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958657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间:120 分钟分值: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 分)A 行辈(hng) 亢奋(kng) 羁绊(j) 惊鸿(hng)B归省(shng) 凫水(f) 撺掇(cn) 絮叨(x)C呓语(y) 粲然(cn) 嗔视(chn) 叱咤(ch)D雏凤(ch) 朱砂(sh) 参差(cn) 惬意(q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宽慰 依稀 端疑 低回婉转B 欺侮 悠扬 妄相 尽态极妍C 不惮 疏密 甜静 众妙必备D 弥散 漂渺 淋漓 变幻多姿3、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3 分)A浓黑的

2、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B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D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 NBA 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5、

3、默写填空:(5 分)凡所应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 6、课文观舞记用下列句子形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请你模仿这个句式写一句话。(可以另选话题,但不能重复课文中的句子) (3 分)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_ _ _ 二、阅读题:(50 分)(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

4、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1)间_(2)之_(3)虽_(4)名_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 分)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 分)10、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表现火势的凶猛,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

5、要是写表演者口技模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11、文中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二)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

6、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

7、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

8、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2、将选段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文中详写的那个层次的大意是_ 。(2 分) 13、“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 和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 。(4 分) 14、“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2 分) 15、“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16、文中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是:_。(2 分) 17

9、、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的少年。(2 分) 18、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4 分)(三)系在风筝线上的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嘻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

10、处,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 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 才弄到手的。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嘿!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

11、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但不去有坟茔的地方,虽说不怕,可终究有些煞风景。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 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弄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

12、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19、请从文中找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语句各一句。(4 分)20、请分析一下划线句子(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 才弄到手的。)的语言特色。( 3 分)21、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 分)22、请揣摩题目中的省略号可能表达什么意思?寄托着什么情感?(4 分)三、作文(50 分) 人人都在渴望

13、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参考答案1、 C 2、BC 3 、C4、D5、略6、夹杂的即使说出 7、略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9、(他们)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跑。10、C11、不能,因为这从侧面突出了口技表演技艺的高超,让人身临其境。12、月还没有落喝采起来。离平桥村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各自

14、回去了。 (大意是)孩子们偷罗汉豆 13、承上启下 视觉听觉 留恋 14、运用比喻手法,富有江南水乡特色,一方面表明船行驶之快,另一方面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15、侧面(间接)描写孩子们船速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术之高。 16、 “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 17、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 18、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19、比喻: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拟人: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弄它总要往地上栽。20、幽默风趣。21 、重复。充分体现了风筝的数量之多。22、可能表达了十分的可惜的意思。寄托着作者对风筝的十分喜爱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