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69200574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赋》同步测试提高练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赋提高练习一、文本阅读。前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

2、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注释】这篇散文是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

3、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一苇:指小船。冯:同“凭”。美人:指心中所思慕者,常隐喻君主。嫠妇:寡妇。匏樽(po zn):酒葫芦。1.请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4分)倚歌而和之( ) 乌鹊南飞( )下江陵( ) 举匏樽以相属( )2.找出文中与“已而夕阳在山”中“已而”的意思相近的两个词语。(2分) 3.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苏 子 愀 然 正 襟 危 坐 而 问 客 曰 何 为 其 然 也4.请用现代汉语描写出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美丽景象。(2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请指出第段中“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中的“斯”和“彼”各指代什么?(2分) 6

4、.请从文中找出三个字分别填充在下边语句的空格处。(3分)本篇赋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写了主、客二人秋夜泛舟游赤壁,因景生情,经历了由( )( )( )的感情变化过程,表现了苏轼虽身处逆境却超脱、乐观的情怀。7. 积累链接:在沉郁中依然能激励自己保持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何止苏子,刘禹锡在被贬谪二十多年后仍是胸襟豁达,持有乐观进取之精神是如此,请写出最能体现这一情怀的诗句。(2分) 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

5、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

6、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8.下列句中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攀栖鹘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C履巉岩,披蒙茸 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D今者薄暮 儿已薄禄相9.下面对“盖”和“曾”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盖二客不能从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曾日月之几何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A.相同,也相同 B. 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 不同,也不同10.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组是(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后赋写江岸

7、冬景,境界寥落幽峭。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奇境迭出。C前赋以入梦结,表现作者暂得解脱的旷达;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苦闷。D前后二赋都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浑然一体,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解决过程。11.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小题,共8分)(1)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5分) (2)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分) 三、语言运用。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众所周知,被誉为“史上最

8、严环保法”的新环保法,从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其中有诸多亮点,比如,降低公益诉讼的门槛、实行按日计罚不封顶等等。换言之,就是 _ 。新环保法 _ ,也不是棉花棒,而是杀手锏,对污染企业必须零容忍,必须让其付出相应的法律代价。有句名言说得好:“法律不得使违法者通过违法行为而获利。”面对民生衣食住行等领域,相关执法部门应该事前登记备案,加强过程监管,事后 _ 。总之,要以重拳让违法者慑于违法成本太高而不敢违法,而不是因违法成本低而敢于挑战法律,如此,不仅涉事企业会受到触动,其他企业也会引以为戎。参考答案一、文本阅读。1.(4分)应和,唱和;向南;攻下;通“嘱”,敬酒,劝酒。【解析】此题考

9、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本题需注意:南,名词用作状语;下,动词,攻下;属,通假字,通 “嘱”,敬酒,劝酒。2.(2分)少焉 须臾【解析】本题考查对表时间的词语意思的理解,文言词中有大量表示“一会”的词,比如:少顷:一会儿,片刻;既而:一会儿,不久;未

10、几:不久,没多久;俄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不久;紧接着。3.(2分)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此题要先理解,后断句。本题可以根据“然”“而”“曰”“也”判断。4.(2分)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很是美丽。(或: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接着天际。)(意对即可)【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翻译句子,并用现代汉语描绘景物的能力,本题需要把握住“白露”“水光”两个意象,理解“横江”“接天”描绘的景物,发挥想象力,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即可。5.(2分)斯:水;彼: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代词指代对象的能力,根据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可以推断出:斯指水;彼指月。6.(3分)乐 悲(哀) 喜。【解析】此题综合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手法、思路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理清文章思路,本文第一段写“乐”,第二三段写“悲”,最后一段写“喜”。7.(2分) 沉舟侧畔千帆过

12、,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错一字扣1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畔”“沉”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二、类文阅读。6. C【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13、、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危,前句是“高”,后句为正,危坐即端坐。适,前句是“刚好,恰好”,后句为动词“享有”。薄, 前句为“接近、迫近”,后句为与“厚”相对。披,都是“分开”义。故选C。7.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表示出乎意料“竟然”,表假设“如果”,表示从前经历过,连都,故选D。8. D【解析】此题综合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手法、思路、主旨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后赋非情、理、景交融,也不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更没有写出矛盾解决过程。故选D。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