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69465099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25小,每小题2分)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不能被封为诸侯( )A甲同学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口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荀子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其中位于今山东境内的主要诸侯国是( )A燕国、齐国B宋国、鲁国 C晋国、楚国D齐国、鲁国3、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

2、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4、“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B等级森严C神权色彩浓厚D世卿世禄5、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血缘关系C信仰关系 D财产关系 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7、嬴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 )A嬴政功绩

3、极大B皇权至高无上C嬴政决心效法先正D实行礼制8、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发展了社会经济C防止了外敌侵略 D加强了民族团结 9、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时(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史实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史实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史实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史实10、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

4、是(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11、“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这一主张主要是建议汉文帝( )A不要推行郡县制B削弱诸侯实力C大力推行分封制D重视国家安定 1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知州和通判D元朝实行行省制13、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 ,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14、

5、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也称赵氏“黄袍加身”,朝廷重臣的家庭被称为“满门朱紫”,这些名词来源于服饰的何种功能( )A区分等级贵贱 B标记重要事物和重要人物C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D美化程度的不同15、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设御史大夫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实行推恩令D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高考资源网16、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 )A李世民B汉武帝C朱元璋D雍正帝17、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制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6、保证决策的合理性18、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 )高考资源网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19、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废除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20、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皇权专制与

7、相权制约的矛盾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ABCD21、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22、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 ) 高考资源网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3、商纣王有个同母的哥哥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立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法力争,认为生微子启时母亲为妾,生

8、纣王时母亲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后来纣成为商王。这说明商朝时期( )宗法制度影响很大分封制度有待完善神权观念十分浓厚内部权力争斗激烈24、有关唐朝的中央机构,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一材料只能说明( ) A.唐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检察职能 B.唐朝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度 C.唐朝依据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来行使权力 D.唐朝的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25、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 )A.西周 B.唐朝 C.北宋 D.明朝一、

9、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26、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

10、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4分)(2)“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2分)(4)材料三是怎样评价两种政治制度的?(6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8分)(2)在地方行政制度中

11、,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2分) (3)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你同意哪一种意见呢?请结合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史实扼要加以阐述。(6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两种都答按第一种给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

12、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的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5分)(4)你怎么理解材

13、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3分)高一年级实验班历史练习卷答案15:B D C A B 610:D B A C B 1115:B B B A A 1620:C A D C B 2125:A A C D C 26、(1)周初实行分封制,开始的时候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后来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4分)(2)主要原因在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有世袭特权和较大的独立性,实际上成为了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力量强大后必然与周王朝相抗衡。(4分)(3)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的秦朝的统一。(2分)(4)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顾炎武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6分)27、(1)秦朝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习惯上称三公九卿制);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初设立军机处。(8分)(2)秦朝通过郡县制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或垂直)的管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