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69533240 上传时间:2021-02-2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1年政治真题及解析 一、下列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试题分析】题干引用的是法国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言论。相传拉普拉斯曾把他关于宇宙起源的著作世界体系一书送给拿破仑,事前有人告诉拿破仑说这本书里根本没有提到上帝,于是拿玻仑便对拉普拉斯说:你写了这样一部大著作,却从不提到世界体系的创造者。”拉普拉斯当即豪迈地

2、回答说:“我用不着那个假设。”拉普拉斯主张从自然界本身的力量去说明宇宙的演化显然是一个机械决定论者但却坚决地反对非决定论和唯心主义决定论。 【答案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自身的内部联系和必然趋势,这在哲学上是决定论。在决定论中又有辩证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某种必然规律。而这种必然规律要通过各种偶然性表现出来,这些偶然性并不违背必然规律,但包含有必然规律所不能决定的内容。这种以决定论为基础,同时也包含非决定性因素的决定论,即为辫证决定论。 机械决定论把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当作哲学上的普遍的思维原则,把力学定律所表述的决定关系当作唯一

3、普遍的决定方式。机械决定论肯定因果关系、规律性、必然性的客观性。但往往只用外力的推动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把古典力学规律绝对化,承认必然性却忽视偶然性,带有机械论的特征,而且在解释社会生活时又夸大了个人意志的作用,因而不能把决定论贯彻到底。拉普拉斯认为根据太阳系的初始力学状态就健用牛倾力拿方程推算出宇宙过去到未来的一切事物;未来包含于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可以精确确定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干扰分析】决定论(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唯心主义决定论的代表观点

4、有“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及其运行规律”,因此,A选项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因此,B选项错误。 非决定论的观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因此,C 选项错误。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试题引用材料,要求考生辞别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则只承认必然性、反对偶然性的。它表面上是抬高必然性实际上是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这种观点往往导致宿命论。本题的难度系数是0.764。 2人类创造的自然

5、语言和人工语言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试题分析】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用一定的语音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意义符号系统。语音、语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要素。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够表达思想、思维并认识客观实在并使人得以交流思想、情感,还使知识的保存和流传成为可能。 人类创造的语言开始是自然语言,以后又出现了人工语言自然语言是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人工语言则是指按照一定目的而人为地规定和编制的语言它包括各专业符号语言和形式化语言世界上各种不同的语言都有自

6、己的发展历史和相对的稳定性。由于语言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特性也带有不同的特点。 【答案分析】语言的产生对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语言和意识是在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意识形式中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其内容来自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人类的慈识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形式和工井才能进行而语言恰恰是实现意识、传达意识、固化意识成为形式和工其,因而意识与语言密不可分。马克思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因此。语言是意识得以实现的工具,是意识存在的形式和表达形式。不管是自然语言还是人工语言,都其有语言的本质

7、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干扰分析】首先。从语言和意识的关系来看,语言是意识本身的要素。它以意识为基础,语言中的词作为音、形与义的统一,反映的是物本身的属性,是意识对小物的抽象,语言作为意识的物质外壳总是包含着意识的内容。这就说明:语言是物质的,但也包含着意识的内容。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其次,人类的主观意识从形式上来看。主要指的是人类的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目的等内容。这些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人类的语言能够把这些主观意识形式用一定规范化的符号表达出来,使得人能够对其进行操作。因此,语言是意识存在形式和表达形式的工具。而非其内容。因此,A选项

8、是错误的。墩后,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它是人脑通过感觉和思维等主观形式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因此。意识的客观内容是感觉和思维所反映的客观的物质世界,而并非是语言。因此,D选项也是错误的。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类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要求考生学会通过分析人类创造的语言的共同特征来揭示意识的起源。意识起源问题的科学解决。拐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报复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从意识的起源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志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9、本题的难度系数是0. 643。 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试题分析】“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这是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心诚”与“灵验”究竟是什么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在同一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阵营中的不同派别的看法也是有差异的。“心诚”是一种主观能动性表现,而“灵验”与否要看其“心诚”的内容是否反映事物的客说规律性,其结果需要经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的基础。 【答案分

10、析】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片面地夸大了认识的能动性。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认为“心”的诚与不诚能决定事情的成败,从认识论上来说,就是主张精神决定一切、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干扰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上的唯物论;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是坚持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因此,A选项错误的。 庸俗唯物主义是流行于19世纪中叶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旧唯物主义最肤浅、最粗俗的形式。他们主张无神论并肯定物

11、质是唯一的实在,认为宇宙间一切都是物质的,精神也是物质的。这在当时,在反对认为一切都是精神的唯心主义观点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他们否定意识的特殊性,把思维过程简单地归结为生理过程,认为大脑产生思想“正像肝脏制造胆汁一样”,从而抹煞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把物质存在的形式庸俗化、简单化、绝对化了。对这一点。连当时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也不同意,他说如果他们是唯物主义者,我就不做唯物主义者了。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拒绝为这种庸俗唯物主义承担责任,这样做是对的。我们讲意识是物质的,是讲它是不同于一般物质存在形式的特殊物质形式,即它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产生于人脑,从属于人脑,又须臾不能脱离人脑,它不是实体性物质

12、。这那是与庸俗唯物论观点截然不同的。但是,我们还应认识到,庸俗唯物论还应该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在意识的物质性这个根本点上,它还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在批判庸俗唯物论时。也要保护它认为意识是物质的这个正确的根本之点。“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因此。B选项也是错误的。 客观唯心主义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性、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视为独立自成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客观唯心主义的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时间、超空间的“客观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

13、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实质上这里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客观唯心主义虽然也属于唯心主义的阵营,但它是把精神绝对化为脱离任何个人的独立的存在,与本题的内容不相吻合。因此,C选项也是错误的。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唯心主义在意识能动性上的错误观点。对习以为常的生活话语进行理论性的批判是哲学的功能之一。本题的难度系数是0.715。 4.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包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作一个整体 【试题分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

14、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试题引用的是怪迅评论三国演义的一段话,指出它在描写人物上的偏失之处,从反面给我们以哲学上的启示。 【答案分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统一,都有确定的度。它要求人们把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三国演义为了显示刘备的长厚风范因过度“而似伪”,描写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也因过度“而近妖”。应当说,鲁迅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中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干扰分析】选项中的ACD三项都是辩证法的正确观点,但与题意不符合。 【命题说明】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如何把握“度”。试题的设计新颖之处是使用了名人名言,它要求考生既要具有哲学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文史知识素

15、养,乃至必要的文字阅读能力,本题的难度系数是:0.78。 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试题分析】一个社会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不能停止生产。生产过程不断重复进行。就是再生产过程。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充分地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 【答案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其次,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是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在人们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离开了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生产都无法进行。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进行和更新,这种生产关系也不断的得到维持和发展。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分析,可以看到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中看不到的一些内容: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工人的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所以,任何社会再生产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