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堂实录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上传人:w****7 文档编号:169682583 上传时间:2021-0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堂实录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堂实录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堂实录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堂实录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课堂实录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年轻的生命的消失总令人叹息,90年前的那一缕横飞的碧血是否值得珍藏,90年前的一抹黄昏的残阳是否还在滴血,90年前的那一封肝肠寸断与妻书是否能上畅销书排行榜。呜呼,黄花依旧飘香,灵魂梦在何方? 师:金庸先生有部小说,叫碧血剑,书名有特殊的含义。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碧血剑的“碧血”便是指含冤忠臣之血,碧血剑说的就是一个有关国恨家仇的故事。生:是说袁崇焕的千古奇冤。主人公袁承志乃袁崇焕之子,是忠臣血脉的直接延续,虽主要讲的是袁承志,但和忠烈“碧血”有很深关系。 师:说到碧血,有一则有名的典故。出示投影庄子:“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碧玉,坚

2、贞、刚烈,碧血和黄花并举。什么是黄花? 生:是菊花 师:对。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满地黄花堆积,就是菊花,菊花有什么特点? 生:不怕寒冷,高洁。 生:香气浓郁,黄巢有首菊花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不可抑制的反叛、愤怒、传达了重整天下、凌驾万物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走进黄花堆积的黄花岗,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土丘正因为有90年前那一次碧血横飞,浩气四塞的壮举而变的不普通,尤其是那一股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后来人,让我们永远铭刻着一段光辉岁月。大声的朗读标题两边,说说标题中的说明号 师:黄花岗烈士事略是谁写的? 生;是孙中山 师:是孙中山吗? 生:不是,是邹君。

3、师:姓邹名君?(生思考朗读第三段第一句话) 生:不是,是邹海滨。 师:对,邹海滨是国民党的元老,他的原名叫邹鲁,序是一种文体, 师:序一般写在文章的前面,谁写序? 生:是孙中山。 师:大家猜猜邹鲁所编的是怎样一本书? 生:估计是一本介绍烈士生平的或者成长经历的,也包括一些故事。 师:你认为孙中山写序适合吗? 生:他是最适合的人选,是国民党的领袖,又是当时起义的领导人,他的感触是最深的。也是最真实的。 师:这篇序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用书上的话来回答(生讨论) 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 师: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 生:一是哀痛,为死去的战友而哀痛,二是鼓励国

4、人,勖就是鼓励。 师:注意里面包含的特殊句式(有一定难度) 生:倒装句。 生:是定语后置句,是读这篇文章的国人, 师:比如在蔺相如列传中说求人可报使秦者也是同理。人生是有许多的珍贵的记忆的,宋朝的文天祥在经历九死一生后曾感慨,痛定思痛, 生:痛何如哉 师:从全文来看,中山先生的痛具体体现在哪里?(生讨论) 生:我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师:这里的矣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生:沉痛。往事不堪回首。牺牲的多是年轻的同志,并且好些都是华侨, 生:有很多人是富贵子弟,家庭条件不错。但为革命全都抛弃了。 师:还有痛惜的? 生:以坚毅的精神,与民贼相博,多次失败,其实写出自己的奋斗经历, 生:中山

5、先生为民主,奋斗一生,也写出了自己奋斗的艰难,是屡败屡战。令人敬佩。 师:好,第一节以抒情为主,第一节中除了痛悼牺牲惨重之外,也极力讴歌了这次战斗的意义。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达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生:用夸张的手法,还有对偶,拟人写出了战斗的非凡的意义。惊天地,泣鬼神。 生:所以武昌起义成功了,这次战斗可以和武昌起义相提并论。 师:这次战斗的规模其实不大,作者这样的论断是否过分? 生:因为这是一个导火索,当时请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中国是个火药桶,只要有人点燃第一把火,就会有第二把火,第三把火, 师:使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正如伟人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师:这样的评价是名副其实的

6、,是对烈士的高度的赞扬。我们理应为烈士讴歌,比如建造纪念碑,纪念堂,让后人敬仰。但事实是这样吗?(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完全不是这样。最大的牺牲没有得到相应的表彰, 师:相反有的只是痛惜。品读第二自然段主中的痛惜情感,最有情感的的一句是 生:滋可痛已 师:滋是 师:更加 师:那有哪些痛,其中哪一项最痛?(此问切中要害,引发思考) 生:没有坟墓建造,并且拖延时间长,很痛惜。 师:如果老师去掉这样一些词,犹,始。始可以吗?效果是否一样。? 生;黄花岗上一掊土,有湮没于荒草间,犹就是还的意思,按理是不能出现这样的现象,陪伴烈士的是荒草,写出了死后的凄凉和无人问津。 生:一掊土,多么的渺小,和烈士的伟

7、大的功绩很不协调,痛心啊。 生:拖延七年,墓碑才开始修建修建,有作者深深的歉意。 师:这一切的根源是 生:变乱纷呈, 师:当时的中国是大动乱,就像鲁迅所说,城头变幻大王旗。这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伤痛。 还有事实造成的遗憾吗?, 生:材料短缺,没有东西流传下来。 生:有些是纪录不详细的,有姓名而没有事迹窗下来,更有姓名都没有, 师:这一节一叙述为主,中山先生插入了一个历史典故,怎样的典故?秦末,齐王田横兵败率领五百兵士一个岛上栖居。刘邦称帝后,召见田横,田横辞别海岛,行于途,因不愿臣服刘邦而自刎,岛上500名兵士闻讯后悉数挥刀殉节。 师:田横是位英雄,在这篇文章中,重点是落在田横还是五百壮士? 生

8、:五百壮士,用五百人和黄花岗烈士做类比,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师:所以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这样更值得通心的是 生:烈士没有姓名留下来。 师:是无名烈士,老师想起了悲壮的集结号,(出示影片的资料)在惨烈的战斗后,当年战场,留下了多少厮杀声,又有多少血肉横飞,那时可曾想得到以后,那块墓碑上竟然连名字也没有。这些无名的战士,以他们的生命作代价却换不回一个有名有姓的烈士的称号!那一个个的无名墓碑,也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排长写给家里的家信,提醒着照顾好老人,冬天不让儿子去井沿免得掉下。是吃起来狼吞虎咽像个饿死鬼的排长。是为了给找连长一块手表而被敌军击中的士兵每一

9、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对于今天作为回顾者的我们,我们看到了这种无奈背后透着悲凉。黄花岗的英魂也是如此。 师:由于变乱的社会环境和烈士材料的短缺,造成了烈士死后的悲凉。,还有痛的体现吗? 生:当时自己的民主政治没有成功,国内形势混论黑暗, 师:时代背景是 生:中山先生在桂林率领军队,准备北伐,贼氛方炽,是说敌人气焰嚣张, 生:这里的贼指的是北洋军阀,前面的贼就是满清政府, 生:社会动荡不安,视请季有加。比清政府还厉害,还要黑暗。 师:作者的政治理想是 生:自己的三民主义的得不到实施,名存实亡,这样特的责任就大了。 师;中山先生有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 师:同志仍需努力,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不获实

10、行,革命任重道远。 所以除了痛心之外,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和要求,其实就是一个字 生:勖 师: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他是怎样提出自己的勖的? 生: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性, 师:光大之的之指代什么?光大是特殊的用法。 生:就是先烈的牺牲精神,是使动用法。 生: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前进,否则就是后死的人的羞耻。 师:这样看来,本序的目的更加鲜明,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土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作者用叙述,抒情、议论的巧妙结合,热情赞颂了烈土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泛滥的现象表示了深切的忧愤,激励国人“继述、光大先烈遗志,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