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69004776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细化工教案》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授 课 方 案 课次课程名称:精细化工生产工艺学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至 节 班新课内容 绪论新课目的 1、掌握精细化工的的定义、特点要 求 2、理解精细化工的范畴新课重点 精细化工的特点难 点 课 型 讲授教具名称 数 量智能培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内 容总结新课 1、精细化学品内 容 2、精细化学品的分类及其特性布置作业 课 后 记绪 论一、 精细化工的定义与范畴1、 精细化工的定义“精细化学工业”简称“精细化工”是指精细化学品的工业的统称。 精细化率:“是指精细化工产品产值占全部化工总产值的半分率。2、 精细化工的范畴欧美国家专用化学品使用性能分为三大类:准商用化

2、学品,多功能、多用途化学品 我国:农药、染料、涂料、颜料、试剂和高纯物、信息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胶黏剂、催化剂和各种助剂二、精细化工的特点1、多品种、小批量2、高技术密集3、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4、大量采用复配技术5、附加值高6、商品性强三、精细化工过程开发的一般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实验室研究阶段、中间试验阶段、工业化阶段四、精细化工新产品开发的程序五、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课 时 授 课 方 案 课次课程名称: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至 节 班新课内容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 1-1 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特点与分类新课目的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特点 分类要 求新课

3、重点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难 点课 型 讲授教具名称 数 量智能培养 内 容总结新课 内 容布置作业 课 后 记第三节 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一 两种理想流动模型 1理想置换流动模型理想置换流动模型也称作平推流模型或活塞流模型。与流动方向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各点流速、流向完全相同,即物料是齐头并肩向前运动的。 图1-1 理想置换流动 图1-2 理想置换流动浓度变化曲线2理想混合流动模型理想混合流动模型也称为全混流模型。反应物料以稳定的流量进入反应器,刚进入反应器的新鲜物料与存留在其中的物料瞬间达到完全混合。 图1-3 理想混合流动 图1-4 理想混合流动浓度变化曲线二 非理想流动理想流动模型是两种极

4、端状况下的流体流动,而实际的工业反应器中的反应物料流动模型往往介于两者之间。对于所有偏离理想置换和理想混合的流动模式统称为非理想流动。 1. 偏离理想流动的原因实际反应器中流动状况是偏离理想流动状况的,其原因是由于流体流动过程中存在滞留区、存在沟流与短路 、循环流、流体流速分布不均匀、扩散等 ,这是造成非理想流动的几种常见原因,对一个流动系统可能全部存在,也可能是其中的几种,甚至有其它的原因。2. 返混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返混是指不同时刻进入反应器的物料之间的混合,是逆向的混合,或者说是不同年龄质点之间的混合。返混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反应器进口处反应物高浓度区的消失或减低。返混改变了反应器内的浓度分布

5、,使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浓度下降,反应产物的浓度上升。但是,这种浓度分布的改变对反应的利弊取决于反应过程的浓度效应。课 时 授 课 方 案 课次课程名称: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至 节 班新课内容 第二节 反应器计算基本方程式新课目的 了解反应器计算方程式要 求新课重点 动力学方程式、物料衡算式难 点课 型 讲授教具名称数 量智能培养 分析理解能力内 容总结新课 内 容布置作业课 后 记第二节 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包括:描述浓度变化的物料衡算式;描述温度变化的能量衡算式;描述反应速率变化的动力学方程式。 (1)物料衡算式依据:质量守衡定律。基准: 取温度、浓度等

6、参数保持不变的单元体积和单元时间作为空间基准和时间基准。通过物料衡算,可以描述物料浓度的变化规律,给出反应物浓度或转化率随反应器内位置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对任一组分A在单元时间、单元体积V内有:-单元时间内进入单元体积的反应物量单元时间内离开单元体积的反应物量单元时间、单元体积内转化掉的反应物量单元时间、单元体积内反应物的积累量-= (2-1) (2)热量衡算式依据: 能量守衡定律。基准: 取温度、浓度等参数保持不变的单元体积和单元时间作为空间基准和时间基准。通过能量衡算 ,可以描述物料温度的变化规律,给出温度随反应器内位置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对任一组分在单元时间、单元体积V内(以放热反应

7、为例)有:=+单元时间内进入单元体积的物料所带进的热量单元时间内离开单元体积的物料所带出的热量单元时间、单元体积由于反应产生的热量单元时间、单元体积内热量的积累量 -单元时间内单元体积传递至环境或载热体的热量-(2-2)(3)动力学方程式均相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 (2-3)式中 i -组分i的反应速率,mol/m3.sV 反应混合物的体积,m3ni 反应物的摩尔数,mol 反应时间,S均相反应速率其他形式的表达式:恒容下进行的反应: (2-4)式中 Ci组分i的浓度,mol/m3 均相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在均相反应系统中只进行如下不可逆化学反应:A S ,其动力学方程一般都可表示成: = (2-

8、5) (2-6)式中 A 反应物A的反应速率,mol/m3.s; nA 反应物A的摩尔数,mol;cA 组分A的浓度,mol/m3 ;n 反应级数; k 反应速度常数。物料衡算式和动力学方程式是描述反应器性能的两个最基本的方程式。课 时 授 课 方 案 课次课程名称: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至 节 班新课内容 第二章 釜式反应器新课目的 掌握釜式反应器结构要 求新课重点 搅拌器类型与结构难 点课 型 讲授教具名称 多媒体数 量智能培养 工程知识、反应器知识内 容总结新课 釜式反应器结构内 容 搅拌器类型布置作业 简答反应釜结构、搅拌器作用与类型课 后 记第二章 均相反应器釜式反

9、应器又称槽型反应器或锅式反应器,它是各类反应器中结构较为简单且又应用较广的一种。主要应用于液-液均相反应过程,在气-液、液-液非均相反应过程中也常应用。在化工生产中,既可适用于间歇操作,又可单釜或多釜串联用于连续操作过程,而又以间歇生产过程应用最多。间歇釜式反应器具有适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宽、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等特点;而连续操作时具有温度、浓度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均一等特点。任务一 釜式反应器的结构釜式反应器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反应器壳体、搅拌装置、密封装置和换热装置四大部分。釜式反应器外形如图2-1所示,其基本结构见图2-2。 图2-2 釜式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图2-2 釜式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图2-1釜

10、式反应器外形示意图 一、 釜式反应器的壳体釜式反应器的壳体结构包括:筒体、底、盖(或称封头)、手孔或人孔、视镜及各种工艺接管口等。壳体的材质主要为钢制反应釜、铸铁反应釜及搪玻璃反应釜。搪玻璃反应釜在医药、染料、精细化工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搪玻璃反应釜耐腐蚀性能优越,能耐大多数无机酸、有机酸、有机溶剂等介质的腐蚀;耐热性能好,允许在- 30+240范围内使用。但抗耐冲击性较小。1.封头和釜底封头和釜底、盖常用的形状有平面形、蝶形、椭圆形和球形,釜底也有锥形,见图1-3所示。图2-3 几种反应釜底的形状2手孔和人孔手孔和人孔的安设是为了检查设备内部空间以及安装和拆设设备内部部件。手孔的直径一般为0

11、.150.20m,它的结构一般是在封头上接一短管,并盖以盲板。当釜体直径较大时,可以根据需要开设人孔,人孔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圆形人孔直径一般为0.4m,椭圆形人孔的最小直径为0.400.30m。3视镜釜式反应器的视镜主要是为了观察设备内部物料的反应情况,也作液面指示用。 二、 釜式反应器的搅拌装置1、釜式反应器搅拌装置的作用:使物料混和均匀,强化釜内的传热和传质过程。2、常见的搅拌器结构:包括旋转的轴和装在轴上的叶轮。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叶轮,它随旋转轴运动将机械能施加给液体,并促使液体运动。3、常用的搅拌器类型:有浆式、框式、锚式、旋浆式、涡轮式和螺带式等,其结构如图1-4所示。桨式搅

12、拌器 由桨叶、竖轴所组成。桨叶一般用扁钢或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制造。桨式搅拌器的转速较低,一般为2080rmin。桨式搅拌器直径取反应釜内径的1/32/3。桨式搅拌器适用于流动性大、粘度小的液体物料,也适用于纤维状和结晶状的溶解液,物料层很深时可在轴上装置数排桨叶。 桨式搅拌器 框式搅拌器 推进式搅拌器 锚式搅拌器 螺带式搅拌器 涡轮式搅拌器图2-4 搅拌器的几种形式框式和锚式搅拌器 框式搅拌器可视为桨式搅拌器的变形,其结构比较坚固,搅动物料量大。如果这类搅拌器底部形状和反应釜下封头形状相似时,通常称为锚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直径较大,一般取反应器内径的2/39/10,5070rmin。框式搅拌器与釜壁间隙较小,有利于传热过程的进行,快速旋转时,搅拌器叶片所带动的液体把静止层从反应釜壁上带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