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9004779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第六章碳氢键的化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碳氢键的化学 烷烃分子由C-C和C-H两种s键连接而成,这两种共价键的平均键能相当高,分别为347.3 kJ/mol和414.2 kJ/mol,因此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烷烃分子在一般条件下不易分解,只有在高温下才会C-C s 键的均裂,这种过程称为高温裂解。高温裂解反应是炼油工业的基本反应,可以将原油中碳链较长的烷烃裂解成日常生活中更需要的汽油组分(C6C9)。裂解一般在5 MPa及500600 oC温度下进行。在室温下,烷烃与许多化学试剂,包括强酸、强碱以及强氧化剂,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一些低沸点的饱和烷烃,如石油醚和正己烷等,常可以作为溶剂使用,而沸点较高的饱和烷

2、烃则可以作为润滑剂使用。饱和烷烃只有在光照或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尽管烷烃分子内的C-H键相当稳定,一般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但C-H键一旦与其它杂原子或不饱和键相连接时,由于受到这些基团的电子效应的影响,其热稳定性和化学性质都将发生显著地变化。例如,醚类化合物的a-氢易发生自氧化反应,烯丙位和苄位的氢原子易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羰基化合物的a-氢因具有较强的酸性,易与碱发生质子交换反应等。另一方面,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性质对碳氢键的性质也有很显著的影响。与p轨道相比较,s轨道上的电子更接近原子核。一个杂化轨道的s成分愈多,则此杂化轨道上的电子也愈靠近原子核。实际上,乙炔的C-H键的键长(

3、0.106 nm)比乙烯和乙烷的C-H键的键长(分别为0.108 nm 和0.110 nm)要短一些。由于sp杂化轨道较靠近碳原子核,sp杂化的碳原子表现出较强的电负性。因此,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参与组成的CH共价键的电子云更偏向碳原子核一边,使得乙炔比乙烯具有更强的酸性。为了清楚地了解碳氢键的化学性质以及不同基团的影响规律,本章将分别介绍不同结构类型的碳氢键的化学反应行为。6.1 与烷基相连的碳氢键 由于碳原子与氢原子的电负性十分接近(分别为2.2和2.1),饱和碳氢化合物的C-H键的极性很小,这些氢原子显示出很弱的酸性,一般不易与碱发生酸碱反应。6.1.1 卤代反应烷烃与氯气在光照或高温下

4、可以迅速反应,导致其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取代。这种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反应叫做卤代反应(halogenation)。工业上已经利用甲烷的氯代反应来生产甲烷的各种氯代产物。甲烷与氯气虽然在黑暗中不发生反应,但在强日光照射下会产生猛烈的放热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氯化氢和碳。在漫射光或热引发下,甲烷与氯气则可以可控的氯代反应,形成氯甲烷和氯化氢。氯甲烷在反应过程中能进一步发生氯代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混合产物中这四种氯代烷烃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反应条件以及起始原料的摩尔配比的影响。使用过量的氯气会导致多氯代烃的比例上升。甲烷的氯代反应被认为是一种由自由基引发的反应。首

5、先,氯气分子在光照或加热下吸收能量后发生裂解,形成氯原子。这种组成共价键的原子各带一个电子的裂解方式,称为均裂。由均裂产生的含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自由基或游离基。氯自由基非常活泼,具有强烈地获取一个电子形成八隅体电子层结构的倾向。因此,它一经产生,在与甲烷分子碰撞过程中,会夺取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氯化氢和另一个新的自由基,即甲基自由基。甲基自由基比氯原子更加活泼,在与氯气分子碰撞时,易夺取一个氯原子形成氯甲烷和新的氯原子。新的氯原子又可以重复进行攫氢反应,新产生的甲基自由基也可以重复发生攫氯反应。像这种每一步基元反应都产生一个新的自由基,因而一经引发,反应就可以不断重复进

6、行下去的反应过程,称为链式反应。由自由基引发产生的链式反应,又称为自由基链式反应(Radical Chain Reaction)。链式反应一般由链的引发(Initiation)、增长(Propagation)和终止(Termination)三个阶段所组成。在甲烷的氯代反应中,氯原子的产生过程属于链的引发阶段,氯原子的攫氢反应和甲基自由基的攫氯反应属于链的增长或传递阶段。一旦反应体系中起始原料被大量消耗后,自由基之间的碰撞几率就会增加,两个自由基间的碰撞会形成新的共价分子,这种过程称为自由基的偶合反应(Coupling reaction)。例如,氯原子与甲基自由基自身和相互间的偶合反应可导致氯气

7、分子、氯甲烷或乙烷的生成。这种自由基的偶合反应会很快消耗掉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使链式反应无法继续,进入终止阶段。与甲烷类似,其他碳氢化合物与氯气也可以发生类似的自由基链式反应。由于伯、仲、叔碳相对应的碳氢键的离解能不同,这些氢原子在反应时会显示出不同的反应活性。例如,丙烷的氯代反应可以生成两种单氯代丙烷。尽管丙烷分子内伯氢与仲氢的数目之比为3:1,相应的取代产物摩尔比却为43:57。与此类似,异丁烷的氯代反应也可以生成两种单氯代产物。异丁烷分子中伯氢与叔氢的数目之比为9:1,单氯代产物的摩尔比却为64:36。为了更确切地比较伯、仲、叔三种氢的相对反应活性,可以假设伯氢原子的活性为1,仲氢原子和

8、叔氢原子的相对活性分别为x1和x2:2x1/6=57/43 x1=3.98; x2/9=36/64 x2 =5.06 键离解能(kJ/mol) 相对活性伯氢 CH3CH2CH2-H 410 1仲氢 (CH3)2CH-H 395 4叔氢 (CH3)3C-H 380 5由此可见,烷烃中氢原子的反应活性大小顺序是:叔氢仲氢伯氢。烃类化合物与氟气会发生爆炸性放热反应,反应很难控制。而与碘基本上不发生反应。在光、热和自由基引发剂的作用下,烃类化合物也可以与溴发生较缓慢的溴代反应。溴的反应活性比氯低,因而在与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时,显示出更高的位置选择性。因此,溴代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更多的应用。例

9、如,异丁烷与溴反应时,几乎只发生了叔氢的取代反应,形成占绝对优势的溴代叔丁烷。6.1.2 热裂反应 烷烃分子中的碳氢键与碳碳键在高温及无氧条件下下会发生均裂反应,这一反应称为热裂反应。例如:催化裂化是在热裂化工艺上发展起来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产优质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艺操作。原料油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 540馏分的重质油,催化裂化工艺由三部分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催化裂化所得的产物经分馏后可得到气体、汽油、柴油和重质馏分油。 有部分油返回反应器继续加工称为回炼油。6.1.3 氧化反应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烷烃与氧气不发生反应。如果点火引发,烷烃可以燃烧

10、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是一种优良的燃料。烷烃分子中C-H键的氧化较难进行。目前,已经知道一些有机酸锰盐或钴盐可以催化饱和脂肪烃的氧化反应,分子氧或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例如,长链烷烃在锰盐催化下,可以被氧气氧化,形成高级脂肪酸,其中C10C20的脂肪酸可以代替天然油脂制取肥皂。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碳氢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仍是全球许多化学家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不过,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在特定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也能使烷烃进行选择性氧化,这一过程可用于工业上生产含氧衍生物的化工原料

11、。例如,环己烷的液相氧化反应可以用于合成环己酮以及己二酸。一些过渡金属盐,如铁、钴或锰盐的存在可以明显加速烃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过程。在这些液相氧化反应中,氧化一般被认为是按自由基反应历程进行的。 此外,异丁烷与氧气在溴的存在下共热,会形成应用较广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反应是通过自由基历程进行的。6.1.4 酶促氧化反应 尽管烷烃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在实验室中较难实现,目前已发现在甲烷单加氧酶的催化下,甲烷可以高选择性地氧化成甲醇。 对于某些特定的烃类化合物,用化学氧化剂很难进行的选择性氧化,利用生物氧化的方法,则可以得到高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氧化产物。例如在药物分子可的松的合成中,孕酮11位碳氢建

12、在微生物催化下易发生高区域选择性羟基化反应,在黑根霉菌(rhizopus nigrieans)作用下可得到11-a-羟基化合物,而在布氏小克银汉菌(cunnighamilla blakesloaus)作用下则得到11-b-羟基化合物。光学活性的b-羟基异丁酸是一些维生素、香料和抗生素的合成原料,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微生物催化的异丁酸的不对称羟化反应来制备,其中假丝酵母属(candida)微生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在室温下可以催化2-乙基苯甲酸的生物氧化,得到高光学纯度的内酯化合物。 另外,目前已经发现,在地层浅处存在一种以石油这种烃类化合物为食物的细菌。这种细

13、菌对烃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氧化能力,故被称为烃氧化菌。迄今,烃氧化菌的氧化机理尚不清楚。由此可见,虽然烃类化合物很难被通常的化学氧化剂进行选择性氧化,但是自然界确实存在一些能在温和条件下氧化碳氢化合物的微生物。6.2 与杂原子相连的碳氢键杂原子的存在对C-H键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对电负性较大的杂原子而言,其拉电子诱导效应的作用结果是促使C-H键的电子云密度和键能降低,使C-H键更易发生异裂和均裂反应。6.2.1与碱的反应 仅与一个中性杂原子相连的C-H键的氢原子酸性相当弱,通常不易与碱直接发生质子交换反应。与一个带正电荷的杂原子,如硫或磷,连接的C-H键的氢原子酸性较强,可以与NaH、NaN

14、H2或丁基锂等强碱发生酸碱反应。与两个含有空3d轨道的中性杂原子,如硫,连接的C-H键的氢原子也可以被上述强碱夺取。例如,仅与两个卤素原子相连的C-H键的氢原子酸性相当弱。例如,二氯甲烷通常很难与碱发生质子交换。但是,与三个卤素连接的C-H键的氢原子酸性明显增强。卤仿的氢原子可以被NaOH等强碱夺取,形成三卤甲基负离子。6.2.2卤代反应 与一个中性杂原子相连的C-H键因键能较低,其氢原子易被各种自由基攫取,形成碳中心自由基。这种自由基可以与杂原子的p或d轨道发生离域作用,稳定性有所提高。因此,在与卤素发生自由基链式反应时,处于杂原子a位的碳氢键的反应活性明显高于普通的碳氢键。例如,1,1-二

15、氯乙烷与氯气进行氯代反应时,可以选择性地形成1,1,1-三氯乙烷为主的产物。由于上述原因,利用烷烃的卤代反应制备单取代的卤代烷时,一般需要使用过量的烷烃。6.2.3 自氧化人们发现,乙醚或四氢呋喃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时,会产生过氧化物。这是因为醚键中的氧原子的拉电子诱导效应使a位的C-H键的氢原子活性增加,在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下,易发生氧化反应, 其C-H键自动地被氧化成C-O-O-H基团,这种过程被称为自氧化反应(autooxidation)。异丙醚比乙醚更容易发生自氧化反应。这种过氧化物不稳定,受热时易分解而发生强烈爆炸。因此醚类一般存放在深色的玻璃瓶内,或加入对苯二酚等抗氧化剂保存。在蒸馏乙醚时注意不要蒸干,蒸馏前必须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用碘化钾淀粉试纸,若存在过氧化物,试纸显蓝色。除去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硫酸亚铁或亚硫酸钠等还原剂以破坏过氧化物。6.2.4 消除反应当杂原子连结在C-H键的b位上时,在特定反应条件下会发生1,2-消除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