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169207017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及建议摘要: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领导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针对此,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完善体制;产业化经营,整体带动发展等对策建议,对于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是大有裨益,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建议 1前言 农村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可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带动着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农村经济上层次、上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 2新

2、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现阶段,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速度水平相比,农村经济管理尚未提升到应有的水平,更没有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这与经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确保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我们必要认清问题症结所在,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 2.1领导重视度不够 我国中央领导机构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是可以从其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等看出来的,这些规章制度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规定都非常的明确,但是,这些文件到达了地方并没有引起基层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所以导致了执行力度较差等问题的出现,自然农村经济管理就不见效果。这种问题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基层领导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老的状态中,并没有

3、把自己放置在为人民服务的位置上,同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在整体上看来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对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及要求,从而造成了很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较差。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还没有完全确立和形成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管理观念以及管理体制,农村管理制度中现有的管理格局以及管理体制同现在快速发展的农村社会、变动速度不断加快的农村社会结构、农民多元化以及利益结构不断复杂化的变化发展等要求不相适应。所以,这种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就导致了很多的经济管理活动没有执行的依据,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管理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从农村经济在机制管理上也是

4、存在一定缺陷的,尤其是在协调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维护农民利益、农民诉求的表达等矛盾与纠纷的处理机制等存在的缺陷比较明显。 2.3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 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差,现有水平上有待更进一步提高。总体情况而言,知识结构单一、执行能力差,尚不能适应多元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桎梏的旧思想,很大程度上都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新农村经济管理发展建议 3.1领导重视,加强管理 加强新农村建设经济管理水平,各基层领导必须要给于足够的重视,认识到农村经济规范化管理对地方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并就相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部署,提升农村经

5、济管理的规范化程。同时,注意加强涉经济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以现代化的眼光和科学化的态度,对待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此外,注意与基层民众的联系,确保全员监督、明主监督,切实保证民户的经济利益。 3.2合理规划,完善体制 进行合理的规划,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而最终保障性工作的落实,则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体制。由此,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管理方式的转变,进行必要性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本着这样的初衷,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寻找新的途径、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一要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结构

6、的转型,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转型经济结构,目前最重要的还在于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合理转移,有效利用现有的农村资源。二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做到农产品深层次加工、拓宽农产品市场、多元化销售途径等,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三要注意科技元素的渗入,注意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提高农作安全生产的保障,增强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3.3产业化经营,整体带动发展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加工业发展可作为衡量势力的重要标尺。由此,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应积极发展农村加工业。结合地缘优势,重点遴选加工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

7、用,促进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针对农作种源需求不足的问题,重点培育涉种子龙头型企业,政策及税收方面给于优惠,积极引导,有效规划,以此为轴心带动周边经济的整体发展。 4结论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农村经济上层次、上水平至关重要。而领导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针对此,文章提出了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完善体制;产业化经营,整体带动发展等对策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新红.浅谈“一免三补”后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9):56-56. 2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69-70. 3孙辉.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中国农业信息,2012,(13):8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