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69535172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学年度淄博市淄川区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是生物所具有的一项是A一粒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B腐烂的树桩上会长出蘑菇C钟乳石会慢慢长大 D天热时人会出大量的汗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3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4为做好我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研究人员先后到孝妇河、马踏湖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当地有关人员。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5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

2、以上6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7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类夜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8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9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10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11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

3、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1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1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肉动物1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陆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15在没有使用DDT(一种农药)的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发现有DDT存在,企鹅体内的DDT是通过A气候的变化引起的 B食物链积累的C鸟类的迁徙带来的 D鱼类的洄游带来的16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

4、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17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实例?A植物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B蚯蚓的活动改良了土壤C浮萍的大量繁殖造成水中鱼类的死亡 D枫树在秋天落叶18仙人掌生活在荒漠中,叶特化为剌,茎膨大有储存功能,茎表面绿色,有光合作用的功能,请问它的这些特征是适应什么生存条件的A缺乏空气 B缺乏阳光 C缺乏水分 D缺乏营养19你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于光照的不同而引起的?A实验中保证充足的光照B给以不同的光照和湿度C实验中只设定光照这一个变量D除了光照不同外,还要给以不同的营养20在一个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

5、将会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 D上升后又下降2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黄河中的鲤鱼 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C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泰山林区22在测量裸地、草地、灌丛湿度的过程中,下列哪些数据能够横比A裸地的早上湿度和草地的中午湿度B草地的早、中、晚湿度C裸地的早晚湿度和草地的晚、早湿度D裸地的中、晚湿度和灌丛的中、晚湿度2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是A高大乔木 B低矮灌木 C细菌、真菌D大型动物24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悬河”。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措施是A加强黄河两岸堤坝的修筑B对黄河河床底部的泥沙清淘C大力培养水生生物D植树、种草,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

6、流失25人们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如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和造单纯林,其共同特点是A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更加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C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得以保持 D丰富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26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27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A玉米、蝗虫、猫头鹰、青蛙属于陆生生物B鸡、鸭、鹅、狗等属于家禽C小麦、-高粱、玉米、大豆等属于粮食作物D鲫鱼、家鸭、鹅、海蜇属于水生生物28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29东北某林区,

7、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阳光 B水 C温度 D土壤30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生活环境 B形态结构 C生物用途 D个体大小31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A25和0 B有光和无光C有空气和无空气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32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探究实验中,对每个实测地点要测量三个数据,但记录的是这三个数据中的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任意一个3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活在水中的鲤鱼的生态因素A河中的水B水的温度C同种类的鱼D岸上吃草的羊3

8、4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枯叶蝶停在树干上,像一片枯叶 B森林附近地区降雨较多C植树造林,可减少水土流失 D万物生长靠太阳35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空气、光照B温度、水分C水分、空气D光照、温度36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是因为那儿缺少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37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必备的生物是A植物和分解者B动物和分解者C植物和动物D全部生物成分38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是A绿色植物 B人 C野生动物 D水3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9、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40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非生物因素方面 地域关系方面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方面A B C D41以下是一个生物工作者初步研究向日葵运动的几个步骤,依照科学探究的方法,他进行研究的正确顺序是认为花会朝光亮处生长发现向日葵向光亮处生长将向日葵移至室内窗口处每日早晨将弯曲生长的葵花茎调整,使其向室内弯A B CD42关于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下列正确的是A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B假设问题实验结论C问题实验假设结论 D问题结论假设实验43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

10、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环境污染 B植物破坏 C食物链破坏 D缺水干旱44下列诗句描述了各种自然景观,从诗中描述的情境看,生态环境较差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5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是分组归类调查记录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A BC D二、理解与应用1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除图中画出的阳光外,还有_、_等。(2)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鸟,_将大量繁殖。最终导致_严重破坏。(3)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_。

11、2曾经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是人误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鱼所引起的。经检测,水俣湾海水中甲基汞含量最高为0.00017mgL。设当地海水中生活着A、B、C、D四种生物,由于海水被污染,生物体内残存甲基汞的含量如下表所示:生 物ABCD甲基汞浓度(毫克升)0.055.000.5150.00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问题:(1)这个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生物A属于_。(2)生物体内甲基汞含量的积累是通过_这条途径实现的。(3)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四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应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4)甲基汞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规律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_,其原因是_。(5)写出四种生物最简单的能量流动过程_。3下图为某一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_,消费者有_。(2)该食物网中有_条食物链。(3)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中_的个体数量最多。(4)直接影响蛇生活的是_。(5)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是_。(6)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生态系统,需加的成分是_。(7)如果鹰突然灭绝,那么蛇的数量_。(8)最长的食物链是_。4下图为一普通光学显微镜构造图,请据图回答:(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