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960843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0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及答案[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1)(包含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二课内容)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丞相一职设立于秦朝,废止于( )A.汉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2.明末农民起义中,提出“均田” “免粮” “平买平卖”的是( )A.高迎祥 B.张献忠 C.陈友谅 D.李自成3.1636 年,改国号为“清”的是( )A.努尔哈赤 B.铁木真 C. 皇太极 D.朱元璋4.17 世纪初,当时世界头号殖民帝国( )侵占了台湾。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荷兰5.1661 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 )率领军队从金门出发,最终赶走了侵略者,收回了台湾。A

2、.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李自成6.清政府在天山南北设置( ) ,管理整个新疆的地区事务,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A西域都护府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土司7.清朝统治者修建( ) ,在那里接见蒙古王公、西藏政教首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他们联络感情。A承德避暑山庄 B故宫 C木兰围场 D布达拉宫8.1727 年,清朝在西藏设立( ) ,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A土司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安西都护府9.( )是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A茶马司 B互市 C榷场 D巡检司10.( ) ,江南地区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A两宋

3、时期 B明朝前期 C唐朝 D明朝中后期11.明清时期的制瓷中心位于( ) 。A松江 B镇江 C昆山 D景德镇12.为了巩固统治,明清统治者采取多种手段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 )就是其中一种。A文字狱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 D科举制13.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是( ) 。A王羲之 B黄宗羲 C王阳明 D虞世南214.明清时期的文化领域, ( )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A诗歌 B戏曲 C古典小说 D说书15.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是( )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红楼梦16.2001 年 5 月 18 日,联

4、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将( )列为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A京剧 B越剧 C昆曲 D汉调17.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的是( )A李时珍 B徐光启 C宋应星 D 徐霞客18.国外称( )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 本草纲目 B 农政全书 C 黄帝内经 D 天工开物19.明朝中期以后, ( )的观念受到挑战,一些思想家纷纷提出“工商皆本”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等思想。A农本思想 B鼓励工商业发展 C君主专制 D平等民主20.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是(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5

5、 分)21.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执政期间,通过废除 、创 、设 机构和 等举措,强化了皇权,奠定了明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格局。22.明代前期, 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23.1684 年,清朝设置 (隶属于福建省)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的东南海防。24.西藏的佛教规定,每位达赖、班禅去世后,都必须通过 制度找出转世灵童当他们的继承人。25.明成祖时采取的 ,到清朝雍正时期大规模推行,加强了这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26.明至清朝前期,中国的农耕文明达到鼎盛。一些原产 的高产作物甘薯、玉米等引进中国,其中 对甘薯的引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7.明清时期,随着商人数量的增长,

6、逐渐形成了资本雄厚的地区性商人群体 ,著名的有 、 。28.在 19 世纪中期,以 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三、材料分析题(45 分)29.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 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3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 敌舰队冲去。他 们将敌舰团团围 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 弹药库。那艘 敌舰被炸成 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

7、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根据材料,请回答:(共 8 分 )(1)材料中提到的英勇的郑氏是谁?你可以送他一个称号吗?(4 分)(2)材料讲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什么?(4 分)30. 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以拉丁文为准,并勒石立碑。碑文用满、汉、俄、蒙、拉丁五种文字刻成。根据此条约,俄国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与大 淸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此条约以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划分俄国和中国,但没有确定 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根据材料,请回答:(9 分)(1)该条约是指什么条约?是由谁亲自率领清军在哪一场战役中打败俄国军队后签订的条约?(4 分)(2)该条约签订的意义是什么

8、?(3 分)(3)它与我国近代史上与各列强签订的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 分)31.材料一:明修长城,清修庙 。材料二: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乾隆皇帝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0 分)4(1)上述材料显示了明清两朝什么不同的民族政策?(4 分)(2)请列举清朝实施这种民族政策所采取的措施(至少三件) (6 分)32. 该项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 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它的影响。其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 袭、 举荐等选材制度,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阅读材料,

9、请回答:(12 分)(1)材料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项制度?它开创于什么时期?(4 分)(2)到了明清时期这种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4 分)(3)你如何看待这项制度(4 分)33.明清时期的中国处于剧烈变动的重大历史转折阶段,新旧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一方面,文化专制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萌发出新气象。请你列举这一时期中国在科学文化领域的新气象。 (6 分)5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形成性教学评估(2)(包含第五单元第三课、综合探究五内容)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8 分)1.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地方废除( ) ,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以

10、此作为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A.中书省 B.尚书省 C.行中书省 D.丞相 2.明朝初年设置的“三司”中,掌管民政的是( )A.司隶校尉 B.提刑按察使司 C.布政使司 D.都指挥使司3.我国古代史上的内阁制度形成于( )A.唐朝 B.明朝 C. 清朝 D.宋朝4.秦始皇曾设“御史大夫”负责检查百官,明朝时,朱元璋设立的性质类似的( )来监视、侦查臣民的言行。A司隶校尉 B司礼监 C锦衣卫 D布政使司5.清朝( )时期,设立军机处,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道光 6.( ) ,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A明朝前期 B清朝前期 C明清时期 D明朝中后期7.

11、到了清朝前期, ( )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A自给自足的经济 B市场经济 C商品经济 D社会市场经济8.清初实行严厉的( ) ,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A对外开放政策 B海禁政策 C内迁政策 D通商政策9.到了乾隆时期,清政府下令只开(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A福州 B宁波 C广州 D泉州10.清政府特成立( )负责经营管理贸易,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的商品,代表政府管理外国商人。A澎湖巡检司 B理藩院 C广州十三行 D东厂、西厂611.当明清之际,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已经先后建立起( ) 。A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 D民主政体12.清朝

12、中期,政治腐败黑暗,官场腐化奢靡,贪官( )被抄家产达数亿两白银。A纪晓岚 B和绅 C喜来乐 D石崇13.到 1840 年,欧美国家已经普遍使用( )动力。A手工劳动 B电力 C蒸汽 D计算机14.1793 年,作为第一个正式访华的英国公使是( ) 。A赫德 B马戛尔尼 C克伦威尔 D华盛顿15.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 )在位期间达到鼎盛,出现了盛世局面。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16.1972 年,马戛尔尼访华的真正目的是( ) 。A给乾隆皇帝祝寿 B刺探中国的军情 C开拓中国市场 D.开放通商口岸17.当清朝陶醉于天朝大国的迷梦之中时, ( )席卷西方,使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数十倍的提高。A资产阶级革命 B货币革命 C工业革命 D 商业革命18.现在全球面临的 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问题中,在清朝中期就显露出来的是( )A人口问题 B环境问题 C发展问题 D资源问题19中国在 14 世纪、17 世纪出现了政权更迭,其中表达正确的是( )A1368 年,清朝开始统治中国 B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C1644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D1644 年,朱元璋建立清朝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7 分)20.明朝皇帝建立了由宦官负责的专门特务机构 和 ,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