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69307459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青溪镇人民政府年度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共青溪镇委员会青溪镇人民政府20062011年工作总结过去的五年是青溪历史上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5.12”特大地震灾害。面对巨大的灾难和严峻的形势,在县委、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浙江温州人民的倾力支持和无私援助下,全镇干群众志成城,坚韧奋进,变困难为机遇,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五年内青溪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全镇城乡居民全部住进安全舒适的新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培育迈出可喜步伐,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曾经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实现了原地起步到跳跃式的发展。现将过去五年来青溪镇党委

2、、政府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奋发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一)打赢了抗灾自救的硬战过去五年,先后遭受了07年的特大雪灾、08年的“5.12”特大地震及09年、10年的洪涝灾害,多重灾难特别是地震致使全镇遇难死亡28人,399人受伤,80%的居民住房严重损毁,道路交通、供水、通信全部中断,10余家矿产企业停产,200多家个体工商户店铺受损、货物被砸,全镇直接经济损失达6.5亿元。镇党委、政府带领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突击在前,做好了四项工作。一是做好稳定工作,灾后3小时内转移群众10000多人,抢救运送受伤、受困群众1438人,组织群众搭建避难棚3000多处,在最短时间妥善安置了灾民;二是安排好灾

3、民生活,在救灾款物发放和使用上坚持了“公开接收救灾款物情况、公开救灾款物发放对象、公开救灾款物发放结果”三公开制度,发放自建房资金830.2万元,确保了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同时积极动员群众自救互助;三是做好灾民过渡安置工作,鼓励群众搭建过渡安置房4151套,在阴平村搭建了1300套板房,安置集镇居民811户、镇属部门33个,共计3000多人,解决了灾民的安置问题;四是抓好防疫工作,组建了13支专业卫生防疫队伍,有专业防疫人员85名,组建了13支群众防疫保洁队伍,参与人员达到了1500人,构建疫情信息反馈体制,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全镇干群通力协作打好了抗灾自救的战役。(二)打赢了灾后恢

4、复重建的硬战在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始终坚持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领导,发扬“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青川精神,学习借鉴浙江援建者“五干”、“四不怕”精神和“白加黑”、“5+2”的工作作风,持续贯彻县委制定的“百日攻坚战”、“三月会战,四月决战”和“决胜九月”等一系列活动,连同温州指挥部实施“百日会战”,夺取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一是城乡住房建设全面完成。按照“依山傍水、显山露水、随形就势、错落有致”的原则,采取“自主置换、工程整理、异地迁建、统规统征”等多种形式,采取“农户自筹一点、政府补助一点、信贷支持一点、政策优惠一点、项目

5、整合一点、对口支援一点、社会援助一点”的办法缓解决资金瓶颈,通过调整建房结构、压缩面积、互帮互助等方式,1682户农房重建户,1304户维修加固户实现了2009年春节前“住新房、过新年”的目标。建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东桥刘家沟、埝坪花园小区、落衣沟贾家坝三个农房示范点,埝坪村农房示范点被浙江省指挥部、青川县政府评为首批“青川县农房重建安居示范点”,青溪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房重建特殊贡献奖”。通过规划设计、群众协商、政策扶持、宣传引导等一系列措施,按照“拆迁异地安置、就近组团建房”的原则,积极引导众通过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的方式,统一划定红线, 370户城镇

6、住房维修加固户于09年12月全部入住,1110户城房重建户也于“5.12”三周年前基本建成入住。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先谋后动,高起点规划。聘请上海同济大学、温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编制了青溪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青溪镇总体规划、青溪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阴平村生态旅游示范村规划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建设中做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风格协调,为科学重建、高水平重建奠定了基础。创新机制,高水平建设。整合温州援建资金、中央基金及社会捐赠资金近4亿多元,组织实施了基础设施、公益设施两大类37个项目,青溪正逐步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基础设施齐备、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品位较

7、高”的旅游目的地和商贸文化中心。投入30964万元全额援建资金实施了14个项目,在老集镇周边新征土地700多亩,建成中小学、卫生院、福利院、幼儿园、农贸市场、安居房等一大批公益设施,绘制成了一张张崭新的建设蓝图,最安全的是学校、最先进的是医院、最美丽的是农房,成功实现了再造一个新场镇的重建目标;投入7055万元补助资金,组织实施通村公路、村庄整治、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农村渠堰等17个项目,建成9个村30公里通村公路、两座漫水桥和一座公路桥、11个村60个人畜饮水点、62公里农村渠堰等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农村公路旧貌,基本形成了“家家生态庭院,户户联通道路”的农村环

8、境新貌;投入1000万元按照“青瓦白墙、木栏花窗、生态庭院”的川北民居风貌标准统一了金唐公路沿线农户风貌,展现出了最幸福的群众精神面貌;投入1850万元中央基金,组织实施了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党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6个项目,进一步完善了青溪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基础配套设施。健全机制,高水平管理。多方筹措管理资金,采取组织培训管护人员、聘请专业物管公司、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等方式,逐步摆脱高水准建设设施、低水平管理维护的局面。三是产业培育迈出可喜步伐。创新农业发展机制,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利用好境内森林覆盖率高、山地多等资源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机制,努力打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经

9、济附加值高的特色品种,推行以特色农产品为纽带的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了以核桃、水果为主的林果10000亩,建成了青竹江河谷地带2000亩核桃丰产示范片,引进温州农科院研制的瓯绣808番茄和金甜玉米两个优良品种,建成了阴平200亩农业观光园区和金桥核桃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年家禽出栏16万只的魏坝土鸡、年生猪出栏1.5万头的埝坪无公害生猪、年兔存(出)栏0.8万只的东桥长毛兔三个养殖小区,引进温州永嘉县培育成熟的稻田养鱼模式,投入50万元建成阴平稻田养鱼基地基地,农业逐步以组织化、规模化、特色化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向着更集约化、效益化的发展道路前进;提升工业发展品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克服交通发展瓶

10、颈,结合花岗石等矿产资源优势,依托编制的招商引资项目库,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五年内实现招商引资1.6亿元,发展培育了一批鑫发矿业、金辉石材、兆博矿业等一批资源导向型企业,建成了占地200亩的石材加工园区,加大对生态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低碳生态化、带动就业多、带富能力强的企业,进一步拓宽了财税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双渠道;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打造经济增长新极点。依托背靠唐家河的地缘优势,五年来,青溪一直致力于发展以乡村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产业,从2007年100个县级部门对口帮扶实施从青溪集镇至唐家河的100户民居风貌改造,到摆脱地震影响,借助温州援建机遇,投入1000万

11、元进行金唐公路沿线550户川北民居风貌改造和1500万元的阴平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发展星级农家乐32户,五年内累计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带动就业400多人次。投入1.4个亿资金,重点打造青溪古城,建成景观丰富、文化厚重、风貌独特的旅游新坐标。实现青溪古城、唐家河景区、阴平乡村旅游示范村报团发展,开辟出历史文化游、乡村休闲游、科考探险游三位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将青溪建设成为川北地区乃至川北九寨旅游环线的重要景观节点、旅游奇葩。我镇被评为“四川省生态旅游百佳乡镇”,阴平村成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青溪的旅游业实现了大投入、大建设、大跨步、大发展。 四是心怀感恩,做好温州援建对接工作。认真做好了

12、协调服务工作,极力为温州援建工作营造出最好的工作氛围和生活环境,援建工作如期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青溪实现了凤凰浴火后的涅槃重生;加大了温州援建指挥部和援建后方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近9000万元,青溪成为全县36个乡镇中实施补助资金和补助类项目最多的乡镇,使之不断有项目投入,极大地提升了民生服务水平,完善了设施配套建设。(三)打赢了青溪古城恢复重建攻坚的硬战青溪要发展,群众要致富,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青溪古城的建设是一条必由之路。作为青川县重点建设的旅游集镇,青溪旅游重点打造的桥头堡,古城一直以高质量、出精品的要求进行建设,全力以赴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抓好项目规

13、划。抽调骨干人员参与到县政府派驻的青溪古城建设指挥部,聘请古建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古城建设,做到组织人员有保障,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青溪古城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青溪古城旅游策划,聘请四川大学和中国建筑技术集团兰州设计院绘制了古城风貌改造图本,实现了高标准的规划,制定了古城建设管理制度,按照规划进行征地拆迁300多户200余亩,房屋降层160余户,安置拆迁户300多户,在组织上、规划上、制度上、硬件上为古城铺开建设场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抓好了项目建设工作,协同古城建设指挥部,争取7大项目立项实施,累计投入1.4亿元资金,完成了青溪古城风貌改造、城墙、水景观、清真寺、游客接待中心、风雨廊桥等一批

14、工程,同时会同县经济商务局、县旅游局进行古城商业业态打造,培育了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商家,青溪古城景点、商业框架基本成型,青溪古城逐步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三是抓好工程维护管理工作,本着出精品的要求,实行监理单位与业主代表双监督模式,对古城各项目施工方进行强力监督、考核,有效落实整改,做到了古城质量与施工时间的齐头并进。目前青溪古城(一期)已基本完工,建成了从游客集散中心至西城门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并于2011年5月份成功举办了古城美食文化周,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评价,全面打造好的青溪古城将于11年七月份盛装开城喜迎八方宾朋。(四)打赢了统筹城乡建设的硬战深入开展以新

15、城区和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新型城乡建设。一是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通过退耕还林、户籍改革、土地流转、集中办学、移民搬迁等措施,重点对交通条件较好、人口比较集中的中心村镇进行集中建设,新增新区建设用地500亩;二是以金唐、青平等8个公路沿线村为实施主体,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结合扶贫新村建设,采取以工代赈模式,推进以“六改三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同步开展文明村、卫生村创建活动,对埝坪等五个村408户进行庭院绿化,建设村内道路、连户路、排水管涵、线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实施了青平公路沿线172户民居立面墙体粉刷,100户圈厕整治改造、庭院绿化、道路硬化,村容村貌得打极大提升、美化,阴平村成

16、为首批省级9个新农村示范试点村之一和省级文明村、卫生村;三是大力推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通过建设完善硬件设施,配备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垃圾站、垃圾桶等环卫设施,通过公益性岗位招聘,建立以低保户、残疾人为主体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专职队伍,逐步形成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展现了灾区的新型城乡面貌。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促成了青溪的大变化、大发展的格局,五年来,青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00多元,达到4000多元,超过3800多元的全县平均水平,青溪从一个偏远山区小镇逐步变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城乡环境美化、产业致富发展的新型小康镇,塑造了“山上绿色银行、山下安居住房、沿山旅游奔小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二、倾情关注,社会事业得到新提升(一)切实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通过就业培训、扶持创业、办理失地保险和外出输工的方式,积极帮助寻找外出就业信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