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169205266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3篇第一篇 1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各国宽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网络基础设施和规模在全球加速推进。伴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率在提高,2002年我国的网民数是5910万,而2012年我国的网民数已达到5.64亿。据有关机构统计,过去10年中美国每天都使用互联网的人群比例已经从总人口的1/2上升至3/4左右。互联网现在几乎成为人们一切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接入带宽与速度的提高,互联网的娱乐功能正在增强,在北美地区互联网高峰时间固定接入中享受实时娱乐服务的流量从2009年的30%上升到2010年的43%。越来越多的人

2、群通过互联网享受视频服务,有机构预测2015年西方国家家庭的电视普及率将达到98%,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91%,两个数据将越来越接近,因此视频服务市场正在转型,互联网作为媒体分发平台与电视展开竞争。在西方国家,用户收看电视的优先次序正在发生着变化,以前用户总是先看广播电视播放的内容,如果没有感兴趣的节目,再看数字视频录像机录制的内容,如果没有任何存储内容,尝试点播内容,如果寻找某一特定节目,则上网搜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意识到,几乎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点播或在线观看,用户无须再刻意记住观看时间或提前录制观看内容,因此,电视广播和数字视频录像机的使用率正在逐渐降低。2012年国际咨询公司SA在

3、美国和西欧市场对用户在收看内容时选择平台的偏好度做了一项调查,问题是:假如在电视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4块可供选择的屏幕里,只能选择1个作为唯一的娱乐、通信设备,你会如何选择?调查结果是:有45%的受访者选择了计算机,毕竟计算机的计算处理能力目前在四者中还是最强的;有38%的受访者选择了电视机,所以电视在观众心目中的重要性依旧很高;有14%的受访者选择了智能手机,3%的受访者选择了平板电脑。并且就使用时间而言,电视仍然具领先地位。1824岁、2534岁、3549岁、5064岁和65岁以上用户每周使用电视的时间分别是26.28h,30.34h,36.23h和44.54h,而通过计算机使

4、用互联网和在线观看视频的时间则相对较低。虽然广播电视仍然是最为普遍的娱乐方式,但是用户通常倾向于在电视播放的同时处理家务或上网等,因此看电视的有效时间只占39。用户通过在线媒体观看自行选择的内容时,通常注意力会非常集中,然而在线观看、点播或回看服务又是广播电视的补充,它可以令用户能够紧密跟踪其喜欢的电视节目,且再次赶上直播节目的进度,观看由广播电视播出的相应节目。所以网络视听等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具有相互竞争、相互依托的关系。 2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催生连 网设备激增据有关机构统计,2012年具有互联网接入功能的终端出货量约30亿台,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33%,预计2016年出货量将增加一

5、倍,达到60亿台。目前全球每个家庭拥有1.7台可以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3.4台。目前1.7台的单位家庭保有量看上去并不高,但考虑到欠发达和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这一数字已经很可观了。在美国及西欧现在每个家庭可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已经高达5.6台,而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1012台。电视经历了从传统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变,随着终端种类的增加,收看节目的屏幕已经不仅仅只是电视屏,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都成为人们收视的选择。随着可接入互联网终端的增加,用户收视变得更加自由方便,网络电视、网络视频这种新媒体在现在行业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催生媒体生态环境变化 1)

6、内容分发和传输渠道多样化,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将被管道化。传统广播电视从前端到终端分为:内容制作和集成、内容分发基础设施、内容接收和用户三个环节,它们各司其职,电视服务提供商不可或缺。但是新媒体分发渠道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用户将可以跳过网络运营商,而收看电视节目。特别是当广播电视台、节目制作公司直接向用户销售产品与服务的方式在技术上成为可能时,将可以完全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将产品与服务送到用户手中。未来网络运营商将被短路,成为管道商,无法从全球电视收入中分羹。这也是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未来将面临的挑战。2013年2月26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MWC对话凤凰科技时表示,现阶段中国移动主要面临传统运营商

7、、互联网企业两种类型的竞争,而OTT技术发展不可避免,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比传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更严峻、更可怕。中国移动将继续执行“智能管道、开放平台、特色业务、友好界面”16字移动互联网策略,做好流量经营与语音经营。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也应加强这方面的应对能力,把广播电视网络逐步改造成智能化网络的工作纳入今后规划,未来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网络租赁服务也必将会成为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的重要业务之一。总之,媒体分发和传输渠道日益多样,用户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网络、设备和选择方案”供其获取内容。2)传统的电视广告计价模式将被瓦解,电视台广告收入增长将不断放缓。从广告收入来看,由于从线性电视到点

8、播和在线观看视频的演进打破了传统的电视模式,因此仅关注“实时”观看的常规观众统计方法出现不足,无法获取和体现真正的观众数量,因此黄金时段这一现象的广告价格要高于非黄金时段将被瓦解,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收看电视节目,广告主在分配投入的时候,更多地将资金分配到网络等一些新媒体上。传统电视广告的收入增长将不断放缓。预计未来其增速将小于1%,整个市场将以一个比较平滑的曲线发展。全球电视广告收入水平如图1所示。3)广播机构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提供360度的娱乐体验,打造全媒体、全业务服务。互联网接入设备的激增导致出现了多屏、多终端的新兴消费模式,主屏消费放缓,多屏点播需求增加,如基于IP的点播服务在

9、年轻群体中大受欢迎,传统封闭分发平台的削弱,新兴分发平台带来的广播机构直接面对用户,为广播机构带来了潜在的广告价值,英国广播机构BBC、ITV和英国电信BT正在联合推动在宽带网络上分发点播电视,目前其直接面向用户的品牌服务为BBCiPlayer、ITVPlayer。以前广播机构的节目需要通过网络运营商提供服务,但现在其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直接将内容提供给消费者或与用户产生互动,并与其建立消费关系。因此目前国际广播机构制作的节目已不单单只是节目本身的那几十分钟内容,现在的节目可以包含台前幕后的方方面面,更注重观众的参与度。例如MTV的年度重头戏MTV音乐录影颁奖典礼。在以前MTV只是简单地对典礼本

10、身进行直播,而现在因为观众有更多渠道、更多屏幕来收看节目,MTV也开始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扩大节目的影响力。节目开始前先在网络上发起一些投票,并放出节目的一些采访、花絮等内容来吸引用户,以保证直播时的收视率。在直播时为观众提供第二块屏甚至是第三块屏的互动平台,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在直播结束后再将节目的后续内容放到视频网站。现在的节目直播已经不只是单纯的直播,它涉及到多终端、多平台、360度的包装,所以对于广播机构,电视现在只是其传播的一个部分,要通过网络以及其他平台打造360度的娱乐体验。目前我国湖南卫视已在开展这方面的尝试,它推出了一款名为“呼啦”的电视互动社交应用,用户通过“呼拉”这个应用可

11、以对节目内容发表评论,与朋友一起探讨剧情,对节目内容提出建议,这一应用吸引了大量的电视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的关注,使得电视台可以直接面对用户,搜集到用户的收视习惯和爱好兴趣,从而为今后频道的节目内容改进与设置以及广告的精准投放起到重要作用。未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要对自己的发展策略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媒体发展环境。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对于媒体行业内的所有参与者而言,市场正在“重新洗牌”。传统电视服务提供商正逐渐被短路。2)媒体行业的业务模式和发展策略均在演进和变化,多屏使用的发展势头日渐强劲。3)消费者观看节目方式的优先顺序正在发生转变,而且希望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内容

12、,但还没有一种设备能够覆盖用户的所有应用场景。4)非线性视频消费增长,基本是对广播电视的补充,并不能够完全替代广播电视模式。5)广播电视仍然是最为普遍的电视娱乐方式。6)消费者通过多屏幕观看行为从被动观看发展为交互体验,将电视和个人设备(特别是平板电脑)的使用结合在一起是人们的追求。 4未来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1)未来广播电视创造一种能够将所有设备完美应用的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体验,实现和谐互动的全媒体,全业务。下面总结一下电视屏、手机屏、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各自的功能特点:(1)电视是以媒体为中心的增强型共享体验;(2)手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获得信息,享受娱乐;(3)平板电脑舒适安逸、便携、快速

13、连接和媒体体验;(4)笔记本电脑个人与工作,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未来应根据上述各种终端的特点创造一种能够将所有设备均完美利用的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体验,实现全媒体、全业务运营。2)未来广播电视实现智能化。近年来,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使许多人们的想象和需求都变成了现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来广播电视将根据用户消费行为的变化,无论是从用户所需要观看内容的获取,还是从广告推广、用户终端体验、播出分发平台,都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在充分提供人性化、舒适性体验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文化娱乐的需求,因此,国际有关机构预测未来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如图2所示。 5对我国广播电视的

14、发展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广播电视作为我国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领域,担负着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的责任,因此建议,当前广播电视行业应尽快研究采用新兴技术,打造一个符合现代传媒发展的新兴技术体系,从而实现能够无缝连接、多屏观看和搜索视听节目和视听信息的服务等。为实现党

15、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文 第二篇 1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概论 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是指利用部分设备接受,垂直结构的振子单桅杆拉线天线铁塔、铁塔中部需要设置的平台、信号主馈线经过调配箱链接到由导线所构成的一个圆盘系统。信号就是通过铁塔与圆盘之间的多条导线进行收发、反射,在铁塔的底部还覆盖有地网,这样可以使信号传播的更长覆盖的范围更广。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信号接收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发射天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后期的制作处理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系统中天线是关键,而天线的选

16、择也关系着信号接收强弱,覆盖的范围是否广阔。天线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的主要参数有:极化、输入阻抗、天线的增益以及天线的主瓣等参数。天线的输入阻抗的变化是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输入阻抗影响着天线的选择,有输入就要有反馈就好比是有进就要有出是一样的,在接受的过程中也要把自身的信号在反馈出去,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天线的选择也就显得很重要。天线的增益取决于天线的形状、结构、尺寸、材质等方面的科学合理化的设计,使其能全面的提高辐射性能。天线的主瓣一般是指垂直主瓣,而广播电视发射天线一般都是全向天线。广播电视发射技术是一种自由空间波以及导行波之间转换的系统设备,广播电视的输出信号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图像信号,二是声音信号。这两种信号也是我们最常见也最常用的信号,比如我们的电视能收到的就是这两种信号经过后期处理后的产物。虽然广播电视发射技术是一种自由的空间波,但是这种空间波是要通过科学的数学模型转换为空间电磁波信号,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