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68956073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同步练习、导学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是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于人物通讯。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积累基础知识,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2.理清文章脉络,掌握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手法,培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3.挖掘人物亮

2、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4.自读、研读相结合,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手法。4.理解张秉贵“一团火”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当今时代的意义。【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人物通讯的文体特点。2.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张秉贵的经历及精神品质。3.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4. 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2017年,为纪念曾经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作30多年的老劳模张秉贵,王府井集团决定,将每年的9月18日设立为张秉贵日,以传承和发扬他

3、的“一团火”精神。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会有这样的殊荣?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张秉贵,了解一下他的“一团火”精神。二、文学常识:作者:林为民,1942年出生在我国台湾,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林为民自18岁起先后就职于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社,直至退休。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记者工作。三、了解张秉贵: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到纺织厂当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让张秉贵不堪回首。新中国成立的50年代初,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尽管规定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他从195

4、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1957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北京有燕京八景,张秉贵售货被称为“燕京第九景”。1987年,张秉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在大门广场处为其竖立半

5、身铜像至今,陈云同志亲笔为其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四、背景及解题1.写作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昂扬的热情和冲天干劲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张秉贵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燕京第九景”。2.解题:“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一标题意蕴丰富,含意深刻。表层意思是说张秉贵业务熟练,服务热情似火,市民被他的真诚和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的行为所感动;内在

6、含意是歌颂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先锋人物们火一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的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和付出的精神。五、内容研读:(一)理清层次:1.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明确: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表现。第二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成长。第三部分:张秉贵的“一团火”品格的影响。2. 思考,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结构有什么特点?明确:“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

7、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结构上的特点: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二)探究人物精神品质及现实意义:1.思考,文章写了张秉贵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从中可以看出张秉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表现了他的耐心细致、周到体贴。张秉贵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表现了他体贴入

8、微、急人所急、解人所难的品质。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表现了他的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表现了他的隐忍克制、爱岗敬业、公私分明。张秉贵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买得少的顾客质问后受到触动,表现了他自我反省、不断成长的品质。张秉贵忆往昔被兵痞打,今天却收到女顾客的水果而感慨不已,表现了他懂得感恩,乐于奉献的品质。张秉贵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表现他主动求知、严于律己、视“为人民服务”为服务宗旨的品质。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而受启发,表现了他善于剖析小事、思想觉悟高。小结:张秉贵是一位热情体贴

9、、细致周到、诚恳耐心的优秀老售货员。2.思考,找出文中写“一团火”的句子,思考“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为题有什么好处?作家冰心说:“他用这团火,温暖着别人,照亮了别人”,当今时代,我们要如何理解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明确:(1)收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贷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张乘费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小结:

10、“心中一团火”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张秉贵接待顾客时饱满的工作热情。“温暖众人心”指顾客满意且以真心回馈张秉贵。这一标题句式整齐,揭示了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一心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典型代表,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把“一团火”精神做成品牌,以品牌为载体,用劳模的崇高理想凝聚职工,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职工,用劳模的高尚情操陶冶职工,用劳模的进取意识引领职工,这是弘扬“一团火“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劳模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激励大家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这对于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

11、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对稳定就业、稳定社会、促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概括课文主题思考,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明确:文章叙述了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高度的工作热忱和对顾客“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为人民服务的事迹,高度赞扬了张秉贵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四)总结写作特点:1.思考,文章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张秉贵的精神品质?明确:文章通过语言、细节、动作等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张秉贵。通过人们的悄悄议论侧面描写,还有细节描写:一个抱小孩的女顾客来买糖,张秉贵一系列的细心行为,比如让他先把糖给孩子吃,一会儿一

12、块儿算账,又拿出几块儿,用小纸袋包装好,塞到孩子兜儿里,留着孩子路上吃等等,这一系列的行为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张秉贵体贴入微的服务态度。还有一位不讲理的、气呼呼的女顾客来买糖,张秉贵并没有因为顾客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一如既往地站在顾客的角度为顾客考虑、服务,最后终于感动了顾客,使其和张秉贵说明了自己生气的缘由。通过这个气呼呼的女顾客来买糖,张秉贵这样一种耐心,细心的态度,我们又进一步看到了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心。2. 思考,文章在描写张秉贵的时候,选择了很多细节,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明确:示例1: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13、。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示例2: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示例3: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示例4: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个共产党员到底图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小结: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3.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明确:(1)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使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2)结构上的特点: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贯穿全文。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的作用。(3)倒叙写法。先点明张秉贵是劳

15、动模范,再用丰富事例加以佐证,同时辅以插叙。买糖果的人形形色色,有老有少,有感激他、赞扬他的也有脾气爆、对他发火的,但是张秉贵始终用他“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态度服务每一个人。这样安排更能突出这位劳动模范就如一团火,无论何时何境都能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温暖众人心的美好精神品质。六、拓展探究:思考,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给了你什么启发?明确:示例1:张秉贵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这种“心有一团火,温暖万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示例:2: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位杰出的劳动模范,像他那样爱岗敬业,像他那样刻苦勤奋,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像他那样助人为乐!示例3: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七、课后作业: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描写一位同学,不少于500字。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同步练习【课前自主梳理】1读准字音(1)单音字熙熙攘攘()() 亲昵()过磅() 精神抖擞()凌辱() 渗满汗珠()答案x rngnbngsulngs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