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上传人:Wo****A 文档编号:168958825 上传时间:2021-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老师在设计鲁滨孙漂流记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WTT在此整理了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包括快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信息、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2.知道鲁滨孙漂流记小说的梗概,品读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3.通过讨论交流方式,学会理解鲁滨孙在荒岛遇到的困境,分析鲁宾孙一一

2、解决问题,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并且学会一定的求生技能。学习重点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能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鲁宾孙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电影视频、课文插图,复印文字片段。教学过程:课前与学生探讨读过的或知道的名著。一、搜索积累,警句导入:名著,记载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苦乐善恶。人一生精读几部名著,会提高文化品味和自身修养,完善自我人格魅力,铸造内心世界和情感,关注真正的价值和真实生活。经典的魅力会在我们的精神和人格上产生一种超越、一种支撑和一种理性的沉淀。让我们阅读经典,在那些历久弥新的文字里体会别样

3、的人生,接受一份来自岁月的默默关怀。我们今天要学习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鲁滨孙漂流记。(师书写板书)二、了解作者,走进背景。1.作者是谁?(生说)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吗?(生说)2.师课出示笛福资料。笛福(约1660-1731),英国作家,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是“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对英国小说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英国报刊文学之父”,是英国小说走向平民化的关键人物,为英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更是他蜚声世界文坛。3.怎么样,喜欢他吗?想不想读读他的作品?(生说)二、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下面,过渡: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默

4、读课文梗概部分,想想课文讲了一什么事?(生说)2.交流读书情况。过渡:生活需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到灿烂的阳光;学习也同样需要经历考验,才能品尝到知识的甘甜。谁愿意向大家展示自己?(先让两个同学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意并且询问大家是否同意但并不急于下结论)3.老师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小说重要内容。(课出示)(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孙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由这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入下文)三、初步分析,理解课文过渡: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鲁滨孙一过就是二十多年啊!多么漫长的二十多年啊!他一定

5、经历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师出示课)“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解决的?并把他所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办法做上记号,以及在让自己有所感触的句子旁边写下批注。”2.师生交流,师适时出示句子住 : 搭帐篷 (他具有建筑的知识和能力)吃: 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他有狩猎的技能,动物养殖的知识和技能)安 全: 插树桩羊群分养 (他有智慧 勇敢无畏)孤 独: 救下“星期五”为伴(他是一个有爱心、勇敢的人。)过渡:鲁滨孙一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他经历了种种磨砺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多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生活,体会那段不平凡的人生

6、经历。(观看影片)四、拓展延伸1.师:鲁滨孙能在荒岛上生活20多年,而没有被饿死、冻死,没有被野兽吃掉,没被野人打死,而且还能安全地返回祖国,靠的是什么?他具有那些非同寻常的素质?(学生明确:鲁滨孙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坚忍不拔的意志。)2.师:哪些事例体现出鲁滨孙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出示课)(课文内的):(1)面对现实,勇于行动,自己动手创造生存条;(2)靠十几粒麦种反复收种,经过四年才吃到自己种的粮食;(3)发现野人后,克服恐惧,勇敢地与之周旋并救出星期五。师:这些说明(鲁滨孙)不等不靠,自己动手走出困境。3.过渡:但,在这漫长的28年中,他经历的困难又何止这些?你们知道吗?为了离开孤岛,他

7、花了34天的时间砍下一棵大树的根,花了1个月的时间刮去了树皮,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凿成了一条小船-他,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又一切艰难险阻。下面,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的精彩片段,再一次领略他的风采。4.思考:这部分内容你最欣赏哪一处?找出来说出理由。预设:好处坏处对照表(复印发放)1)(首先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鲁宾孙顽强的精神。)(齐读、分男女读、分小组读、分师生读好等)这张表给鲁滨孙带来了什么?2)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生说)(师随机课出示):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师:谁来读读这句话?师: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

8、喜欢它,是其中的一些语言常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感受这句富于灵魂和力量的语言!五、拓展延伸同时也正是这些良药,才使面对人生困境的鲁滨逊有所作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而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也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数不清的“荒岛”,“鲁滨孙精神”给你怎样的启发?(生自由发表观点)六、总结全文人生就是一艘荡漾在生命长河中的小船,会经受数不尽的风风雨雨,也会享受数不尽的万里晴空,而正真掌握命运的人是你。

9、以你的顽强、勇敢、智慧,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师板书)六、阅读推荐过渡:在准备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给自己加油充充电吧!1、阅读原著鲁滨孙漂流记2、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七.板书设计:鲁滨孙漂流记住所 生存 食物安全 做人 孤独(聪明能干、机智勇敢、不畏艰难)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2、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鲁滨孙到荒岛后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体会他勇敢无畏的精神。过程设计:一、导入:1919年9月1日,酷爱航海和冒险的

10、鲁滨孙,乘座这艘轮船,踏上了远航非洲的途中。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船长在舰桥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雾越来越浓,周围一片漆黑。突然,一声闷雷,紧接着,风雨交加,铺天盖地的大浪不断的打到船上。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分,一片混乱。海水迅速吞没了所有的人。第二天,海面上平静下来。死里逃生的鲁滨孙艰难的爬起来,发现同伴无一生还,绝望的看着对面的荒岛-同学们,鲁滨孙的命运将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滨孙漂流记。相信学完课文后,你们会明白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读大屏幕上词语三、再

11、读课文,合作学习通过刚才的阅读,相信鲁滨孙已经给你们留下了一些印象。看,这就是鲁滨孙。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小组为单位,说说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鲁滨孙?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要求划出相关句子,并做上批注。1、读课文,划相关句子,做批注。2、小组交流。3、组织反馈。(师适时板书:住、吃、安全)同学们,课文围绕这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鲁滨孙所经历的困难,从而使我们认识了一个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鲁滨孙。四、观看课文影像,体会人物精神。但,在这漫长的26年中,他经历的困难又何止这些?你们知道吗?为了离开孤岛,他花了34天的时间砍下一棵大树的根,花了1个月的时间刮去了树皮,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凿成了一条

12、小船-但他,却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又一切艰难险阻。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鲁滨孙面对野人的精彩片断,再一次领略一下他的风采。允许同学们边看边窃窃私语。五、畅所欲言,谈感受:同学们,精彩的片断欣赏完了,你想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畅所欲言吧!七、拓展练习:是啊!鲁滨孙可真了不起,他不畏艰险,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却选择了退缩,甚至死亡。下面,我们就来听两则新闻报道,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本周要闻:4月8日凌晨6时,常德市一名13岁的学生吊死在自家房里,留下的遗书里称,学校伙食太差,没有家里的饭菜好吃,他愿意为同学们“作出牺牲”。日前,人

13、民日报刊出了一篇题为陪读,让大学生失去什么的报道,在全国高校引起很大反响。据中国社科院调查统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陪读”都不是个别现象,如今陪读延伸到大学也是自然而然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八、总结:听了大家的想法,老师感到欣慰。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像鲁滨孙一样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九、出示书鲁滨孙漂流记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实际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的缩写,课余时间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去读读这本世界名著。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成为生活的强者!教学反思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

14、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再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读课文重点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讲一讲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最后,交谈一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

15、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孙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另外,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历险小说类。记叙探险、历险的故事,以“险”扣人心弦,情节跌宕曲折,向来拥有众多的读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奇”与“险”相结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魅力。我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学完课文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等,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下页更多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