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68928680 上传时间:2021-02-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繁殖》(表格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用种子繁殖【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制作、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

2、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12.3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教材分析】用种子繁殖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繁殖的第一课。通过一年级下册动物与植物单元的学习

3、,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奠定基础。通过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认识,对植物的种子并不陌生,也曾探究过种子发芽的条件,这对本节课学生探究种子萌发胚根的生长方向、埋土深度等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并结合资料,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与种子萌发成的植株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提出有关种子萌发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解决一些播种技术问题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特点和条件。第三部分,分析并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认识每种果实都有它独特的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便

4、种子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延续与拓展,指导学生观察一些种子,并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什么关系。【学情分析】在本单元之前,本套教材已经指导学生认识过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一生,学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和认识,但缺少繁殖这关键而重要的一环。学生对动植物的繁殖有兴趣,但存在一些认知偏差,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纠偏并满足其求知欲。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出一种原因、想出一种方法、了解一种形式,这属于线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仅有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多角度的发散思维。因此,本单元试图通过植物用种子繁殖和用营养器官繁殖、动物的卵生和胎生等,引导学生在了

5、解事物的多样性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增长知识和智慧。【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科学探究: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发现种子内部构造的相似之处,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一些特点和条件。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科学态度:1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能接纳他人的建议、观点,完善自己的实验探究方案。科

6、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教学难点】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解剖视频。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葵花籽、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探究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究意图1、 观察图片,导入课题1. 出示蚕豆和葵花籽图片。提问:同学们,这些是什么?它们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2追问:那种子有什么作用?3学生回答。4.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种子繁殖”。(板书课

7、题:用种子繁殖)5揭示课题:那空气会不会像水一样占据空间呢?1学生交流回答:蚕豆和葵花籽,他们属于植物的种子。设计意图:在三年级学生们学习过种子的相关知识,回顾旧知,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 2、 解剖种子,观察结构1. 过渡:小小的一粒种子却可以发展成一株完整的植株,真神奇啊!这种神奇的力量其实就孕育在种子的内部,大家想看一看种子的内部结构吗?2谈话:要想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我们需要学习一门新“技术”解剖种子。怎样解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3提问:同学们觉得解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4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注意事项,提出要求:(1)用力要小,动作要慢。(2)镊子的尖端不对人,以免伤到人。(3

8、)解剖结束,保持桌面整洁。(4)观察并画出种子的内部构造,思考各部位的作用。5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认识胚根、胚芽、子叶以及它们的作用。种皮 :保护种子。胚根 :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 :发育成植物的茎、叶。子叶 :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1学生观看解剖视频。2学生回答。3学生活动:解剖种子,观察结构。4汇报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种子内部的兴趣。视频出示解剖方法,直接明了,学生也容易掌握。通过自主概括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讨论种子内部结构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3、 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1. 过渡: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

9、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提出问题:(1) 如果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2) 种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呢?2学生猜测。3提问: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4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提醒实验注意事项:(1)挑选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颗粒饱满的种子。(2)放置种子的方向要不同,要用事先浸泡过的种子。(3)控制埋种深度时,除了竖插法,还可采用掩埋法,即先挖出不同深度的小坑,竖放种子,然后回土,固定住种子。5.提出活动任务:小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究。领取实验材料,课后操作,每天观察,完成活动手册记录,下次交流汇报。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实验设计方案。设计意图: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两个探究

10、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明确分工,课后观察记录,下次进行汇报。四、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1出示教材图片。提问:大多数植物繁衍后代要靠种子的传播。图上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挑你知道的说一说。2学生回答。3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并板书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借助果皮弹力:凤仙花借助风:蒲公英借助水:椰子借助动物:野樱桃、鬼针草4提问:你还知道其它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5学生举例。教师有意识地把传播种子方式相同的植物名称板书在一起。(注意:如果学生说出来的植物教师不了解,暂时不要想当然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应查找资料,然后作出正确判断。)学生阅读资料卡

11、片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尝试归纳概括种子的传播方式,畅所欲言,充分唤醒课外科普知识。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两个探究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明确分工,课后观察记录,下次进行汇报。五、观察种子,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1出示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过渡:瞧,这是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请大家仔细观察,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学生观察种子。提出要求:请你观察这些植物的种子,猜一猜它们的传播方式,并说明理由。3交流。要点:不但要说出猜想,还要说出依据。悬铃木:种子外长有冠毛,容易被风吹走。苍耳:种子外长有带钩的尖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到达远处。4总结:不同的

12、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它们都利用了自身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传播自己的种子。六、总结拓展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交流。3拓展:课后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将科学探究延伸至课外。【板书设计】12用种子繁殖13.用根、茎、叶繁殖【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设计、探究、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 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 能基于所学知识, 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

13、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 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 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乐于参加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 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本

14、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 叶等来繁殖后代。 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教材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繁殖的第二课时。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在我们周围;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因此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植物利用种子的繁殖对学生来讲比较熟悉。本课带领学生认识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并且利用根

15、、茎、叶种植植物。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这也包括导入活动,让学生思考“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怎么繁殖”;引发学生猜想并讨论交流。第二部分,探究环节,用根、茎、叶来繁殖。包括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实践操作,种植一株植物。接着利用视频资料了解利用根、茎、叶繁殖的其他植物。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通过后续的观察,学生能进一步知道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学情分析】通过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学习,学生已经直观地认识了植物的根茎叶的基本特征以及作用。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种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