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9682951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经济学发展简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发展简史虽然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经济活动,但是那时人们只有一些朴素的经济思想。在前资本主义时代, 人们关注的是作为生产单位的家庭,如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的经营管理,那时的经济学可以称为家政经济学。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的。要把握经济学发展的脉络, 需要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理论加以考察。一、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二、以往积累的经济理论;三、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背景。另外 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 一是当时的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一是当时所用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此外,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同一时期,也必定是百家争鸣,有很多种理论学说, 但一般会

2、有得到认可的主流学派,这是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轨迹。我们的论述也将以主流学派的变迁为主,兼顾同时期有重要影响的非主流学派。就每一个学派来说,会有它的典型代表人物,弄清楚了代表人物的思想,也 就对该学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经济学发展的主要流派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启蒙阶段(重商主义、重农学派) ; 古典学派;新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综合派。从古典主义出发, 特别是根据李嘉图的理论,马克思、列宁等发展了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经过将近一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后,前苏联和东欧开始了激进的私有化改革, 试图实行全面市场经济。 中国则走了一条与之不同的渐进道路。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应的其它现代经

3、济学派有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 新剑桥学派、 新制度主义等等, 这些学派都可以在以前的非主流经济学派中找到他们的影子, 并或多或少吸取了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正日益成为新古典综合派的有力竞争者。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可用下图来表示。一、古希腊经济实践的思辨虽然伴随着商品交换, 就逐步形成了财富、 分工、价格、供求、货币等概念,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形成缓慢而流长。远在经济思想形成以前, 伴随着文明的发源,在古希腊已开始对经济实践进行思辨。古希腊最早研究经济的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约公元前 430-335),他的著作经济论以对话的形式转述了苏格拉底的许多经济思想。 经济论是论述奴隶主家庭经

4、济的著作,其副标题是关于“财富管理的讨论” ,成为古希腊关于经济的代表作,其主要思想包括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认识财富,维护自然经济,高度重视农业等。 其他的哲学家, 如柏拉图也在其 理想国 分析了分工、等级、公有财产等概念, 而亚里士多德对经济的研究则已深入到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并第一次认识到货物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本身固有的, 一种是交换产生的, 这一思想被亚当 .斯密发展成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即使是在西方哲学起源的古希腊,也没有以成熟的方法论研究经济现象,哲人仅仅是根据日常生活实践,提出一些关于经济的朴素推理和简单概念。到了中世纪, 经济学仍没有自己的独立位置,而是归属于神学, 属道德

5、神学或伦理学的组成部分。进入16 世纪,经济学归入经院法学体系,虽然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被论述过, 但利息、货币等问题的讨论已是司空见惯了。而此时西欧各国大多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思想开始有了萌芽。二、启蒙阶段近代史的研究者谁都无法不注意到那些在1600 年后两百年间足以促成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因素,而最深刻的变革出现在经济领域。始于16 世纪、从西班牙征服者而开始的杀人越货的海外扩展,使欧洲成为庞大的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这个时期, 出现了配第等著名经济研究家,并形成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大经济思潮。2.1 、配第创立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 William Petty,162316

6、87)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创始人。马克思评价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和“最有天才和最有创造的经济研究家” 。配第还留下了许多关于医学、数学、物理和统计方面的著作。其代表作赋税论出版于1662 年,共分十五章,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政府怎样征收和使用赋税,才能促进财富生产,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配第在赋税论 中的第一个重要经济观点,是从生产过程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 把劳动看作财富的源泉。 配第有一句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 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配第在赋税论中的另一个重要经济观点, 是把劳动时间看作衡量价值的尺度和基础。这是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配第在创

7、立劳动价值论上的贡献, 不仅在于首先明确地用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决定价值, 而且在于他已经看到价值量的大小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却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配第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考察了地租的性质和来源,在赋税论中提出了第三个重要的经济观点: 地租是从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费用 (工资加种子)以后的余额。他的另一名著政治算术(1672 年出版)被马克思视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在著作中, 他广泛运用经验归纳和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实践,使经济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作为十七世纪杰出的经济思想家, 他的许多观点和研究方法开经济领域之先河,深深影响了后期形成的重商主义者和重农主义

8、者。2.2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随十七、 十八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而一同兴旺起来的,其基本假设是出口为国家带来财富。 这一学派的倡议者支持并主张政府采取措施保护贸易顺差。重商主义者坚信, 对外贸易是国家致富的唯一手段。在国际金融制度得到高度发展以前, 对外收支逆差必须用现金弥补,而国际间唯一可接受的现金形式是金银,因此贸易赤字会导致国库空虚,反之则国库殷实。从中可得出结论,出超 将带来国内经济增长, 而入超会使国内经济萎缩。 这种思想迎合了当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需求,并在事实上引导了十七、十八世纪的商业革命。尽管西欧多数国家准备采纳重商主义,其程度有所不同。 西班牙尽管坚持向外国关闭其殖民地市

9、场, 积聚金锭和银锭, 却从未达到重商主义者所要求的自给自足,从而必须以贵金属去交换英国或法国的其它制品。荷兰人反对重商主义所隐含的经济集权化, 同时国土太小无法自给自足,因而一直信守自由贸易。 正是法国人和英国人把政府中央集权化与独立的商业企业最有效的结合起来,奉行重商主义。英国早期的合营公司都是为商业贸易所建立,并有不少斯特许公司, 政府允许他们在某一地区进行贸易垄断,成为重商主义者与资本家利益吻合的实 例。如英属东印度公司,在18 世纪末之前一直是印度次大陆地区剥削开拓的实际统治者。2.3 、重农主义重农主义主导了法国十七、 十八世纪的经济思想。 法国在十八世纪还保持着封建经济的结构,

10、其工业变化、 海外贸易的步伐并非那么快捷有力,为主的经济活动仍然是农业生产。 地租连同向耕种者征收的赋税是法庭、军队和艺术文明的经济来源。农民只得用剩余部分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再生产。重农主义者以此为依据提出, 产生地租的土地是纯产品依赖的唯一源泉。重农主义者将国民分为三个阶级, 即生产阶级、 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最早运用社会阶级体系来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弗兰斯瓦 .魁奈( 1694-1774)是十八世纪法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重农主义学派的领袖和宗师。“自然秩序”是魁奈及其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成为重农主 义者看待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根本标准及最终归宿。 在魁奈重农主义体系中, 自然秩序和自然

11、权利紧密相连, 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和自由,而在财产所有权中,土地所有权是基础, 是国家统治的自然秩序的根本条件,是进行农业资本主义的根本条件。魁奈的代表作是经济表 。经济表以商品资本的循环为基础,把一年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作为分析的起点,抓住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中最主要和最困难的问题, 即社会产品在物质上如何得到替换和在价值上如何得到补偿的问题,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概括了重农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向纵深发展, 制造业日趋重要, 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变得陈旧, 他们的后继者 古典经济学派开始了经济学的又一轮革新。三、古典经济学派在深刻改变西方文明形态方面,英国

12、工业革命(詹姆斯.瓦特于 1763 年发明蒸汽机)、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年)和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 年)都发生在十八世纪。而在经济学领域,亚当.斯密于 1776 年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诞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已形成了完整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古典经济学派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从起飞到昌盛时期的主流经济学派,它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既是对封建旧制度以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也是对经济自由主义新时代的呼唤和论证。古典经济学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他们坚信, 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生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

13、干预;他们不是无政府主义者, 但他们认为, 国家只需充当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古典经济学派关注经济增长。 在他们看来, 经济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生产,为此必须增加资本积累,改进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还研究与此 密切相关的分配和产品实现问题,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规律,以及 相应的经济政策。古典经济学的奠立者是亚当 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萨伊对亚当斯密的体系进行了扩展,而J.S.穆勒则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亚当.斯密( 1723-1790 英国)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以下简称国富论是他的代

14、表作。在这本名著作里, 斯密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它的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 最先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对资产阶段政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亚当.斯密 1748 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751 年返回格拉斯大学讲授逻辑学, 第二年担任道德哲学讲座, 并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斯密在格拉斯哥一直居住到1764 年,这使他有可能长期实地观察这个苏格兰工业中心的经济生活。斯密曾经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活动, 特别是参加当地的经济学会活动,并和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认识,曾经支持瓦特改进蒸气机的实验活动。1764 年,斯密辞退了大学教授的职务, 到欧洲大

15、陆旅行。 在巴黎, 他认识了法国启蒙学派代表人物伏尔泰、重农学派主要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这对他的经济学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1767 年他返回家乡专心致力于国富论的写作。经过十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在 1776 年完成了这部巨著。国富论的内容极为丰富, 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但是对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来说, 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斯密所论述的劳动价值论和三个阶级三种收入的学说。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或者更明确地说, 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 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于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就成为国富论的主题。斯密看来, 国民财富的源泉是劳动, 国民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而后者又取决于分工。 斯密进而以交换来解释分工产生的原因,指出分工的程度取决于交换的能力或市场范围,货币只是一种流通工具。 斯密区分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认为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然而他又认为商品的真实价格由工资、利润、地租三部分构成, 由此他第一次将社会分为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