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

上传人:J*** 文档编号:169163409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5篇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12011年7月12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和优秀学生干部到许昌县桂村乡水道杨村学习参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国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杨水才同志的先进事迹展,学习优秀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在展览馆进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杨水才是咱们许昌县桂村乡水道杨村的。少时为地主当长工;1949年3月参军”解说员详细的为我们介绍杨水才同志的生平事迹。作为我校7月红色行中的重要一站。杨水才纪念馆,虽不巍峨却令人肃然起敬。它位于桂村乡水道杨村,是为了纪念党的好儿子杨水才而建的,更是为了学习他那种“

2、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而建的。在纪念馆中,存放着很多关于杨水才的图片、油画,还有一些关于他的报道,就比如: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同月底的一篇为人民鞠躬尽瘁,都是中央对于杨水才工作的肯定和赞赏。还有一些就是杨水才当时所使用的铁镐、土制水平仪、嫁接工具等。它们真实的反映了杨水才同志当时为公为民的大无私精神。特别是那小推车更是使我们想到了,他那是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句钢铁誓言“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会干革命。他的一生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他是光荣的。杨水才,河南许昌县水道杨村人,幼年家贫,从小就给地主当长工。1949年参军,立大功一次,小功

3、两次,荣获“人民功臣”称号。1951年复员,组织当地建立互助组;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水道杨村党支部副书记。在任期间,带领群众呕心沥血搞生产,挖塘引水、植树造林;废寝忘食办农中,联系办学、劳动建校。他病魔缠身坚持连年工作,执意不肯入院治疗。他常说:“小车不倒只管推。”1966年12月4日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继续伏案工作,为水道杨的人民设计着改天换地美丽图画。在认真参观杨水才同志的先进事迹展后,他们步行来到了杨水才同志的墓地,同学们庄重的将墓碑擦洗干净,在杨水才的墓前放上了一束鲜花,面向墓碑三鞠躬表达了对杨水才同志的深深敬意。并为杨水才同志扫墓。在此他们碰到了一位刚从地里

4、回来的老人,激动地向他们讲述了水才同志的故事。最后他满含泪水地说:“好人啊!水才大叔是累死的啊!”归途中,“小车不倒只管推”这句钢铁誓言一直萦绕在大家的脑海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杨水才精神,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2传承杨水才精神,践行为民务实清廉 观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杨水才同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先进典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忍着病痛,带领家乡人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兴办学校,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是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榜样,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

5、,无私奉献精神永不过时,执政为民理念永不能忘,艰苦奋斗的传统永不能丢,清正廉洁的本色永不褪色。杨水才的奉献精神,为民情怀,奋斗精神,清廉本色都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践行。小车不倒只管推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利益追求和精神境界。看过杨水才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税务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需要杨水才精神,干好税务工作需要杨水才精神,如何把这种精神贯彻于税收工作中,我有以下体会:传承杨水才精神,就是学习践行他在思想上,增强群众观念,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

6、把纳税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想纳税人之所想,急纳税2-要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把群众需要解决的利益和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传承杨水才精神,就是学习践行他在勤政廉政上,珍视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自觉把好人情关、金钱关,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一些人认为,当前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再谈勤俭节约有些过时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往今来,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小至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节俭与否,决定着兴与衰。勤俭节约可以积累更多财富,干更

7、多实事好事;艰苦朴素能修炼人的道德修养,增强责任感、进取心。因此,在当前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浪潮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依然尤为重要。我们既要敢于打硬仗,又要善于算好账;既要推动科学发展,又要精于科学理财,真正将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经济发展上,用在为民执政上。特别是在传统的节假日,更应少一些礼尚往来,少一些推杯换盏,多一些时间下基层,多一些精力办实事,多一些财力惠百姓。“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这是杨水才留给我们的精神,一幅幅图片、油画,一篇篇文字诉说着他光辉的一生;小推车、铁镐、土制水平仪、嫁接剪刀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默默奉献、可歌可泣的一生。杨水才- 3 -是一个很普通的基层干

8、部,做的事情也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始终恪守党员职责,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传承,去践行,去思考。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3学习杨水才精神 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近日,组织部机关全部干部职工到许昌市杨水才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认真、详实的讲解,观看一幅幅生动、精彩的图片,端详杨水才同志生前用过的一件件遗物?感触颇多,受益菲浅,特别是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革命”的豪言壮语更让人激情澎湃,情难自抑。他带领党员群众,挖塘治岗,唱响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有效解决了农业灌溉难题;为改变村里的落后

9、面貌,他苦学果树嫁接技术,带病嫁接树苗,不止一次晕倒在苗圃里,硬是带领群众完成了几万株树苗的嫁接任务;他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发扬“抗大”精神,带领师生奋战40天,打坯5万块,建房21间、开荒20多亩,建设桂村农中,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他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全村困难户、五保户情况他了如指掌,谁家缺吃少穿,他都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被群众称为“贫下中农的贴心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级媒体先后对杨水才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成为20世纪70年代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虽然杨水才同志已经离开我们近半年世纪,但他的精神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我们要学习和发扬“水才”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强化群众观念

10、,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学习他紧跟党走、对党忠诚的精神,争做坚定信念的表率。杨水才度过了一个苦难不断的童年岁月,但是正是这悲惨的童年生活,让杨水才更加向往光明、幸福的美好生活,才坚定了跟党走的理念信念,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党的革命事业中。他参加人民军队,喊出了“我决心为解放全中国战斗到底,誓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心声。作为一名普通干部,要学习杨水才永远跟党走、对党忠诚的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认真学习、了解党的历史,学习马列主义论述、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翻身做主人

11、的艰难历程、改革开放奔小康的奋斗历程,了解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发展变化历程。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中,做到自我净化、纯洁政治思想观念,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勇于同一切反党言论、行为作斗争。学习他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精神,争做艰苦奋斗的表率。作为一名普通干部,要积极深入基层,善于创新,勇于探索,敢于面对党员群众,直面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回避矛盾,多听基层意见建议,汲取群众智慧,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走到群众中去,了解基层对组织工作、党建工作的看法,做到察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工作中,要杜绝铺张浪费、奢糜之风,做到不比待遇比奉献、不比条件比成绩,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12、。学习他脚踏实地、一心为民的精神,争做服务群众的表率。杨水才同志从参加解放革命战争,到任职水道杨村,不变的是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的信念和决心。公社领导为他送去的药品,他转身带给了同样患病的杨万顺;水道杨遭水灾,他不顾自家房屋将要倒塌的危险,挨家挨户排查险情,及时把王翠妮、张爱莲两家人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杨水才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干部,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中,要提升服务意识,秉持群众至上服务理念,对党员群众做到嘴巴甜一点、微笑多一点、服务优一点、做事好一点,把组织部门真正打造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要不定期深

13、入群众调查研究,开展包村联户、结对帮扶活动,与群众同甘共苦,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察农家情、解农家忧,实打实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争做为民服务的表率。学习他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的精神,争做清正廉洁的表率。杨水才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在他人看来或许已经有些“不近人情”。他侄儿吃了果园里的两个已经坏了桃子,他掏出1角钱让侄儿交给了大队会计;他弟弟移栽了苗圃一棵杏树苗,他严厉批评了弟弟,并重新把树苗移了回去。正是这一次又一次“不近人情”的举动,群众感受到了杨水才可爱之处和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作为一名普通干部,要学习杨水才敢于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的精神,在工作中要敢于坚持原则,勇于同不良社会风

14、气作斗争,坚守组工纪律、严防道德防线,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要发扬普通干部党性最强的干部的优良传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杨水才不该忘怀的榜样杨水才是当年继焦裕禄之后河南省出现的又一典型人物,是当时全国学习的榜样,看了他的事迹,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人们已经把杨水才遗忘,尤其是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杨水才这个名字。其实,当今社会人们除了向焦裕禄学习外,也应该向杨水才学习。鉴于此,记者近日前往水道杨村进行了采访,以唤起人们对杨水才的怀念。后代以杨水才为榜样虽已立秋,但天气异常闷热,田野里的玉米也热得耷拉着叶子。

15、记者坐着面包车在乡间小道奔波一个小时才找到水道杨村。“水才家乡欢迎您”的标语首先跃入眼帘,再往村里走,还有“推英雄小车,奔小康社会”、“学水才精神,做时代楷模”的标语。根据看苹果园的老大娘指引,记者找到了杨水才的大侄子杨俊杰。杨俊杰说:“我父亲姊妹5个,兄弟两个,杨水才是我大伯。大伯去世时我都10多岁了,当时他生病住在水果园里,我经常去给他送饭。”杨俊杰说,有一次他去给大伯送饭,大伯不在,看到大伯办公桌上放着两个被鸟、马蜂咬烂的苹果,就吃了。杨水才回来一看烂苹果没了,就问他吃了没有。他说吃了。杨水才就很不高兴地说:“集体的东西你怎么能随便吃呢?以后可不能这样多占公家的便宜!”接着,杨水才掏了0

16、.25元给了集体,等于买了这两个苹果。“我大伯从部队复员时,就有肺结核、胃溃疡、肾结石病,当时条件不行,肺结核治不了,属于传染病。我大伯害怕自己的病传染别人,给他介绍很多对象,他也不愿意结婚。所以没有留下后代。”杨水才去世后,水才母亲就把还不到参军年龄的长孙送去参军,希望孙子像儿子一样。杨俊杰现在在许昌一家公司上班。他经常以大伯为榜样教育子女,让他们向大爷学习,效果很好,大女儿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儿子在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上学。杨水才事迹心得体会4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人物生平杨水才,1924年生于河南省许昌县桂村乡水道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6年开始给地主做长工。曾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桂村农中校长。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江南的战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