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69483207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学习重点】1.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2.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习难点】 1.利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4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从 固 态直接变成 气 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需要 吸(填“吸”或“放”)热.2物质从 气态直接变成固 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需要向外 放 (填“吸”或“放”)热.3樟脑球放在衣柜内,平时我们能

2、闻到气味,过一段时间体积会变小,这是 升华 现象。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口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这是凝华 现象。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物态变化实现的。【合作探究】探究一: 升华和凝华1.升华和凝华是特殊的物理现象,是指气态、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相互转化的现象.想想做做: 如图所示,锤型试管中有少量碘颗粒,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加热,观察碘的状态变化,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加热前 在热水中 在冷水中 取出后(1)放入热水前碘是什么状态的?答:_固态;(2)把装有碘的碘锤加热后,密封玻璃管内发生什么现象?现象:固态的碘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3)该过

3、程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答:没有_;(4)由固态的碘直接变成气态,这个过程需要 吸热;(5).把碘锤从热水中取出,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密封玻璃管内发生什么现象?这个过程是需要吸热还是需要放热?现象:碘蒸气变成了固态碘,需要放热。3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4凝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5.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樟脑球变小 冰冻的衣服会干 玻璃上的冰花 植物上的一层霜 旧灯泡壁变黑 冰棍外上的“白粉”(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卫生球的初状态是固态,末状态是气态,所以这个是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的过程。(2)冬

4、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什么?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部分的冰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俗称“冻干”(3)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这些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在寒冷的冬夜,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窗玻璃,直接凝华成冰晶。(4)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它是怎样形成的?寒冷的冬天,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附着在植物叶子或其他物体上,凝华成固态的冰晶。(5)白炽灯的灯丝用久后为什么会变细.?灯泡的玻璃壁为什么会变暗、变黑?钨丝受热升华为钨蒸气,冷却后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着在灯泡壁上。(6)冰棍外表的“白粉”。 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糕温度很低,空气中的

5、水蒸气遇到冰糕,凝华成冰晶颗粒在冰糕表面上。探究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1.从碘的升华和凝华过程看 ,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2应用:(1)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78.5 ,如果将它放在常温空气中时,发生升华现象时,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被吸收后,就发生了凝华现象。所以干冰具有良好的制冷作用,可以用来保鲜食品、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雾景等。(2)人工降雨: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

6、,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3)舞台“白雾”: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庆典等制作放“烟”效果。(3)制冷防腐:干冰外表像冰,可作为防腐剂,它比冰优越得多。干冰熔化时不会像冰那样变成液体,它全部升华,四周干干净净。干冰冷却的温度比冰低得多,而且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探究三: 水的三态变化1.想想议议: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给图填字,说明它们三者之间转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的关

7、系。2.自然界中的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是水的三态之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物态变化呢?(1)云: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蒸发,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上升,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到了一定高度,如果高空的温度高于0,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滴,如果高空温度低于0,水蒸气就凝华为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就形成了云。 (2)雨: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如果云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在重力作用下就会下落形成降雨;如果小冰晶增大后下落,当到0以上的空气层时就会熔化形成降雨。(3)雾: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气温足够低时,

8、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液化,在空中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雾。(4)露:初秋季节,空气比较潮湿,在夜间温度下降,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放热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露。(5)霜到深秋和初冬季节,晚上气温可降到0以下,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茎叶上放热凝华成小冰晶,这就是霜。(6)雪 在冬季,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云中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当其所受的重力足够大时,就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7)雾凇雾淞,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经常一夜间松花江畔长堤上的大柳树成了“白发

9、三千丈”的雪柳,苍松则成了“玉菊怒放”的雪松。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呢?夜间温度下降,江面上方的水蒸气凝华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便形成了雾凇。(8)冰雹 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遇到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滴凝固在冰晶上变大,而后下落,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探究四: 水循环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

10、冰晶熔化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落回海洋、陆地。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精讲点拨】1.判断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是否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关键是看固态和气态变化过程中有无液态出现,若有,则不是升华或凝华现象;若无,则是升华或凝华现象。一般在任意温度下,任何固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升华现象。某些干燥的固体物质如香皂发出气味这就是固体表面发生升华;凝华是温度相对较高的气体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发生的,关键是弄清哪里的气体温度较高2.判断物态变化时一般采用三步骤:物质的初始状态是属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物质经历了物态变化后最终属于

11、什么状态;由初始状态与终端状态确定物质中间的物态变化.【归纳整理】【当堂练习】1.(2020年北京).隆冬,滴水成冰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升华【答案】B【解析】滴水成冰的过程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选B.2.(2020河北省)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汽化 升华B液化 凝华C凝固 凝华D升华 熔化【答案】B【解析】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是液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是凝华;故B正确。故选:B。3.(

12、2020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 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 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 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答案】D【解析】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故A项不符合题意;B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是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故B项不符合题意;C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壁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项不符合题意;D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是因为固态冰直接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4.(2020 恩施州)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

13、含的物理知识是()A. 熔化吸热B. 熔化放热C. 汽化吸热D. 升华吸热【答案】A【解析】夏季,我们吃雪糕时,雪糕由固态变为液体需要吸收热量,发生熔化现象;同时雪糕温度较低,周围的水蒸气越冷液化,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湖北鄂州202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湿衣服晾干B. 冰棒周围冒白气C. 冰雪消融D. 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答案】B【解析】A湿衣服晾干是水汽化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B冰棒周围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B正确;C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D灯泡内壁发黑是灯的钨丝先升华再凝华造成的,故D错误。故

14、选B。6.(2020 湖南常德市)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B. 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C. 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答案】B【解析】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是吸热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附着在玻璃片上,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体冰花,故D正

15、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0江苏淮安市)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汽化B. 液化C. 升华D. 凝华【答案】D【解析】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选D。8.(2020 江苏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B.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答案】C【解析】A司机向水箱里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A错误;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B错误;C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小孔,故C正确;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