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69474722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正在经档案历的危机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正在经历的危机,可能是几代人都未曾见过的全球金融体系“大地震”。如果我们忽视危机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机遇,这场“地震”将有可能对联合国主持下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造成负面影响。全球信贷危机及金融动荡为重建世界金融体系创造了机会;而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将为新体系在全球范围带来新的市场、新的投资机遇和新的就业机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科技日报国际大视野专版2008 年 11 月 30 日第 2 版http:/:81/kjrb/html/2008- 11/30/content_12050.htm金融危机:减缓气候变化的机遇写在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11

2、月 17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在德国波恩公布了个工业国缔约方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数据显示,这些工业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自年以来连年增长,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年增长.。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说:“我们需要在波兰波兹南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取得适当进展,迅速采取进一步行动达成新协议, 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那么,当前这场百年不遇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对今后能源的 发展、气候变化以及相关国际谈判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喜还是忧? 能源行业未来如何调整才能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最积极的影响?目 前国际气候制度研究又有何新的热点及进展呢?近日,相关中外专 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这一

3、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和阐释。危机对能源的影响11 月,国际能源署(IEA)执行总裁田中伸男先后在伦敦和北京发布世界能源展望(以下简称展望)报告时表 示,如果开车只盯着前面的道路很难开得好,而要看到更远的地方, 路才会变得明确清晰。现在的形势是要把目光着眼于长期的目标: 实现可持续能源的未来。田中伸男说,当今的情况与半年前有所不同,目前全球经济增 长减缓以及石油价格的下降会造成人们忽视对能源长期需求的担忧。IEA 对全球能源需求的基本预测已经降低,但一些新的能源项目建设受信贷危机的影响被迫延迟,可能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进而限制全球经济复苏。为了维持石油价格稳定,产量占到全球石油总产量约 40

4、%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已宣布,从 11 月 1 日开始将日均石油产量削减 150 万桶。今年 7 月,石油价格最高曾突破每桶 147 美元,但本月油价跌破了每桶 50 多美元。欧佩克还警告称,如果石油价格不能维持在合理的水平,石油精炼和配送等重要下游能源项目的投资也将受到抑制。IEA 呼吁向能源基础建设项目大幅增加投资以避免出现供应紧张。11 月 24 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戴金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金融危机对石油勘探开发有一定影响,由于石油的价格下跌,对一些低丰度(每单位面积的储存量较少)的油田,赢利会大大受损,而对中东地区的高品位油田影响不大。金融危机不仅

5、抑制石油需求,同时也对石油生产造成巨大牵制。一方面,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抑制需求,需求疲软也体现在主要石油 消费国的进口变动上。据美国官方统计数字,美国 9 月份石油进口量为日均 862 万桶,比 8 月份下降 13.5%,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16.4%。此外,日本 9 月份日均进口原油 386 万桶,日均比前一个月减少 6.5%,受此影响,欧佩克也拟日均减产 110 万桶原油。另一方面,由于承受预算压力,相关国家被迫推迟建设项目。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沙特石油行业许多上游开采项目就因为融资原因而延迟,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特别是许多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危机。预计 20

6、07 年至 2030 年,需要累计投资总额超过 26 万亿美元。目前的金融危机不会影响长期投资,但可能会导致正在进行的项目延期完成,特别是电力行业。预计在此期间,单是维持目前的供应能力就需要全球能源投资一半多的资金;至 2030 年,世界许多地方供应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的基础设施都将需要更换。能源体系面临抉择11 月 27 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荷兰独立权威能源机构CE Delft 在华沙共同发布全球煤炭的真实成本报告,指出 2007 年全球的煤炭使用造成了至少 3600 亿欧元(合 31968 亿元人民币) 的损失。绿色和平呼吁全球各国重视燃煤造成的环境恶果,立即减少并逐步放弃煤炭的使

7、用。国际能源署的展望中文版摘要指出,世界能源体系正面临 抉择。全球当前面临两大能源挑战:保障可靠的、廉价的能源供应,实现向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体系的迅速转变。能否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将决定未来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否,可以说现在急需的是一场能源革命。而单靠美好意愿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途径的选择上,需要考虑能源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和成本。资本替换的周期是制约低碳技术投入使用速度的关键。通常,由于大部分用于生产、供应和能源利用的资本的工作寿命较长,能源行业的资本替换率相对缓慢。因此,许多效率更高的技术一般需要很多年才能在能源行业得以推广。电力行业的资本周转率特别低,大量的前期成本和较长

8、的工作寿命意味着已经建成的电厂与其相关的排放量已被锁定。据统计,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61,而能源行业将是气候大会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在讨论将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什么目标,以及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时,稳定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长期目标将决定全球能源体系转型的步伐。国际能源署认为,2030 年,世界能源格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能源体系将被改变:中国、印度、中东和其他非经合组织地区在能源市场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比重将日益增加,低碳能源技术将出现,并逐渐扩大份额,廉价的石油时代已经结束。世界将形成更清洁、更机智和更具竞争力的能源体系。该报告指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9、正在不断增长。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年的亿吨增 长到年的亿吨,增长幅度达。即使假定较高 的价格和略低的世界增长率,预计年的排放量仅比 去年展望中的预测量低亿吨,因此需要尽快采取强有力的 紧急措施遏制这种趋势。为防止全球气候产生灾难性的和不可逆转的破坏,最终需要的是对能源的来源进行去碳化。确保全球能源供应,同时加速向低碳能源体系过渡,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及通过参与国际协调机制来实现。能源供应商必须在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方面进行投资,与此同时,家庭、企业和驾驶车辆的人们,也须改变他们使用能源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出台适当的财政激励措施及建立监管框架,以支持能

10、源安全和气候方面的综合政策目标。年个世界最大的非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补贴费用惊人的高达亿美元。取消能源消费补贴,可为遏制能源需求和排放量增长作出重大贡献。能源署预计,年世界能源体系将被改变,但不一定是以人们想像的方式出现。所有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可以在各国政府权力范围内,采取单独或共同行动推动世界走向更切合实际的能源体系。时间紧迫,现在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气候变化的喜与忧11 月 21 日,气候集团中国办事处总裁吴昌华女士在“中国民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气候谈判工作坊”上就金融危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喜忧并存”。“喜”从何来呢?吴昌华首先指出,目前一些在节能减排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高碳排放

11、量的大国政府领导层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忽视气候危机。就在 11 月中下旬,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全球变暖问题国际会议”上通过视频表示,尽管美国正在经历金融危机,但他上任后仍将带领美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并切实履行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竞选承诺。他重申,就任后将启动限制大企业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具体做法是为这些企业设立年度减排指标,以使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20 年降至 1990 年的水平。美国相关部门认为当前正是一个可以调整改变该国产业的机会, 决定每年将拿出 1500 万美元用于在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安全应用方面的建设。在国会提出的一揽子救市计划中

12、,7000 亿美元中的180 亿将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同时推出降低相关产业税收的政策。欧盟则是决定要把减排措施写入相关法律条文,强制推行。每 5 年针对碳循环制定具体的计划。英国在本月中旬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西班牙对太阳能产业推行了补贴政策,以减缓金融危机对该行业的冲击。11 月 7 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表示,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加剧蔓延,世界经济 增长明显放缓,对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挑战的形势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行动绝不能松懈。与 1998 年相比,中国的能源政策已开始向新能源倾斜,并且银行对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化工等产

13、业贷款的门槛已调高;筹集了 1 万亿元资金用于环保建设,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1000 亿元中央投资中的 120 亿元用于节能减排,而这其中的 25 亿元投入到10 大节能工程。在武汉还建立了“循环产业基金”,资金达 50 亿元。那么,“忧”在何处呢?吴昌华继续点评道:显然,决策者已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各国强烈的政治意愿令人鼓舞,而只要从各个 救市计划中共同拿出一部分钱,可能就可以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各国政府是可以通过合力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的,但至今仍未 从行动上看到。另外,以上各国推出的新政策是否能够真正执行到位,把关上是否能够过关仍是问题,否则会重蹈金融危机中的问题,如市场失灵

14、、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和应对行动迟缓等。亟待全球合力应对吴昌华认为,通过这场影响程度和波及范围可谓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在确定未来气候变化决策的方向上有一定的反思和启示:如何把政治意愿凝结起来,通力合作共同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政府正确决策作用的重要性;金融界如何走出金融危机,将危机转变成商机,实现低碳经济;地方政府要有长远的眼光,建立未来的低碳竞争力;不能忽视企业的作用,他们是切实的实践者。如果说,谁要对此次金融危机负责的话,其中作出错误判断以及在方向性上制定错误决定的决策者要承担部分责任。同理,正确有效的气候变化决策关乎全人类的命运。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阻止全球气候变化上,各国一

15、旦作出错误的决定,所产生的后果将不可逆转。刚刚参加完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全球变暖问题国际会议” 的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杨富强博士对记者介绍说,这次峰会是由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发起的,他表示要做一个“激进”的减排州长召集人。他决定加州要在 2020 年达到减排 20%的目标,2025 年则达到 25%至 30%;而威斯康辛州州长表示要大力提高本地生物能源的利用;伊利诺伊州州长则认为,气候不分政党;堪萨斯州的女州长一上任就否决了当地着重发展煤矿的想法,改为发展电力, 并要把节能产业做成全国最大等等。杨博士说,施瓦辛格这种发动美国各州州长一起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式其实很值得一些国家的省市级政府效仿。欧盟于 10 月 20 日在卢森堡召开的成员国环境部长会议上达成一致,表示为在明年年底成功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今年月将在波兹南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应该从讨论模式过渡到全面谈判模式,并列出哥本哈根协议所要包含的要点。而该协议应当把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