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69465080 上传时间:2021-0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考网高一历史上册9月月考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从“传贤”到“传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A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是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C 不利于社会进步 D 在以后列朝列代没有被沿用2、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 )镇守疆土 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A B C D 3、西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构成的金字塔式宗法制等级是( )A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B士卿大夫诸侯周天子C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 D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

2、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w.w.w.k.s.5.u.c.o.m 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 C D 5、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 B鲁国国君 C 卿大夫 D士6、“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修筑长城 C 推行郡县制 D 攻打匈奴w.w.w.k.s.5.u.c.o.m 7

3、、秦始皇在中国古代最先采用“皇帝”的称谓,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 B 将自己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C 深感自己的不足,要向古代圣贤学习 D 统一中国大业完成,秦始皇志满意得8、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它们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 )A B C D 9、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 )w.w.w.k.s.5.u.c.o.m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A B C D 10、秦朝中

4、央官制中虚设其位的是( )w.w.w.k.s.5.u.c.o.m A 卫尉 B 廷尉 C 太尉 D 少府11、秦朝中央和地方官员产生的方式是( )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1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 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13、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 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14、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 )A中央机构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D丞相权力15、宋太祖

5、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集中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16、“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17、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 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 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 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18、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w.w.w.k.s.5.u

6、.c.o.m 尚书中书门下 中书门下尚书 尚书门下中 门下中书尚书19、下列属于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的措施有:( )西汉“中朝”形成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实行三省制 宋朝设参知政事A B C D 20、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 扩大了官吏来源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 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21、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 设立特务机构 B 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利 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 改变选官制w.w.w.k.s.5.u.c.o.m 22、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是在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宣宗 D明神宗2

7、3、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检察职能的是秦朝的御使大夫 明朝的按察司 北宋的通判 清朝的军机处( )A B C D24、通过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是( )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 屋大维25、在雅典民主制时期,最高的权力机构是( ) A首席执政官 B城邦大会 C公民大会 D五百人会议26、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 终身制、世袭制 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C 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7、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w.w.w.k.s.5.u.c.o.m 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w.w.w.k.s.5.u.

8、c.o.m 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28、一个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 A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B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29、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 A 罗马共和国建立 B 公民法出台 C 十二铜表法发表 D 万民法颁布30、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为罗马法做

9、出重大贡献的是( )A 梭伦 B 伯利克里 C 查士丁尼 D 奥古斯都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22分)读图1至图4,然后回答问题:w.w.w.k.s.5.u.c.o.m w.w.w.k.s.5.u.c.o.m 图四 军机处内景(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分)w.w.w.k.s.5.u.c.o.m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分)除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外,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另一对矛盾是什么?(2分)(3)图

10、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个皇帝统治时期?(1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32、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材料w.w.w.k.s.5.u.c.o.m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2分)w.w.w.k.s.5.u.c.o.m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2分)从中看出它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11、2分)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4分)(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4分)w.w.w.k.s.5.u.c.o.m 参考答案w.w.w.k.s.5.u.c.o.m 一、单项选择题w.w.w.k.s.5.u.c.o.m 15 A B A C B 610 C C C C C 1115 DAA C A 1620 D B B B C 2125 B B D B C 2630 D B D C C31(共22分)(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分)。特征:皇权高度集中 (2分)(2)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2分) 解决措施: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12、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3分)另一对矛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2分)w.w.w.k.s.5.u.c.o.m (3)雍正(1分)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分)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2分)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2分)(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32(共18分)w.w.w.k.s.5.u.c.o.m (1)在古代,山东省曾分封过齐、鲁两个诸侯国。(4分)(2)西周和西汉前朝。(2分)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4分)(3)行省制度(2分)。山东归中书省直接管辖。(2分)(4)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4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 思考成就未来! 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