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96059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疫情,截至10月1 日已造成确诊或疑似病例7157例,3330人丧生。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洲联盟委员会、无国界医生组织、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已投入人力和资金控制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病原体简介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 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 (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因其

2、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 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致病原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有些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 48 小时后

3、便不治身亡,而且他们都“死得很难看 ”,病毒在体内迅速扩散、大量繁殖,袭击多个器官,使之发生变形、坏死,并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内出血,继而七窍流血不止,并不断将体内器官的坏死组织从口中呕出,最后因广泛内出血、脑部受损等原因而死亡。照顾病人的医生护士或家庭成员,和病人密切接触后可被感染。有时感染率可以很高,如苏丹流行时,与病人同室接触和睡觉者的感染率为 23%,护理病人者为81%。医院内实验人员感染和发病也有好几起。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感染潜伏期为 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两星期内

4、,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 24 小时内死亡。传播途径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 天出现高热,6 9 天死亡。发病后 14 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

5、埃博拉病毒通过空气传染具有可能性,但未经证实,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疫情发展:2014 年 2 月,第一次爆发于几内亚境内发生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已导致80人感染,其中59人死亡。法国里昂巴斯德研究院证实埃博拉病毒应为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初步报告表明此为埃博拉病毒的新菌株,2014 年 4 月,疑似与确诊病例已达 242 例,死亡 142 人,致死率高达 58.7%2014 年 5

6、月 疫情蔓延至几内亚人口两百万的首都科纳克里 受灾地区不断扩大2014 年 6 月,疫情蔓延至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累计报告病例数达 625 例,其中 399 人死亡。2014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新闻公报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四国累计报告的病例数已达1323例,其中729例死亡。2014年8月28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最新通报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已有3069人感染埃博拉,其中1552人死亡,这几乎是埃博拉1976年首次出现以来所有死亡人数的总和。与此同时,对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病毒进行基因研究发现,该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超过300处

7、的基因变化。2014年9月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截至9月28日疫情重灾区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7157例,死亡3330人,上述国家过去三周共新增病例2800例。9月30日,美国本土确诊了首例埃博拉患者,这也是非洲之外首次发现埃博拉患者。2014年10 月 美国卫生官员表示,他们已初步圈定与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患者有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的80人。这些人目前正在接受观察,尚无人出现症状。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情况从“严重”转为“危急” 。与这名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尚未出现发病症状。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研究成果显示,此轮

8、在西非爆发的埃疫情源头博拉疫情很可能源于一名生活在几内亚,已经去世的2岁“小病人” ,其生前曾被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叮咬。分析称,在受果蝠叮咬后,这名2岁的婴儿开始发烧,排出黑色的粪便并且呕吐,研究人员认为其是“零号”病人,此名婴儿在发病4天后,于2013年12 月6日死亡。研究人员事后追溯了这名婴儿的家族,发现了一系列埃博拉感染病毒的连锁反应。在这名婴儿死去后,孩子的母亲出现出血症状,并在2013年12月13 日死亡。然后婴儿的3岁姐姐也在12月29日死亡,并且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等。婴儿的祖母后来也有同样症状,并于2014年1月1 日死亡。婴儿一家所在的村庄位于几内亚南部靠近塞拉利昂与利比

9、里亚的边境地区。而就在几名村庄外部的人员参加了婴儿祖母的丧礼后,陆续出现了感染症状。由于埃博拉病毒随着前来参加葬礼的人越传越远,疫情范围越来越大。利 比 里 亚 两 埃 博 拉 病 毒 死 者 诈 尸 引 发 恐 慌【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镜报9月25日报道,近日,利比里亚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后被确诊死亡的妇女突然苏醒,并开始在人群中到处行走,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恐慌。据报道,这两名妇女分别为40多岁和60多岁,都来自利比里亚宁巴县。其中一人在没有任何食物和医疗的环境下被隔离两天后确诊死亡。她们在被送去埋葬的途中突然苏醒过来,现在居然在人群中到处走动。当地民众对此感到极为恐惧。这也是当地第一次出

10、现埃博拉死者诈尸的情况。目前,西非5个国家因为埃博拉病毒肆虐已经有约2800人死亡,另有5800人感染病毒。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在2015年1月以前,会有140万人死于埃博拉病毒。目前该疫情仍不容乐观。融化活人的僵尸病毒埃博拉病毒可导致博拉病毒出血热,人一旦罹患此病可能致死。它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死、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早期,埃博拉出血热表现为头痛、轻度目眩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容易被误诊。死亡前3天左右,

11、患者全身高烧颤抖,持续性呕吐越来越厉害。死亡前1天,人体胶原开始溶解,皮下组织溶化,皮肤与人体剥离,全身脏器和体表出血,全身痉挛,死在血泊之中。埃博拉“活死人”变吸血鬼“活死人”现象就是一种由这一病毒引起的疾病。在连续高烧数个小时后,一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将会陷入昏迷或者昏厥状态,而这一征兆与临床死亡极为相似,所以经常被认为这个病人已经死亡。但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后,这个病人忽然苏醒,并且进入一种极具攻击性的状态。这个意识模糊的病人将撕咬所有运动的物体,包括人类和动物。同时,这种疾病将使得病人分泌大量的唾液,并且引发内出血现象。但是,在外人看来,这个“忽然复活的死人”嘴角流下了鲜血、眼神变得

12、呆滞,已经变成了一个“吸血鬼”或者“诈尸” 。尽管医学家们绞尽脑汁,作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 ,至今仍为不解之谜。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爆发后潜伏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爆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这种病毒的。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实际上几近自己给自己判了死刑。用一位医生的话来说,感染上“埃博拉”的人会在你面前“融化”掉。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预防措施:疫苗研制2014年8月9 日,中国宣布已掌握埃博拉病毒抗体基因,同时具备对埃博拉病毒进行及时检测的诊断试剂研发能力。中国将派出3支公共卫生专家组分别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进行技术援助。2014年8月14 日,针对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蔓延的情况,华大基因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以待国内一旦出现疫情时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