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68956088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3 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案(共三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3声声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期作品,词情凄清。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积累基础知识,引领学生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2.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有效提问,理清思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3. 通过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

2、的意境意蕴,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4. 了解李清照词的特点,领略宋词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教学重难点】1.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2.体味声声慢的“愁”情。【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李清照词的风格及变化。3.自查资料,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4.自读课文,读懂大意,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积累李清照名句,导入新课。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

3、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7、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1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11、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12、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13、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1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1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二、文学常识:1. 作者:李清照(11041155),今山

4、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宗。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

5、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华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她是中国历

6、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2. 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3. 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之一。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

7、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4.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5. 叠词:叠词是指词和词连起来用,叠词在诗词创作中独具魅力,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形象性;诗词中叠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二是确切性。叠词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三是音乐性。叠词可使诗词的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

8、起来,声声悦耳。三、背景及解题1.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2.解题:“声声慢”是词牌。3. 名家评论: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

9、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定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中有此文笔,殆间气也。明杨慎词品卷二: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其词云(略)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

10、诗馀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四、内容研读:(一)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翻译全诗。明确:白话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2. 声声慢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愁”。抒发了作者

11、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之愁。(二)诵读体味: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画出朗读节奏,体味情感。明确:朗读节奏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分析结构:自读全词,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请简要概括上下片的内容。明确:感情基调:悲凉。内容:开头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从秋天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

12、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下片写黄花满地枯萎,再也无人摘取。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再加上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怎样熬能到天黑,正值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体现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四)赏析内容:1.思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明确:(1)这几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痕迹;第二层,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层,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2)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

13、,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寻寻觅觅”写动作,写出了寻觅无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环境,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心理,写出了心里的沉痛凄厉。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表达效果:增加形象性;表达更确切;音律和谐,声声悦耳。(3)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2.思考:词人为何说是“淡酒”?为什么词人看到“雁”会伤心?明确:(1)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

14、明了作者的晚年生活是何等凄凉惨淡。(2)睹物思人。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这也表现了词人天涯沦落之感。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3.思考:如何理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词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忧伤而憔悴消瘦。正是因为词人无心赏景,虽是菊花堆满地,却不想去摘赏。然而,人不摘花,花却自己凋谢。等到花自憔悴损,欲摘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自己无心摘

15、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怜惜菊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令人回味。4“梧桐更兼细雨”中“更兼”表明了词人怎样的心境?明确:“更兼”表明了词人脆弱不堪的心境。梧桐叶落即已不堪忍受,又加上“细雨”伴唱,秋韵更浓,词人的愁苦也就更深。5.思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次第”指哪些“次第”?词人为何说“怎一个愁字了得”?明确:(1)“次第”意为光景、状况,指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2)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五)鉴赏形象:1意象:思考:词人围绕词眼“愁”字,都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明确:黄花:词中的黄花取其衰败之像,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之义。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酒:词中的酒除此意外还有御寒之意,“淡酒”,并非酒淡,而是因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风:词中的风紧急,猛烈,并且是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