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81921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亳州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 文 试 题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 I卷(阅读题,共 66 分)一、 (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都 处于市场化程度偏低、管制偏多的状态,这不仅抑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未能满足社会正常的文化消 费需求,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这部分未能满足的文化消费需求将会不断提升。因而,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前提下,当政策的东风 吹起时,文化 产业自然就成为 了资本的投资方向。相应的,资本的这种预期和注入

2、也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力。 因而可以说,当下资本与文化的相遇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良机。然而,能否把握将良机转换为文化产业的良序发展,文化 产业却充满了 忧虑。 资本的天性是急功近利,追求的是短时间、高收益。文化的天性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是“透出人心”,其最为忌讳的恰恰是“急功近利”,好的文化项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个成功的文化产品固然能够为资本带来巨大的爆发式利润增长,但在取得成功之前,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更需要投资者和运 营者懂得文化,懂得持 续发展,愿意长期浸润在文化中,将打造文化精品的愿望优先于谋取暴利。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涌入文化 领域的投资者普遍怀着淘金的情 怀,高盈利是

3、他 们的首要选择。因而,很多文化公司面对 的不仅是资本的快速注入,还有高回报压力。以股权投资为例,一般来说,当风险投资对企业投入一定资 金后,会占有相应的股份。为了确保资本回报,投资者会与 创业团队签署对赌协议,要求企业每年盈利需达到一定数额,如果企业不能实现定期业绩,风 投所占的股份比重就会上升,直至获得企业的控股权。在定期业绩的压力之下,文化企业不可能以厚积薄发、精雕细琢、打造文化精品来作为发展目标,只能以快速发展、做大企业、尽早上市,以便 赢得更好的投资方来接盘作为企业目标。为此,很多文化企业不得不放弃其 产品的文化属性,而 单纯 以商业性来打造产品。 结果,在文化产业领域内,一方面,最

4、能获得资本注入的仍然是电影、出版发行、演出等商业模式已然成熟清晰的企业;另一方面, 为了获得资金的注入,新成立的文化企业会纷纷按照风险投资的偏好来组建企业团队、构建企 业理念。 这是文化与 资本相遇时最容易出现的结果,而这一结果的最终结局是,文化企 业因丧失了文化属性而被市 场淘汰,被 资本抛弃。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金融资本是水,文化 产业是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理性长效的投资,可以帮助文化产业做大无形 资产,形成 战略优势,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升级。急功近利的投资,则会让文化产业摒弃 缓慢沉淀和精雕细琢,放弃文化属性,最终失去文化企业的可持续。文化产业虽然借着政策的 东风赢得了资本的大量涌入

5、,但它与金融资本的对接融合,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节选自新产经(2012.06)刘芳当文化遇到资本)1.对我国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A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将不断增长,文化产业和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愈趋紧张。B现在,决策部门已经意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出台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给文化产业松绑,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C我国文化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放宽管制的政策必将提升资本的利润预期,吸引更多资本的注入,这将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D资本注入文化产业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和创

6、造了良机,然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资本的天性是急功近利,而文化产业投资周期长,好的文化项目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是二者矛盾的焦点所在。B文化产业不属于高盈利的产业,它需要投资者和运营者懂得文化、热爱文化,把打造文化精品比谋取暴利看得更重。C很多文化公司由于定期业绩的压力,不可能把打造文化精品作为发展目标,而不得不放弃其产品的文化属性。D电影、出版发行、演出等企业之所以最能获得资本注入,是因为这些企业商业模式已然成熟清晰,资本容易实现盈利预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公司

7、为谋取资本的垂青,很容易摒弃对文化属性的追求;这样,文化企业也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最终会被资本抛弃。这是文化遇到资本时的尴尬。B文化与资本天然存在矛盾,如果不能找到恰当方式解决这一矛盾,无论资本盈利状况如何,文化产业都将可能失去其文化属性,并失去资本的青睐。C文化产业,特别是新成立的文化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怎样缩短投资周期,降低投资风险,是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D当资本大量快速涌入时,文化产业如何与金融资本对接融合,实现文化精神与商业精神的融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探索过程。二、 (3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19 分)田仁朗,大名元城人。太祖即位,从讨李

8、重进,攻城有功,还,与右神武统军陈承昭浚五丈河,以通漕运。干德中,讨蜀,命仁朗 为凤州路壕砦都监。伐木除道,大军以济,录功迁染院副使。太祖征太原,与陈承昭壅汾水灌城。城将陷,会班 师。俄迁内染院使,数日,改左藏 库使。为中官所谗,太祖怒,立召诘之,至殿门,命去冠 带。仁朗神色不挠,从容曰:“臣尝从破蜀,秋毫无犯,陛下固知之。今主藏禁中,岂复为奸利以自污?”太祖怒释,止停其职。开宝六年,起为权易使。七年,以西北边内侵, 选知庆州。仁郎至,率麾下往击之,短兵将接,前锋稍却,仁朗斩指挥使二人,军中震恐,争乞效命,遂大破之。其酋长相率请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太平兴国初,秦州羌为

9、寇,命仁朗屯兵清水。会李飞雄事败,召为西上阁门使。四年,征太原,命仁朗与阁门祗候刘绪按行太原城四面壕砦,阅视攻城梯冲、器械。太原平,留仁朗为兵马钤辖, 闲厩使武再兴、军器库副使贾湜并为巡检。俄命仁朗与再兴役民筑榆次新城。从幸大名,- 3 -又命为沧州钤辖,俄迁东上阁门 使、知秦州。九年,判四方馆事。会 议东封,命仁朗自京抵泰山,督役治道。李继迁为乱,诱杀曹光实 。发边兵抵御,仁朗进军逾期,坐死,上特贷之,下诏责授商州团练副使,驰驿发遣。后数月,上知其无罪,召拜右神武 军大将军。部修河北 东路诸州城池,数月而就。留知雄州,加领澄州刺史。时河北用兵,大藩多用 节将,朝 议以通判权位不伦,选诸司使有

10、吏干者佐之,以仁朗知定州节度副使事。俄召赴 阙,未闻命而卒,年六十,时端拱二年也。仁朗性沉厚,有谋略。颇涉书传,所至有善政。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今主藏禁中 主:主管B. 开宝六年,起为权易使 起:起用C. 俄命仁朗与再兴役民筑榆次新城 役:招募D. 从幸大名,又命为沧州钤辖 幸:希望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太祖怒,立召诘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岂复为奸利以自污?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 俄命仁朗与再兴役民筑榆次新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 后数月,上知其无罪 于乱石间择其一而扣之6、下面对原文有

11、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干德年间讨伐蜀地时,田仁郎被任命为凤州路壕寨都监,他伐木修路使大军得以顺利前进,因此而荣立战功,升迁染院副使。B.当田仁郎被宦官诬告面对太祖的责问时,他沉着冷静从容应答,表明了自己的清白,从而使太祖怒气消释,仅罢了他的职务。C.太平兴国初年田仁郎驻兵清水,四年以后征伐太原,田仁郎受命与刘绪按巡行太原城四面城壕与营寨,检查攻城设施与器械。D.经过朝廷的挑选,决定任命田仁郎为定州节度副使事,接着便下令召他回朝廷,但他还没有接到命令就死去了,享年六十岁。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选出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 . 其酋长相率请

12、和,仁朗烹牛置酒与之约誓,边境乃宁,玺书褒美。 (5 分)译文 (2 ) . 仁朗进军逾期,坐死,上特贷之(3 分)译文 (3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分)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8 分)蝶恋花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4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时寄语姐妹之作。8.请结合词的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的“乱”字。 (4 分)9.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的。 (4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

13、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 分)甲、 (1)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2)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 (3) 。梦 入 神 山 教 神 妪, (4 ) 。(5) , (6 ) 。(李贺李凭箜篌引 ) 乙、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周敦颐爱莲说 )(4 )炉边人似月, (韦庄 菩萨蛮 )(5)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 水龙吟 ) (6) ,到黄昏,点点滴

14、滴。 (李清照 声声慢 )三、 (2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仰望书楼江堤一只蜻蜓从远处飞来,落在御 书楼的檐角,我 怀疑它是一位来自宋朝的探子,为某个读书人刺探一本绝版的旧书。这个黄昏,我被这种想象牵引,忍不住轻轻推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整整千年,这种声音一直环绕这 座庭院,像一首 经典的老歌。楼内寥无一人。蜻蜓跟着 飞了进来,落在 书架上,眼睛 盯着一排排线装旧书,放出无法破 译的幽光。如果说人死后真的可以超生,或者可以幻化成 别的物种,这只蜻蜓一定是某个曾经在这座楼内出入的读书人的灵魂,肉体的生命已 经腐烂,而 对书 籍的热恋却不灭。现在蜻蜓距我只有一步之遥,且不去管它

15、,让它自个儿读书吧。我的视线停留在一册拓本上。打开,皆为旧时碑帖。 细 看,是历朝的修缮管理公文,乾隆以前的大多漫漶不可辨识。由此想到, 这座楼阁的历史确已很远,我的思绪也逐渐由清晰走到历史的漫漶中去。大约在一千年前,中国的民 间开始出现书院。在 远离市井的山间乡野,独特的建筑拔地而起,而这样的建筑中,大多有一座引人注目的 专用于藏书的楼 阁。那时候,活字印刷刚刚发明,民间能见到书的人很少,这样 的楼阁便代表着一种精神的事物。因为它的存在,乡民可以远远地仰望,生命里流动着无形的文化力量。而在同一时期,国家正处 于动荡之中。 战祸连年,民不聊生,官学废弃,衣不蔽体的读书人沿着饥饿与寂寞的漫漫长途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