐读) 2.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现在他们都排着队站在这里呢!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好,火车火车谁来开? 学生读词,师适合正音。 (设计意图:通过

2、新旧知识的联系,了解课文特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感情预设。 1.齐读课文第一节。(课件出示相关文字) 2.师:王二小去哪儿了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读课文2-5小节。 引导学生回答去给鬼子带路 (是啊,故事还要从九月十六日那天说起) 三、品读文字,走近英雄。 1.学习第二小节 (1)小朋友们知道敌人到山里来干什么吗?交流,出示第二节,男生齐读。 (2)理解扫荡。 点击课件,师讲述:在侵华战争中,日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扫荡。(点扫荡)敌人的每次扫荡都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许许多多的伤害。他们每进一个村子,就会杀光村子里的所有人,抢光他们的东西,烧光他们的房屋

3、,这就是三光政策。日本鬼子所到之处是尸骨遍地,寸草不生。许多老百姓整日过着提心吊胆,生不如死的日子。他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房屋,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3)看到这里,你们心情如何?(学生交流) 是啊,敌人的扫荡惨无人道,让我们痛恨,而此时山沟里正(引读)潜伏着后方机关,还隐藏着几千个老乡。 (4)这一段有一对近义词,小朋友能找到吗?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5)指导朗读第二节。敌人想通过扫荡,找到八路军和老乡,并杀害他们。当时的形势太危险了,小朋友能读好这一段吗? (设计意图: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由于年代久远,抗日战争根本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学生只能从字里行间表象地认识。通过远程教育课件的展示,

4、让学生了解背景,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刻地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凶残、狠毒,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习第三节 (1)就在这情况紧急的时候,敌人到了山口发生了什么情况呢?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听课文录音后指名说。)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吗? (出示: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2)理解昏头昏脑。 (3)现在你就是在山口迷路的敌人,你会怎样让二小给你带路呢?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4)集体交流,适时表演 (5)那二小真的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吗?二小这是在假装顺从,却自有主张。 (板书:假装顺从,自有主张) (6)王二小知道给敌人带路

5、会有什么后果吗?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勇敢、机智) (7)是呀,多勇敢的孩子啊!你们那敬佩他吗?带着你的敬佩之情读读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理解词语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了解二小的勇敢、聪明和冷静。同时,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歪曲了英雄的含义。通过挖掘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英雄的真正含义,像这种为了保卫祖国,保护人民,为正义而战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英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学习第四节 (1)王二小的主张是什么呢?生答,出示第四节。 (2)勇敢的二小走在敌人前面,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课件理解埋伏圈 瞧,这就是当年八路军叔叔埋伏的地方石

6、湖旮旯。看:周围群山环绕,敌人被围在其中,这就是八路军设下的埋伏圈 课件点枪声,听,当四周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枪炮声时,敌人才知道上了当。 想象说话训练:想一想,在这场战争中,敌人当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老师这里有一组描写敌人狼狈的词送给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词语:鬼哭狼嚎 抱头鼠窜 落花流水 魂飞魄散 惊慌失措 哭爹喊娘 丢盔弃甲 狼狈而逃 魂不附体 东逃西窜 (3)想到日本鬼子抱头鼠窜,丢盔弃甲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行吗?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最根本的就是要走进文本。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最佳路径。这段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巨大的作

7、用,使学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敌人的狼狈场景,课文立即在他们的脑海中鲜活起来,语言积累也是水涨船高。) 4.学习第五节 (1)当残暴的敌人知道二小骗了他们后,气急败坏的鬼子是怎样对待二小的呢?指名读第五节第一句。你从哪些词语看出了敌人的凶残?课件点击,理解挑、摔死 残暴的敌人连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二小就这样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老乡们的生命壮烈牺牲了。指名读(板书:牺牲) (2)日本鬼子不但将刺刀刺进了二小的胸膛,更把仇恨刺进了我们的心里。你们恨日本鬼子吗?此时的你真想干什么?那就跟着八路军叔叔一起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让我们冲下山去,替二小报仇,全体起立,让我们边冲边喊,喊起来。(学生自由喊)

8、 (3)敌人被我们消灭了,真是大快人心啊!读! (4)二小的牺牲让我们伤心,敌人的残暴让我们憎恨,你们愿意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吗?请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设计意图:通过品词、观察、想像等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敌人的残忍,激起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热爱与怀念。) 5.第六节(课件出示) 过渡:二小的牺牲换来的是什么?是啊,怪不得我们的老乡要把这故事(到处传扬。)怪不得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再指读课题)都来(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说话训练,升华情感。 (出示二小牺牲图)我们胜利了,可我们的王二小却躺在冰冷的石头上含着微笑死去,当八路军叔叔轻轻地把他抱起来,呼唤他的名字的时候,我们的王二小再

9、也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看他热爱的乡亲们,再也不能看一看他亲爱的小伙伴们了。 二小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乡亲们,伙伴们还有我们小朋友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我们的二小说,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你说一说。 假如我是二小的乡亲们,我想对他说: 。 假如我是二小的伙伴,我想对他说: 。 我自己想对二小说: 。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角色和王二小对话,进行说话的训练,同时也在说中缅怀先烈,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五、首尾呼应,加深体会: 苍天在流泪,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把这动人的故事到处传扬,每一个老乡都眼含热泪,歌唱二小放牛郞。王二小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感动

10、了我们大家。 师:全体起立,让我们用深情地朗读来怀念我们的王二小吧。(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如今牛儿还在山上吃草,可是二小却再也回不来了。我们再读一读第一小节。 六、拓展延伸,了解英雄:(课件出示) 在战争年代,还有许多像二小这样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小英雄们,有向往革命的潘东子,有淘气可爱的嘎子,有宁死不屈的刘胡兰,有临危不惧的雨来,还有冒着生命危险送鸡毛信的海娃。他们和敌人斗智斗勇。尽显了小英雄的本色。课后小朋友可以找些有关于他们的故事来读读讲讲他们的故事。 七、欣赏歌曲,回味无穷。(点击课件)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请会唱的小朋友跟着电脑后

11、面唱,不会唱的学着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在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挖掘,品析了词语,深深地感受到了二小的机智勇敢,敌人的凶残、狠毒后,再让学生听音乐,这时候学生的感受和开始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如果说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用耳朵听,这时候他们应该是在用心去听,去感受。这时候的读才是由情导读,以读传情,才是感情的升华。) 八、教学生字,布置作业: 1. 出示生字,练习组词。 2. 课件演示:生字的书写笔顺,学生跟着书空。 3. 课件演示:生字的重点笔画书写注意点,指导描红。 4. 练习在习字册上临写。 板书: 17、歌唱二小放牛郎 自 有 主 张 领 救 牺牲 (勇敢 机智) 教学反思: 抗日战争离孩子们太遥

12、远了,这场战争太沉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一句话就能诠释。他们根本无法想象五十多年前,中国的大地上经历了怎样的一场恶战。所以要使学生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必须通过听唱、观察、朗读、想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悲壮的感情世界,在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利用教材,抓住主线,实施教学。 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从中得到语文方面(听说读写书,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词语的训练是重头戏,我主要抓住第三节中的两个词

13、假装顺从和自有主张,二小有没有答应给日本鬼子带路?那他是真心答应给敌人带路吗?他不带路有什么严重后果?他的主张是什么?围绕这两个词,贯穿全文进行讲解。这个训练点,不仅仅进行了词句的训练,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王二小勇敢和机智的品质。除此之外还特别注重生字的认读,记忆,实实在在地落实字词句的训练。 二、引进资源,实现多版本多学科融合。 教材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材这个资源往往有许多的缺陷,如何在利用教材这个资源的同时适当引进一些课外的资源,达到与课内教学交相辉映。比如歌唱二小放牛郎这篇课文,只是一首歌词,歌词不论在段落结构还是语言特点上,和学生平时学习的课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作为二年级的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语言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扫荡、埋伏圈这些词,依靠多媒体展示图片可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音乐的渲染在本课也显得尤为重要。 我该如何在短短的两节课,九十分钟让他们感受到那一段历史,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整节课我采用了最古老的办法,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学生用高昂愤怒的语调读八路军复仇杀敌的句子,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势,尽情倾泻着悲愤之情,感情体验达到高峰,同时,一种新的情愫便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潜滋暗长。 相信孩子,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是我在今后课堂中继续努力的方向。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