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9631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考点强化训练15 古代诗歌阅读 3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考点强化训练十五古代诗歌阅读表达技巧(时间:40 分钟)后回答问题。柳梢青 送卢梅坡刘过泛菊 杯深,吹梅 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 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 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意思对即可)解析:词的上片前三句写“聚” ,写出了相聚时的情景;后三句写“散” ,写饯行时的惜别心情。 “聚散匆匆”是关键句,作用不言自明。(2)(考点题)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答: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对即可)解析:本词所用手法有比喻、化用。题干要求回答的是“主要运用”的手法,答出“比喻”即可,要注意结合全词加以分析。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与胡兴安夜别何逊居人 行转轼 ,客子暂维 舟。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注 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维:栓、系。(1)诗中的 “笑”字,具有特

3、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 答案: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苦笑),这是以“笑”衬(写、表现) “愁” ,写出诗人不忍分别的心情。解析:本诗所表现的是离别之情,着一“笑”字实际是说强颜欢笑,使离愁更深。(2)(考点题)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答案:(观点一) 写眼前实景:颈联( 五、六句) 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夜色图。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 (观点二) 写联想之景: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

4、友人离别后,在凄清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独艰难地前行,路边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湿,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联想之景,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情怀。解析:本题主要是谈谈自己对颈联的理解,观点不求唯一,只要自圆其说即可。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盆池韩愈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简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答: 答案:小荷、蜻蜓,一个“才露” ,一个“早立” ,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谐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以自然

5、界的无限生机照亮全诗。解析:先在脑中想象“蜻蜓立荷尖”的图画,再延伸开去,揣摩这幅画的意蕴。(2)(考点题)简要说明 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答: 答案: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笔,以小见大,用大手笔写小景致。 小池则刻画精细,小荷蜻蜓浓缩为“盆景” ,大中见小。解析:解答本题需对比鉴赏。一个从大处去写, “天影共青青”“涵泳几多星” ;一个从小处去写,抓细节“蜻蜓立荷尖”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 夜归临白 本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长

6、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答: 答案: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一般而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通过意象(景物)或借助关键词(例如能够直抒胸臆的字词) 来品味。在作答本题时,考生可结合“恨”字,写出作者“恨”什么,想要“忘却”的又是什么。因为苏轼是考生熟知的词人,虽然题目没有给出必要的注解,但在回答作者心境时,考生还是要结合作者的相关经历作答。(2)(考点题)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 ”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

7、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 。请作简要赏析。答: 答案: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心灵自由) 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 意思相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考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结合词句具体内容作答。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 注

8、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注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考点题) 指出 “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答: 答案:(内容) 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正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浮沉宦海的厌倦。(特点) 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解析: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水国指的是蔡州。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后还要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麻呢?以下六句

9、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屈原和白居易以自况,颈联是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对小人的轻蔑,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尾联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茫伸冤无望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情。 成后面的题目。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考点题) 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春色,形象感人。( 回答“ 比喻的修辞手法”也可)解析:“惟有相思似春色”一句中,作者把心中的相思感情比作自然界的春色,相思无形,春色可感

10、,化虚为实,具体可感。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丁都护歌李白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考点题) 丁都护歌这首诗主要写纤夫之苦,为什么还要写“两岸饶商贾”?答: 答案:诗人把纤夫生活放在两岸商贾云集、商业网点稠密的背景下,与巨商富贾们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纤夫们的夏日拖船之苦。解析:“两岸饶商贾”表现了两岸商贾云集的繁华、热闹场面,这一场面恰恰与纤夫们辛苦拖船的画面形成对比。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

11、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答: 答案:前诗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而后诗抒发的是迁客的哀怨。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一首诗中有“回乐烽” “征人”这些有典型意义的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从第二首诗“迁客” “大雁”等意象的运用中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是一位遭遇贬谪的人。(2)(考点题)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

12、法。答: 答案:前诗前两句写景(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 ,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后诗借大雁未等天亮就急切北飞来反衬诗人不能北归的遗憾和哀怨。解析:诗歌中景物描写往往具有烘托、反衬诗人情感的作用。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请谈谈你的理解。答: 答案: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解析:“见”是视觉所见,秋风中视觉

13、所及的是树叶黄落,百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花凋零。作者用“见”字能给人想象的空间。(2)(考点题)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 “看似寻常最奇崛” ,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答: 答案:“行人临发又开封” ,既照应了“意万重” ,又紧承“复恐” ,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唯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体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解析: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在本诗中,作者所写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即为典型的细节描写,注意结合诗句加以分析。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山坡羊 叹世(其一)陈草庵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1)王国维评价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字时说“一闹字卓绝千古” ,这首元曲中的“闹”字用得也很有特色。请你对这两个“闹”字分别作简要分析。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