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69566413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 【导语】针对各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我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一 一、学情分析1、绝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只要认真,基本能很好的完成计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加强训练。2、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好,思维发散,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部分理解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他们在学习方法上,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今后的复习中要特别对此学生给予做题方法的指导。3、注意让能力好的学生梯度的练习,使其能够充分展示、发挥,使其能将知识吃透。5、

2、对于贪玩好动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注意力不集中,抄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有问题不主动问,不认真、不踏实。在复习中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讲状态,课上多提问,关注作业书写规范,抄写认真。二、复习内容1、数与代数(1)时、分、秒(2)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3)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4)多位数乘一位数(5)分数的初步认识2、空间与图形四边形3、倍的认识4、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集合)三、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在“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内容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渗透估算的意识,体会估算的作用。

3、2、通过对“四边形”、“时分秒”、“千米和吨”、“集合”等知识的复习,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加深对“1千米”、“1吨”、“1小时”、“1秒”的体验,能正确换算时间、长度、重量等单位,能采用连线、画韦恩图等方法来计算简单的集合问题,并理解其意义。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四、复习重难点1、复习重点(1)时、分、秒(时间计算)及测量(2)倍的认识(3)多位数乘一位数(4)运用周长知识灵

4、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6)分数初步认识(7)集合的思想方法2、复习难点(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2)倍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时间计算(5)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及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6)分数的含义五、复习方法及措施1、复习方法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制定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

5、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复习措施(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二 本学期教学任务已接近完成,为更好地把本册知识全面、细致的掌握好,必须要做好复习计划,认真地进行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复习,有目的、有计划,有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全面提高复习质量,为期末考试和检测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一、复习目标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2、在复习中,

6、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查漏补缺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一定的提高。二、教材所复习内容分析:本册教材可按两部分复习,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分为:容易掌握的部分、较难掌握的部分。容易掌握的部分:第一单元千克、克、吨、的认识、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四单位置与变换、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习。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

7、数、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习较难掌握的部分: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这些内容是本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着重进行复习和分类指导。2、各部分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1)乘除法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化,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等。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混合运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2)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换算。

8、通过不同形式复习,强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特别是对吨、千克、克的理解。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掌握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单位之间的进率。(3)位置变换与周长的理解、计算。理解周长的意义,能通过测量、平移等操作方法找出不同图形边的和,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4)混合运算和智慧广场:通过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及推理练习。混合运算: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解答有关的应用题。班级整体状况:学生整体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也有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较差,每次作业都难以完成;学习中注意力差,书写普遍差。但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个

9、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数学能力情况: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在“复习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三、复习措施1、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2、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优先领跑全班之首,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

10、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四、课时划分:1、克、千克、吨的认识1课时2、两、三位数乘一位数3课时3、位置与变换1课时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5课时5、图形的周长3课时6、时分的认识1课时7、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8、混合运算3课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三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这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数与代数问题(第1、2、4、7、10单元)。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估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相应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估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几百

11、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换算(第3、5单元)。这部分内容包括质量单位千克、克的理解与换算;认识24时记时法。3、观察物体与周长的理解、计算(第6、8单元)这部分内容包括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用3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4、可能性及统计问题。(第9单元)二、复习的主要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4、搜集一些题型,出4份单元复习试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了解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三、复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乘除法计算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难点:观察物体、24时记时法方面知识、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理解、可能性及统计方面的知识与应用。四、复习的具体措施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安排。(一)数与代数问题(第2、4、6、7单元)。1、口算:坚持经常练

13、,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2、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方法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习乘数中间有0的、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3、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二)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换算(第1单元)。1、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强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特别是对千克、克的理解。2、通过各种不同的的练习形式,熟悉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特别是经过时间的计算。(三)观察物体与周长的理解、计算(第3、5单元)1、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员-4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画出平面图形。2、理解周长的内涵,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四)可能性及统计问题(第8、9单元)通过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一些可能性及统计的练习。五、复习时间安排1、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2、有余数的除法(1课时)3、多位数乘一位数(1课时)4、分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5、可能性和数学广角(1课时);6、测量(1课时);7、四边形8、时分秒的认识(1课时);9、综合复习(2课时)。10、综合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