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68932899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薇》同步测试基础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薇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狁之故()不遑启居()我戍未定()王事靡盬()小人所腓()靡使归聘()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望风披糜 忧心忡忡 即来之,则安之 世外桃园B糜糜之音 纵横驰聘 弥天大谎 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 戍马倥偬 仓遑逃窜 箭拔弩张D寻物启事 莫名其妙 沧桑巨变 山清水秀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问候C行道迟迟 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 高大的样子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

2、/小人所腓5.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6采薇一共分为六

3、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1章写: 。 第2、3章写 : 。 第4、5章写: 。 第6章写: 。 全诗体现了: 。 7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内容: 。 艺术手法: 。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读下列诗句,回答811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8对这首诗中词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9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

5、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10. 诗中描写两种不同的情境。请分别将有关诗句写出来,并概括其所包含的感情。_11.木兰诗也有描写战争,请写出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惨烈的句子,作为本诗的一个补充:_,_。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解:君子:此处称丈夫。役(y):苦役。曷:何时。至:归家。埘(sh):鸡舍。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佸(hu):聚会、相

6、会。桀(ji):鸡栖的木架。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苟:大概,也许。1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B第一层,直抒胸臆盼望丈夫归来。第二层,从正面描写,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却无归期。第三层,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C“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D“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十二个字,就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面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心情,是很耐人寻味的。13.“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7、”的作用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思妇的什么情感?用什么艺术手法?二.发散思维1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写出与本故事主旨相吻合的成语。(不少于4字)喜鹊喜欢把巢筑在高高的树顶上,但秋风一起,便摇摇欲坠。喜鹊和孩子们蜷缩巢中,惊恐万状。有一种喜鹊自以为很聪明,在夏天未到之时,就想到了秋天。它预料秋季肯定会刮大风,便不顾劳累将巢从高高的树顶搬到低矮的树桠上。新筑的窝巢真的是舒适安全,大风再也不会侵扰它了。夏天到了,浓密的树荫是歇凉的好去处。人们一抬头就看到了喜鹊的窝巢,再一伸手,就可以轻易地掏到窝巢中的小鹊和鹊蛋。小孩子们也找来竹竿,争相挑巢里的小鹊和鹊蛋。可怜的喜鹊虽然考虑到了未来的灾患,却没看到眼

8、前的危险,还是没能避过灾难。答:_15在人际交往中,“同理心”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同理心”是指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在竞选值周班长失败之后对你说的话,你该如何回答他呢?要求以“如果是我”为开头,并运用“同理心”原理。(不超过50字)同学:我做出了那么大的努力还是没有选上,看来我真的不行!你的回答:如果是我,_。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 xinynhungshgfim2D; 3C; 4C;5.D【解析】: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6第1章:戍卒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不得归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第2、3章:

9、军旅生活之苦。第4、5章:战争场面。第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全诗: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7(1)内容: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2)雄性的鸟兽 牝 牝鸡司晨、牝牡骊黄 牡牝不分。(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烈。8.B【解析】(“霏霏”是形容雪下得很大。) 9.A【解析】(

10、这首诗没有运用起兴的手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直接叙述,而非对他物的描绘。)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包含的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烘托人物陈旧抑郁的心情。1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2.B13.作用:点明全篇的主旨 ;表达了对服徭役丈夫的思念、关怀之情;运用了对比烘托(侧面描写)的艺术手法。二.发散思维14.百密一疏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选词合理即可)【解析】:此题为“压缩语段”的变形。解题时应注意:一是整体把握寓言寓意,并掌握其情节;二是把握喜鹊的遭遇,注意恰当联想;三是找出与寓言中语句或情节对应的成语。15. (如果是我,)我也会感到失望。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会改进不足,争取在下次竞选中当选。【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目已对“同理心”作了解释,并要求“运用同理心原理”组织答案,那么所拟的答案就应体现“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这一原理。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