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

上传人:qingbi****02000 文档编号:169210182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干部提拔考察材料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同志考察材料一、主要表现注重学习,政治思想素质过硬。该同志能一以贯之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中国梦”。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响应国家依法治国号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了依法办事。热爱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积极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教育管理理论学习,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学习方式多样,善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增进自己的胆识和知识。学习形式灵活,能自觉参加组织集中学、挤压业余时间自己学。读书看报天天学,结合实际专题学。能应用所学指导管理实践。管

2、理上力求创新。顾全大局,综合协调能力较强。该同志明白顾全大局不仅是一种政治品质,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作为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期间,能全面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能站在全县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保护全局利益。在学校内部,讲求团结,能舍自身小利,顾全学校大局。例如放弃自己的职称晋升机会让予普通教师。能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且协调处事能力强。家长和学校、社会和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以及教职工之间的关系等都得到良好的促进与协调。特别是为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极协调与周边相邻单位和社区的关系,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各

3、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重要活动得到周边单位和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攻坚破难,工作业绩较为突出。该同志才开始主持学校工作期间,正直xxx单位发展处于瓶颈时期。通过其攻坚克难,科学管理,带领班子成员兢兢业业工作,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学校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行为习惯良好,德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职工工作热情高涨,“庸懒散浮拖”现象得到有效整治,人际关系融洽。互助互帮成为当前学校的良好习惯,敬业奉献成为学校主旋律;校园环境得到绿化、美化。学生的生活、学习,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以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的成绩扭转了学校多年未获质量奖的现状;在学校安全教育

4、和管理上一丝不苟,注重防患于未然,确保了近几年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注重保优、控辍、帮差、扶贫以及留守学生教育工作,家长、社会满意度高,学校声誉大大提高,。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表现较好。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能按照优秀党员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学校规章制度,给师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校外,以自身良好的人品和高尚的人格赢得社会的好评。自主持工作以来,学校重大事项坚持行政会议决定,积极实行校务公开,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例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了廉洁自律,公私分明。二、主要不足三、民主测评及推荐情况XXXX单位XX人参加会议民主推荐,xxx同志得推荐

5、票XX票,占XX%;XX人参加个别座谈推荐,XX同志得推荐票XX票,得票率XX%。XX人参加会议民主测评,XX同志得优秀票XX票、占XX%,得称职票XX票,占XX%。四、考察组意见同意提拔(晋升)。考察组组长:XXX考察组成员:XXX XXX(县纪委) XXX XXXX年XX月XX日平时考试注意事项一 以平常心态考试会发挥得更好。紧张时,闭眼,静一静。二 考前不给自己定科目考试分数目标会考得更好。三 审题要仔细要审完关键字要标识能减少失误四 遇到3-4分钟没思路的题可暂时放弃,演算很复杂的题可等容易简单的题做完后再做,切不可在一道题上消耗过多的宝贵时间。五 解题时只专心在本题上会大大提高正确率

6、,一心二用易失误。六 以中等速度解题争取做一题对一题,做对比做完重要一万倍。七 会的题要保证全对,中档题要争取全对,不会的题争取不交白卷。低档题和中档题全做对就能考上一本!八 力争一次做对,不要指望有时间检查和修改。九 整洁清爽的卷面,正确的书写,会赢得改卷老师的欢喜。十 解题时要由易到难,尤其是理综卷可看成是一门课。容易的题先做,拿到了基本分,心踏实了,反而会发挥得更好。十一 解题推演要一步一步地推,跳步骤可能导致失误丢分。十二 草稿纸演算标题号,书写要整齐,以便查错方便。十三 考过的科目不要再去想它,一门心思准备后面的考试。十四 晚上要早点休息,保证以最佳状态参加考试。十五 考试要带的东西

7、要头天晚上准备好,以免遗漏,并放在最瞩目的地方。十六 考试前一天晚上把考试格言认真读一遍。高考和平时考试并无二样,所不同的只是高考内容广泛且综合,囊括了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知识。高考主要考核每个考生十二年来所学知识的全面性,灵活性和解题能力。统计过去历次高考情况,试题难易程度分配率大致排比为3:5:2,即一般难度的大约三成,中等难度的大约占五成,难度大点的所谓提高题约占二成。由此可见,只要能把中等难度以前的分数全都拿到,总分应该稳得600分。如果提高题再能拿到30%应有的分数,那总分就可得640650分了。所以一定要有信心和决心,不要被高考所吓倒。当然对待每道具体试题,还一定要认真细心,不能有

8、丝毫马虎大意才行。接到试卷后不要急着答题,先简略的浏览下卷间的篇幅及夹层面或背面有无试题(防止答漏题)以及试卷的说明和要求(或注意事项)。还要留意答案的相应位置。审题和解题应是同步进行的,每道题在解题前都必须用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先认真思考一下试题的意义和要解答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答。审题要注意试题里关键词和字的意义,特制一些棱模两可的词和字一定要区分清楚。有时一遍弄不懂的就要两遍三遍,知道弄懂题意后再动笔作答。审题要集中思想,专心致志,不要一心挂两头,瞻前顾后,分散精力,打乱思维。思考到那一题就好像全张试卷就只有这么一题。其他试卷题全都不存在似地。总之,思考试题时精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千万不可以思

9、考了这一题又惦记着那一题。也不要怕审题耽误时间,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题审好答案明朗了,下笔要流利些,顺当些,时间省在里面不说,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不必要的失分。解题次序应自第一题起向后依次逐题解答。这一题解答结束了才能解答下一题,不能跳(挑)题或选题等乱解一通。这样容易出现答乱题或者在解这一题时大脑还同时想着那一题的混乱现象,最容易出差错。所以解题时为了集中思维,有秩序的解答,一定要按试题的顺序一题一题的解下去。这样才能避免精力分散,思维混乱,甚至答题张冠李戴等现象。解题时如遇到难度较大且繁杂,花费时间较多的试题或答到中途后面感觉棘手甚至答不下去的试题,可先暂放一下(记准要在答题处留足够多的答题

10、位置)待试题解光后剩有时间的话再回头继续认真的去解,总之,不要被难题繁杂题耽误太多时间。作文主要是要审好作文题,固作文分数多,写走了题失分也多。所以在动笔写文章前一定要先审好作文题。根据所给条件弄清楚要怎么写,写些什么,写什么体裁。必要时(时间许可)可将主题思想,分段及段落大意拟出来。所以作文的审题及准备工作费时较多。只有将主题思想扣准了,才能写出切入主题思想的文章,这才能得高分。选择题,改正题或只在答案里填写编号等一类试题,不仅要认真审题,而且还要一词一字地细细推敲,正确理解试题要表达什么意义,有时还要将待选的词或字代入试题,看选用哪个词或字去使试题的意义更完善,更恰当,这就是要选的正确答案

11、。数理化的数字答案如不给计算器计算的话,就一定要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计算出来再填到答案里。千万不能图省事心算来计算数学答案,这很容易算错或记错。所有试卷的卷面都要整洁,字迹要清晰,让阅卷人看的清楚舒服。尤其语文卷(包括作文)的卷面更要整洁,字迹更清晰工整,标点符号准确,少用错别字,潦草字或缺胳膊少腿的字。做好的试题不能轻易改动。整个试卷都解完了,如果还剩有时间只能用来解暂时丢来下未完成。其他已做好的试题不能轻易重审,更不能轻易的改动。因为试卷做完了,大多数人都认为任务完成了,万事大吉了,昏昏然了,思想马上就放松了。这时再回头看试题,眼睛都模糊了,字也看不清了,头脑好像被东西遮住似的,迷迷糊糊的。这

12、样不经意的随便动笔,很容易让原来做对的题改错了,好好的得分题被改成失分题。所以一定要记住,千万千万不能将已做好的试题随意重新审查,随随便便改动。只能用这剩余时间重新审查丢下来未解或解完的试题以及确有把握确实做错的试题。就是这样子也不要急于动笔,可光将眼睛闭一会,让大脑稍事休息会,然后再重新振作精神,再通过认真审题,找出错在什么地方,应如何解或者如何纠正。千万千万不可以不通过认真仔细推敲而随意更改了事,这很容易出差错。所以在试卷做完后剩余有时间想再动笔,一定要慎之又慎,千万不可以草率行事。以上是我根据考场应试时容易疏忽以及心理活动方面几个应注意的地方,在这里提醒你一下,希望在考前一两天将这看几遍,将自己置身于考场的实际情况对比对比,让大脑留有深刻印象,以防在考场应试时犯别人或自己以往常犯的毛病。我想在临场应试时,只要注意这些地方,虽不能帮你多考多少分数,但是帮你少失些分应完全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